情感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2020-03-03 10:12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高玉花
关键词:高中语文德育情境

■安徽省阜阳市太和中学 高玉花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在中学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与情感教育越来越被重视。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开展过程中,不仅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语言运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培养其道德意识、人生观、价值观等。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渗透情感与德育知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思维。本文主要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结合语文教学现状与德育特点,探究情感教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与德育的意义

情感教育是认知教育的一部分,情感是人类所特有的特点,通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学,能在教学中创造出融洽的教学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与质量。在高中语文日常教学中,离不开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若在沟通与交流中融入情感元素,会使师生间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有效促进师生关系,强化师生沟通交流的质量,提高教学效果。德育是高中语文教学重点教学方向之一,而情感教育是德育的基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思想,对德育教学质量及德育的目标实现起到积极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德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价值观、行为习惯等,是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情感元素,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融入教学中,可以提高德育与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质量。

二、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青春叛逆期,在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不服管教的情况。一方面,由于学生存在叛逆心理,不配合教学工作开展和进行,严重时还会影响到师生间的关系以及教学质量,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调动情感元素,将情感融入教学中,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使学生的叛逆心理得到缓解。另一方面,受到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德育在语文课程开展过程中的重要性,教学中一味开展德育,不顾学生的感受以及学习效果,导致学生在教学与学习中缺乏情感共鸣,不利于学生良好德育观与习惯的形成。同时,情感教育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开展起到促进作用。

三、 情感教育与德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 研究教材,把握情感教育与德育的时机

新课改后,高中语文课本教材融入了许多情感类以及德育类的教学内容,高中语文老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可以充分将德育和情感教育与教材内容相互结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先研读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里的情感元素以及德育元素,进行放大渗透。教师要抓住从细节中把握情感教育与德育的时机,从细节上触动学生的情感,引导学生去挖掘、学习德育内容。例如,在学习《包身工》时,在向学生讲解课文内容时,通过描述包身工在当时社会的底层地位情况,并在其受剥削压榨的细节上,如住的恶劣条件以及吃的东西等,通过挖掘细节进行情感教育,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进入当时的情感状态,感受包身工的无奈与悲惨,对封建社会中弱小势力、社会底层命运残酷感到悲哀。同时结合学校的德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并珍惜当下,体会父母的付出,感谢国家创建的美好社会。通过高中语文教材细节,让学生从情感上以及德育上去了解文章背后蕴含的内容,了解作者的意图,并感受文中所表达出的社会现象,通过对比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当下社会的美好以及生活的幸福。

(二) 通过规范的教学语言,引导情感教育与德育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积极对学生进行德育。在日常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规范、积极向上的教学语言,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氛围,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学校可以对教师行为规范和举止进行培训,从细节上开展情感教育以及德育,让学生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行为习惯、道德意识等。此外,通过规范教学语言,能充分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素养与道德修养。高中语文本身是一门语言类学科,从语言细节上也能体现出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教师的修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日常中需要注意自身语言行为的规范性、积极性,自觉做好榜样,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与德育,能促进学生形成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和学习态度。教师在与学生互动时,应注意教学语言规范性,用积极的教学语言去感染学生,同时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在言语行为中渗透德育内容以及情感内容,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与道德魅力,同时避免不良语言和不良习惯的出现。

(三) 结合作文突破情感教育,渗透德育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是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板块。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讲究立意以及作文主题思想、写作技巧等,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和情感教学,能帮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积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作是记录学生思想与心声的方式,其中蕴含着学生的思想、逻辑、认知以及语言应用能力等,高中语文教师通过在写作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与德育,能有效提高德育教学效率。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可以突破情感与德育内容的障碍,渗透情感教育与德育。例如,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的写作方向积极向上、品德高尚、观念立场正确,鼓励学生形成自己的辩证观念,并鼓励学生在作文中引入积极向上的例子为作文论据。对学生逻辑顺畅、情感丰富、真实健康、独到深刻的见解进行肯定,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引导学生的情感观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此外,教师通过设计合理的作文主题,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蕴含的情感,让学生自由发挥,积极发表自身的看法与观念,对不正确、不恰当的情感观以及道德观进行正确引导,以点拨方式让学生了解到多方向的思考逻辑,并尊重学生的意见,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如开展“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主题作文写作时,借助教材中“一位中学生写哑巴母亲”的片段,将学生带入主题思考中,并引导学生探究其中蕴含的情感内容与德育内容,触发学生心中令人感动的人和事,激发学生在写作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进行情感教育与德育渗透。

(四)创设教学情境,号召情感教育与德育

以往的高中语文教学中容易出现枯燥、单一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创建教学情境,可以改善高中语文这一状况。通过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情感教学内容,创设与情感、德育相关的教学情境,能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德育,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相关学习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时,通过互联网的影视资料、图片资料等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情境感受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黑人的处境,使学生融入创设的情境中,设身处地地开展学习,激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再由学生扮演角色分别对文中段落进行朗读,进一步感受课文中令人激情澎湃的氛围,以及黑人迫切要解放的心态,真正达到情感教育的目标。最后将教学思想升华,号召情感教育与德育,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致敬崇高事业,鼓励学生为梦想不断努力奋斗,并对比文中采取非暴力的方式实现梦想,追寻平等、自由与公平,形成良好的意识与行为习惯。在教学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美国爆发的黑人行动,通过情境的创建再引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的情感共鸣更加真实,德育意识更加巩固,明确情感教育内容与德育内容离我们的生活不远,督促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与道德思维。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可充分结合教材内容,规范语言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向上的作文创作,设计与情感教育有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以及德育意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道德教育可以让学生融入教学,帮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效率。同时还利于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德育意识、积极向上的情感心态。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德育情境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谈高中语文如何在“新”中求效
谈高中语文阅读理解课程的建构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