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2020-03-03 10:12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
关键词:美术德育创作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 杜 薇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是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增强学生的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任务。本文就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进而提出了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可行性策略。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新课改以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受到了空前关注,人们已经深刻认识到小学美术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及提高道德认识的重要性,在美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受到了广大教师的广泛关注。但是小学美术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一是在美术教学中忽视了德育渗透的功能。教师及学校受到应试观念的影响,只关注所谓“语数英”主科教学,而将美术等不参与考试的科目视为“副科”,在课时安排及教学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忽视了小学美术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甚至取消了美术课程的教学。在这种忽视美术教学的导向下,学生学习美术的态度也不端正,将美术课当作一种休闲课,当作一门在“正课”学习疲劳后的休闲娱乐科目,影响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二是学校对专业美术教师队伍的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小学美术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学校为了节约开支,减少教育投入,在职教师缺乏教研与进修的机会,美术课通常由非美术专业的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没有注重根据美术学科的教学特点展开教学,美术教学方案缺乏科学性。三是小学美术课程教学违背小学生的特点与身心发展规律,侧重于理论教学,学生的美术学习成果只是一纸画作,忽视了德育的渗透,致使小学美术的素质教育得不到落实。在小学美术中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精神,感受多姿多彩的生活,热爱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提高道德认知与养成道德习惯,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这一切在美术教学得不到重视的环境下都难以取得实效。

二、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挖掘美术教学资料中的德育内容

1.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容

德国教育家卡尔·威特曾说:“绘画可以使学生更富有色彩,使学生更能发现生活中的美,促进学生乐观上进心理品质的养成。”教师要钻研教材,开发潜在于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在美术教学活动环节中渗透德育内容,抓住教育契机,适时渗透。例如在学习中国画时,教师向学生介绍齐白石、徐悲鸿美术创作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只有付出努力与艰辛才能获取成功,但每个人成功的途径是不同的。在手工制作时,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使学生养成爱校、爱集体、爱班级、爱环境的良好品德。在美术课上,可以选取一些革命战争时期的美术艺术画作,选择一些有简单剧情的革命战争画面作为载体,激励学生珍惜当今来之不易的新生活,促使学生树立为国家富强而努力读书的远大志向。

2.在作品欣赏中渗透德育内容

小学美术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适合德育渗透的相关内容,教材中不乏名家名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这些名家优秀作品,带领学生走进艺术的大门,让学生体验美术画作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通过深远的意境领略画家的意志品质,解读画家的内心诉求,学习作品中所体现的精神品质与气节。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高,学生的良好品质得到了培养。美术教材中有许多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名作,也有许多以感恩为主题的画作,教师要在引领学生进行艺术作品欣赏的同时,渗透德育内容,如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培养学生的爱国精神;在生活中怀着一颗感恩之心,学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促进学生乐观向上生活态度的形成,学会真诚地对待朋友,学会交际,学会做人,学会处理人际关系。

(二)在美术创作中进行德育

美术作品是创作者表现自身思想的载体,是对创作者当时心理感受及情绪的艺术体现,也体现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诉求,有时也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宋朝诗人苏轼有言:“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心灵纯净而优美,教师要鼓励学生创作能反映自身真实感受的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感悟自己的心灵,在创作中更清晰地认清自我。

创作需要有一定的技巧,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绘画技巧,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创作的技法后,可以通过创作来表现自身的情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如美术制作课上学生亲手做风筝,教师就可以向学生介绍风筝的起源,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哲学家墨翟制作风筝的过程,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艺术的光辉历史。然后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向学生介绍我国的剪纸艺术、雕刻艺术、陶瓷绘画艺术等,这些艺术都在世界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了解与绘画实践,学生就会为中华民族创造与拥有如此伟大的艺术而感到自豪与骄傲。学生在教师引领下进行作品欣赏及自身创作实践过程中,对于渗透于作品中的思想情感也有了更好的体验。对于学生的作品,开始不要要求太严格,只是追求神似即可,之后促进学生追求意境与内涵的相通,学生就会逐渐懂得是深刻的思想情感塑造了优秀作品,而不是美术相关技巧与优美的线条,学生在创作实践中也会明白凡事最重要的是持之以恒,成功是需要经历许多困难与挫折的。

此外,学生在对名家作品进行欣赏及自身创作时也会表现出自身的心理特征,在创作中会联想到其他的事物,如在欣赏与创作河流山川时,会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热爱环境的情感,从而树立环保意识;在进行草木虫鱼等作品的欣赏与创作时,会对周围美好的事物产生美的感受,从而激发自身热爱生活、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生命意识。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创作与欣赏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运用一些美术材料进行实际操作,提高美术技巧,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在指导学生创作及练习的过程中,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与空间,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重点,化解学习难点,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学生大胆想象。如对劳动场面绘画的创作中,指导学生联想到人们日常工作的场面,培养学生劳动光荣的理念,提升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精神品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

在美术教学中要实施形象化与直观化的教学,这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教师要激发学生乐于参与的积极性,深化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张扬学生个性。教师要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为德育的渗透搭建平台。

1.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活泼好动,在教学中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教师可以引领学生走进校园、社区及大自然中进行美术写生,让学生感受大自然中的生命气息,树立建设美好家园的远大理想。

2.营造活跃的课堂环境

小学生有强烈的表现欲,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让学生在探究中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新课改倡导学生合作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竞争与合作,如在课堂中让学生分组合作,一起学习与进步,小组之间可以展开竞争,在合作竞争中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与竞争意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

3.对教学进行科学评价

评价是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评价,教师的肯定与评价可以增强学生信心。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只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评价,忽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解决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得不到发挥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确定创作主题,并且安排展示环节,对学生在艺术方面的突出表现进行鼓励,对于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要从多方面发掘其闪光点,激发其美术创作潜能。

德育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与难点,在美术学科中渗透德育可以促进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可以吸收蕴含于美术中的诸多德育元素,教师要根据教学设计进行有机渗透,融德育于美术教学,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

猜你喜欢
美术德育创作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创意美术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一墙之隔》创作谈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