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的土地

2020-03-03 11:01李培禹
绿叶 2020年11期
关键词:施光南大堰河艾青

◎李培禹

金东在哪里?在浙江省中部的金华市,是国家确定的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最具活力的核心发展区之一。金东人说,金者,物之极品;东者,方位之佳地;金东,意寓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外乡人如果还无动于衷,那么,你接过金东区委书记的名片看看吧——金东,艾青家乡·光南故里。

金东的土地是让诗人眼里常含泪水、爱得深沉的土地;而在音乐家心中,那是一片多情的土地,那是一片“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的希望的田野。

我第一次踏上那片土地,是陪同高瑛大姐去给艾青小学的孩子们赠书、讲课。那是2014年的初春三月,艾青、高瑛的合璧之作《诗的牵手》诗集面世,我知道,其间饱含着大姐对爱夫深深的思念。

这次,是我第二次踏上金东的土地。我走进金东区傅村镇畈田蒋村艾青故居,是代高瑛大姐去看院中那棵开紫色花朵的玉兰树。玉兰树巨大的树冠、绿色的枝叶郁郁葱葱。玉兰树后的墙壁上装饰有高瑛亲笔书写的《玉兰》诗。我用手机拍下玉兰树和玉兰诗,准备告诉高瑛大姐,艾青故居及纪念馆得到了很好的规划和扩建,已经成为浙江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了。畈田蒋村还实现了艾青先生生前的心愿,为《大堰河——我的保姆》中的“保姆”重修了墓地,虽然旅行社的车队经过时一般不会停车,但人们见到大叶荷村路旁醒目的标牌时,都不禁发出叫声:“快看啊,大堰河,我的保姆!”

今天,行走在金东的土地上,不时能听到孩子们的诵读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金东的土地是有魅力的土地,金东的田野是一片“希望的田野”。作为一个音乐爱好者,我本以为对人民音乐家施光南有着相当的了解,然而真正走进源东乡东叶村——他的故居时,我的心灵受到一阵撞击:这里没有“施光南故居”,院落的门匾上题写的是“施复亮、施光南故居”——父子两代人的纪念地。父因子荣吗?全然不是。原来,施光南有着一位非常了不起的红色父亲。施复亮原名施存统,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与俞秀松、李大钊、陈独秀、陈望道等一起参与了中国共产党创建初期的革命活动,带领青年志士们与黑暗统治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施复亮出任劳动部副部长等职。施光南在这样一个革命家庭中,度过了他幸福的童年。

在观看故居的展览时,我被一页写有母子俩笔迹的格子纸吸引住了。那是1953年10月1日,小光南跟随父母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高大的毛泽东主席向他们走过来,毛主席在和施复亮夫妇亲切握手后,又微笑着向小光南伸出了那双大手。笔记本的这页纸上,是当年13岁的施光南平生写下的第一首诗歌:

时刻看看这只手,

想想做得够不够?

领袖的温暖记在心,

永远跟党向前走!

下面显然是母亲钟复光几年后补写的字迹:“因为当时我随你爸登上天安门,带着光南,毛主席与我们……”母亲后面的字迹已经模糊得有些看不清了。

施光南的父母都是革命前辈,却都与音乐无缘,用光南自己的话说,他们都属“音盲”。传奇的是,这个“音盲”家庭偏偏出了一个音乐天才。展览柜里陈列着施光南写的一篇文章,叙述了他5岁时(那时他已上小学)“创作”第一首歌的往事:小学教他音乐的老师让他代表学校去参加一个歌咏比赛,小光南说,我要唱我自己的歌。老师竟说,好,你唱吧。于是,小光南唱出自己心中的歌词和旋律:“花儿小,花儿好……春天来到了。”年轻的音乐老师在一旁记下了“谱子”,比赛那天还上台为他弹风琴伴奏。施光南获奖了——一个木马玩具。那是他人生创作的第一首歌和获得的第一个奖品。

陪伴施光南一生的那架斯坦威钢琴,如今静静地摆放在故居的一隅,好像随时等主人回来,坐在琴凳上,任凭那熟悉的手指触动琴键,随后美妙的旋律响起……那动听的旋律中,有一首传遍大江南北——全国人民都熟悉的《打起手鼓唱起歌》。今天,在作曲家的故居,我们才知道,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写于光南新婚的1970年。那天,是爱妻洪如丁的生日,他把最美的旋律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妻子。还有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也与如丁有关,那就是《多情的土地》。洪如丁在怀念光南的一篇文章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初,她有机会出国工作,在送行时,光南塞给她一盘磁带,“你想家的时候,就听听这首歌”。当时,洪如丁并没有特别在意,异国他乡的日子紧张而忙碌地过去,一天,她真的想家了,当然也想起了那盘爱人送给她的随行礼物,她赶紧拿出磁带,第一次听到了这首《多情的土地》: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踏过的路径上

阵阵花香鸟语

我耕耘过的田野上

一层层金黄翠绿

……

我深深地爱着你

这片多情的土地

我时时都吸吮着

大地母亲的乳汁

我天天都接受着

你的疼爱情意

……

对爱人的思念、对祖国的深情,使她流下了难抑的泪水。几年后,如丁的父亲去世,她和光南商量,就用这首歌为慈爱的老父亲送别……万万没想到,1990年5月2日,她心爱的丈夫,为人民创作了近千首优秀作品的音乐家,猝然倒在了他作曲的钢琴上。医务人员的全力抢救、亲人们的千呼万唤,都没能让他再醒过来。光南啊,年仅49岁!如丁没有人可以商量了,她自己决定,在施光南遗体告别仪式上,不放哀乐,就用《多情的土地》这首深情的歌,向爱人做最后的告别……

走出施复亮、施光南故居,天空竟然飘落下一阵秋雨,霏霏雨丝恰好掩饰了我眼角的泪花。故居正在进一步修缮扩建中,施工的民工大多是东叶村的乡亲。民工们知道我们是专程来拜谒的,微笑着打招呼,并很快七手八脚地在施工现场清理出一条步行道路,看得出他们因家乡出了施复亮、施光南父子两代英豪而倍感骄傲。我忽然想到,为我们担任施复亮、施光南两处纪念馆讲解的是同一位讲解员,她的解说以大量的史料为依据,几乎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做的讲解,很是打动人。陪同我们的金东区文联主席蒋苹介绍说,她叫项惠香,是嫁到东叶村的媳妇儿,也是这里唯一的一位文保员兼解说员。多年来她搜集整理资料,不断丰富讲解的内容,最令人感动的是,她是志愿者性质的,没有报酬,全凭着对家乡的热爱,对施氏父子的崇敬,坚守在这里十几年了。从去年开始,区、乡才给她发放补贴金。我们和小项握手,感谢她,她倒不好意思了,连说:“我愿意为东叶村、为亲人们守在这里,直到我讲不动的那一天为止。”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

大堰河是我的保姆

她的名字就是生她的村庄的名字

……

大堰河

我是吃了你的奶而长大了的

你的儿子

我敬你 爱你

金东是诗歌之乡,在这片看得见山、望得见水、氤氲着浓厚乡愁的土地上行走,我们受感染、被陶醉,因为我们置身于实实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车行在通往澧浦镇琐园村的公路上,路过一个村庄就遇到一片花的海洋。蒋苹说,村口广场的鲜花都是村民们自发摆放的,谁家的奇花异草被选中那可是谁家的荣耀呢。江东镇雅湖村是建于元朝末期的古村落,距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我们到来那天,正赶上浙江省东亮婺剧团在村里唱大戏。上千座位的大棚剧场里几乎满员。一出传统戏《樊梨花》,唱得乡亲们如醉如痴。婺剧团团长方亮说,团里的“角儿”都来了。他还通过反复滚动的大屏幕告诉观众,今晚18点30分,还有更精彩的新戏献给乡亲们……

夜幕降临了。18点30分不到,婺剧团的专业灯光师就点亮了绚烂的舞台灯光,与雅湖村美丽的街灯辉映在一起,这又将是一个迷人的乡村之夜。我们因要赶到另一个美丽乡村曹宅镇横腊村住宿,只好与雅湖村依依惜别……

月光洒在金东的土地上,充满着盈盈的诗意。

猜你喜欢
施光南大堰河艾青
艾青《我爱这土地》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施光南赴宴不动筷
艾青来了
《大堰河——我的保姆》细节赏析
无题
论艾青《诗论》的研究价值
入手细微达于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