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发展的教学对策
——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例

2020-03-03 14:37路秀华
关键词:师范院校科学信息技术

路秀华,李 静

(廊坊师范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0 引言

为了适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经济发展格局,1998年教育部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列为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和计算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既有理论功底又有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此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成为招生的热门专业。截至2016年,全国约有五百多所高校设置此专业,招生人数近三万人[1],其中不乏地方师范院校。

数学类专业是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传统优势专业,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具有先天的理论优势。但是地方师范院校多数是闭环型系统,对社会的需求不敏感,相对封闭的师范教育体系和应用背景师资的匮乏,使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力不从心。地方师范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杨楠等人[2]研究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毕业实践环节的改革情况,刘艳芹等人[3]结合OBE教育理念和分层次教学理论,优化了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计算模块”和“信息模块”的人才培养方案。禤世丽等人[4]明确了玉林师范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思路。由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涉及数学、信息和计算机,综合性较强、专业定位多元化、缺乏统一的教学规范,因此各个地方师范院校的专业设置也有较大的差异。本文以廊坊师范学院为例,分析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现状,探索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1 地方师范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现状

由于信息技术人才的稀缺,地方师范院校对高层次信息技术人才的吸纳能力有限,信息专业、数学师资,便成为无奈之举。因此,多数地方师范院校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没有脱离数学专业的办学模式,没有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首先,由于主要对接中小学教育,数学专业擅长单学科体系的培养工作,缺乏对知识迁移和融合思维习惯的培养。也由于中小学教育的稳定性,数学专业教师对社会变化反应速度慢,很难在教学中展示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其次,数学专业教学侧重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认为传统板书讲解方式更符合学生的学习节奏,对近些年的教育新技术持排斥态度,忽略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冲击和影响。

再者,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类基础课,虽然主体内容和数学专业课内容相似,但是培养目标已不再是单纯的理论教学,数学专业的授课内容和处理思路无法满足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个性化需求。数学专业主流的闭卷笔试考核方式,也不适合评价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程序设计语言、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等课程的教学效果。

此外,数学专业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完全有能力完成信息专业具体课程的教学工作,但由于对信息专业没有一个系统的认知,在建立信息专业的完整知识体系方面捉襟见肘,很难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专业精神,也无法给予学生专业前景的有效指导。

2 地方师范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学对策

王丽玫等人认为,培养具有丰富基础理论、熟悉学术前沿动态、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与社会服务能力的高水平教师队伍,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5]廊坊师范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改革,核心是非师范化,赋予信息专业开放、前沿、实践的教学理念。在高端专业人才引进困难的背景下,可以采取合作、培训的方式,引领本校信息专业教师构建信息专业的完整知识体系,更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技能。

首先,为了使整个专业的课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数学类专业基础课教师,需要对后续专业课的数学理论需求做到胸有成竹,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避免面面俱到或是无意识回归数学专业教学。通过对数学类专业基础课的信息专业渗透教学,能够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重要程度,改变非数学专业学生不重视数学学习的状况。另一方面,通过数学教学和专业教学的融合,例如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建模思想,在现代密码学的学习中渗透信息安全的数学基础,可以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同时,更好地适应理论课教学课时压缩的客观情况。

其次,信息专业教师还需要改变数学专业讲解答题的单一教学和考核形式,以适应信息专业不同类别课程的学科特点。例如,对工具类课程Matlab和Python,教师可以抛出具体问题,将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同时,可以将闭卷考试改为上机考核,将学生从识记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关注知识点的应用。对于市场调查与预测、时间序列分析、密码学和信息安全等实践类课程的学习,教师可以引入课题化、研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主学习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缩短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

再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教学,比数学专业更需要体现信息技术的促进作用。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翻转课堂[6]和混合式教学[7]等新的教学模式,可以在优化教学设计的同时,给学生以信息技术强大影响力的内在影响。即便是当前对课堂干扰最大的手机,也可以利用雨课堂[8]、学习通[9]、蓝墨云班课[10]等学习平台将其从学生的走神工具变成促进教学互动的神器,既迎合学生的喜好,又方便教师的课堂管理,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此外,结合大学生本科导师制、短学期实训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泰迪杯”数据挖掘挑战赛,构建开放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接触项目实战,创设教学相长的立体化教学结构,不管是对于信息专业教师的教学技能的提升,还是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地方师范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教师多数欠缺信息专业背景,构建非师范化的、具有信息专业特色的开放、立体化的培养模式,需要教师在知识储备、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做出全面更新,以适应信息专业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科学信息技术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地方师范院校音乐专业艺术实践活动课程化探索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应用转型期师范院校大学生的心理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