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桐
(辽宁省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2)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加强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应对突发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水平。同时在抗疫过程中,也应思考疫情背后所产生的生态伦理问题,应重新看待和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我国人均资源占用率在世界各国中较低,资源分布不均衡,资源开发难度大,人均可获得自然资源较少。这些现实情况说明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能过度依赖于资源的投入和开发,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生态保护显得十分重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经济繁荣背后也造成了自然资源消耗过量和环境污染。从人类历史的角度看,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深刻反思的结果,它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这将有助于我们正确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内涵,可以说生态文明是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主要表现形式。
研究表明,70%的新发传染病疫情都源于野生动物,给人类健康造成较大威胁。野生动物携带病毒本质上属于自然生态的一部分,以野生动物为宿主构成闭环内生系统,只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平衡状态不被打破,野生动物病毒并不会对人类生命健康构成威胁。因而,新冠疫情危机的根源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出人类与自然生态关系矛盾激化的现状,因此,建立完善的土地生态政策是构建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的有效途径。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只有生活在良好的环境中,人类才能不断的繁衍生存。保护自然野生动植物资源,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为人类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保护战略资源。
疫情之下,人类要知敬畏。经过疫情,相信更多人对自然界多了几分敬畏,土地生态环保意识会大大增强。一是在土地开发利用空间上,人类将会更加注重与野生动物保持安全、互不干扰的距离,人类将会更加自觉禁食用野生动物以及使用野生动物制品。二是与野生动物相关的各种商业旅游业态将会相应减少,如动物马戏表演、城市中的迷你动物园等,相应增加国家公园设立,扩大自然保护区划定范围,也会影响土地使用空间分布。三是将极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逐步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意识。人类环保意识增强、科普知识增长,也会有利于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甚至会改变人们的环境观和审美观,最大程度让城镇内部绿地自然生长,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生态跳岛。经历了此次疫情之后,人们必将重新审视在城市土地规划、土地利用、土地生态保护方面的存在的矛盾和突出问题,促进良好的生态保护机制的建立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确定了“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构建需要一个复杂漫长的过程。换句话说,生态文明体系的建设不是孤立的,必须将其纳入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建立经济、环境与发展的综合决策机制,并完善政治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估与监督。建立文化领域生态文明建设宣传机制的机制,在社会领域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民参与机制。
除此之外,还要强调几个主体间的良性互动。制度建设的顶层设计是政府应担当和作为的,政府应在科层制的体系下,通过创新使生态文明制度更规范和完善。在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企业需要能够真正按照市场手段,对生态补偿等给予参与或创新。
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创新性努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五个重点:实行最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构建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立有效利用资源的综合体系;改善生态保护和恢复系统;严格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责任,提出了我国未来生态保护的发展方向。“十三五”规划执行中,我们已察觉到或已非常明确知道的生态方面的弱项,今后将采取有力措施尽快补齐短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共存关系。生态文化的发展是从人类统治自然的文化向人类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文化的过渡。科学地认识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基本观点,建立科学的生态社会理论,是人类价值观变化的根源。
评估经济活动时,不仅要考虑其经济价值,也要考虑其生态价值。不仅是即时价值,而且是长期价值;不仅要从自然界中获得收入,而且要如何回归自然等等,才能真正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疫情防控中也要注意防范次生生态环境灾害,加快推进城市污水处理和排放系统改造升级,建设应对重大疫情或污染事件的智能化城镇污水处理系统,防控面源污染。长期内要坚持安全、高效、低碳、生态、智慧的发展理念,研究开发新一代智能化的水环境设施及其建设和运维的一系列技术,全面加强城镇和乡村污水与水环境系统应对重大疫情和重大污染事件的预防能力。对于使用后的医护用品要进行单独收集、处理,
通过这些措施,提升生态文明理念,使疫情防控对生态环境破坏降到最低,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积极效应得到放大,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同时,我国生态文明教育在全社会的融入度还有较大欠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生态文明教育普及度差异较大。反映出我国生态文明教育还没有建立全民覆盖体系。因此,要建立覆盖公民学习、生产、生活各个区间,生态文明教育体系贯穿于公民生态文明素养的全过程。通过建立覆盖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生态文明职业素养教育体系、生态文明终身教育体系、生态文明公共宣传教育体系等,提升公众生态文明观念。这次疫情也带来了重塑现代社会公民文明素养的良好契机。随着生态文明教育从浅层到深层的蜕变,公民生态文明素养也将实现质的飞跃,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基础的疫情防控长效机制终将形成。
对于政府、企业、公众等而言,生态治理的最大核心是参与主体之间能够互动,需要加强参与主体之间的协同协商,使各参与主体能够奔着一个目标行动,形成一种从被动到自发、从外在约束到内生驱动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方法是构建现代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面对生态环境不尽人意的变化趋势,全国各地应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控制力度,提高人类居住生态环境的质量,重点是人类住区生态环境的质量。由于我国居住整体质量的变化和区域邻近性的影响,人们居住的集中和区域差异不可避免。人类居住的平衡质量和人类居住的协调发展,并不是要扭转人类居住造成的空间集聚,而是要加强区域间人类居住区生态环境联系,充分利用区域间人类居住生态环境的溢出效应,发挥区域间的相互作用的协调。
加强环境控制,调整能源结构和增加能源强度等是今后提高人类居住质量的重要途径。
营造良好的土地生态市场关键是要在在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前提下,明晰市场主体土地权利、提高市场配置效率,健全权利体系、调查评价、用途管制、市场规则、价格体系、收益分配等“六个统一”制度,加快构建“保护产权、同权同价、维护契约、平等交易”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体系。
我国土地实行公有制,土地制度是城乡二元结构,按照所有制的不同分为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土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招拍挂出让为主的国有土地市场体系,农村集体土地市场长期处于改革探索阶段。城乡二元化的土地制度客观上限制了土地要素自由流动,土地要素市场在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不统一,既限制了农民财产性收入,又不利于我国建设用地市场健康发展。新《土地管理法》的出台,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有关条款进行修改,取消了多年来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能直接进入市场流转的二元体制,破除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进入市场的法律障碍,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创造了条件。落实新《土地管理法》,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盘活农村建设用地资源,提高农民土地增值收益分享比例,激活农村土地要素活力,实现城乡土地要素与资本、劳动等要素自由结合,从而有力的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构建统一的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生态市场良性运行,具体的说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完善相关制度,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新《土地管理法》虽然明确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可以直接入市交易,但相关的交易程序、交易规则等具体入市的实施细则尚未出台,收益分配机制也尚未明确,亟需出台相关的制度,明确操作办法,建立公平合理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真正实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与国有建设用地“同权”、“同价”。二是要全面推开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建立公共利益征地的相关制度规定。完善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增强土地管理灵活性,解决市县指标分配与实际发展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推动土地计划指标更加合理化。三是抓紧落实对宅基地还权赋能,实现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盘活利用闲置宅基地和闲置房屋,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县级政府可以有效利用乡村零星分散存量建设用地,并探索对存量宅基地实行有偿退出,激发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存量闲置土地资源的盘活利用。四是要逐步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深化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改革完善国有土地使用制度,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决定性作用,建立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促进土地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下一步我们还要充分借鉴国际经验,构建统一的土地市场体系、构建一系列制度体系支撑保障、加强政府监管和价格管控、公平共享土地市场增值收益、强化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健全中介服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