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制度框架下规范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机制研究①

2020-03-03 23:17
关键词:博士导师研究生

郑 曌

(辽宁大学 研究生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现存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机制已无法适应或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在精英教育领域中,学科知识水平代表了高等院校的层次,高等院校如何在现有制度框架下高质量完成招生计划,实现招生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博士研究生招生选拔质量,是一项新的研究课题与挑战。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承载者,高等院校必须慎之又慎、细之又细地做好研究生招生管理机制及配套质量保障机制的顶层设计,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

一、当前博士“申请-考核”招生机制失范的表现

(一)招生计划管理不规范

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内核,招生计划管理需要配套机制来实现。现行招生计划管下达、分配、执行方式限制了高等院校招生自主权的有效发挥。“规模估值”〔1〕——即在存量规模基础上,根据上一年度的分配和完成情况来决定下一年度的计划分配,通过增量机动安排以进行内部调控,以及如减招、停招等不可预见的联动式惩罚性举措使得高等院校制定和执行招生计划管理政策的连续性无法保证。这种缺乏前瞻性、经验主义的招生计划分配方式,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不利于激发导师学术热情,不利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行政与学术权力不清晰

在高校内部,行政与学术权力不清晰的主要体现于在博士研究生招生过程中校-院两级分层管理落实不到位,即管理部门职责边界不清晰,其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处理好招生自主权的扩大与招生公平公正的保障之间的问题。在实际招生过程中,学校管理层面在制度建设上存在薄弱环节,规范管理与责任落实的力度不够;反观院系管理层面,没有将研究生招生提升到政治高度上,在自主与自律统一上欠缺〔2〕,造成了责任不明晰、分工不明确、落实不到位的局面,必然削减学术自主权力在招生选拔过程中效力的发挥。

(三)选人用人机制不完善

在博士研究生招生中,导师的作用是第一位的。传统意义上,具有“博导”头衔代表自动获得招生权,关乎导师的声誉与地位。激励机制不完善、惩罚制度不健全,导师的超额奉献没有以适当的形式体现在工作量或评选中,导致导师在生源选拔过程中热情不高;动态调整机制的缺乏,考核形同虚设,导师自动获得招生资格后便缺乏自我约束与自我提升的动力;培训机制不到位,导师在招生选拔中作用发挥不规范,仅视为完成招生任务的思想层面,缺乏对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导师队伍缺乏活力与动力,直接影响博士生源选拔质量。

二、博士“申请-考核”招生机制的举措

(一)提高站位,规范管理制度

1.建立全统筹、全覆盖的招生管理制度

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招生全过程和各环节的全覆盖,学校成立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统筹部署,各培养单位成立本单位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管理下,负责落实招生工作相关规定并组织本单位开展招生工作。各培养单位结合本学科特点集体研究出台各自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机制相关实施工作细则,明确招生专业及导师、申请条件和要求、资格审核办法、考核程序、监督管理、申诉机制等。

2.建立科学化、引导性的计划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科技创新的推进、产业进步的高速发展,亟需高水平高层次人才作为中坚力量补给。高等院校应顺应发展形势,积极贯彻执行国家政策,科学配置招生资源,培养力量向国家急需人才学科、“双一流”建设大力倾斜。因此高等院校应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设计匹配院校层次与学科特点、符合培养力量与社会需求的招生计划管理机制。对各院系或学科指标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对招生计划进行存量调控、增量重置、年度核增或核减的动态调整〔3〕,根据导师培养能力设置导师指导学生限值,以导师科研项目级别、数量、经费额度等方面设定分配标准。各院系或学科通过指标体系考核竞争性获得增量计划,以绩效考评方式实现招生资源的再分配。

(二)明晰权责,规范程序设计

1.把控关键环节,实现流程化管理

以严格的制度保障为基石,以严谨的操作流程为后盾,由点及面、由表及里,明晰校-院权责界限。规划详细流程图,细化工作流程设计,对于环节众多、程序复杂的工作任务,明确岗位职责及分工;全面梳理招生工作全过程,排查风险点,不断修订招生工作管理办法或实施细则,不断修改工作规范,不断完善工作程序;加强关键环节的把控,合理安排工作计划、根据新形势及实际情况适度调整进度安排、声明具体要求;更新招生工作管理制度,不断增强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精细化、科学化以及安全性、规范性、公平性。

2.注重科学评价,提升选拔实效性

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实效性和生源选拔质量是提高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回溯需求。科学设定选拔质量标准,在考核过程中体现严谨、公平、公正,在考核方式中体现创新、实效、科学。有效发挥专家组对相关申请材料的审核作用,拓宽评价维度,加深评价深度,创新考核方式〔4〕,对博士研究生的思考力、研究力、实践力、创造力进行考量,选拔学科、导师、研究方向与博士研究生研究计划双向契合的生源,博士研究生综合能力与特质符合学科发展所需标准及方向,与此同时学科建设能够提供有利于博士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与创新的学术氛围。

(三)加强监管,规范自主权力

1.加强遴选,提升队伍实力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5〕,研究生培养回归学术本位是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向内涵式发展的内在需求,而立德树人为高等教育的根本,因此高等院校应加强对导师的遴选与培训,规范发挥导师招生自主权,提升导师科学选拔人才的能力。加强导师资格审核与招生资格认定,不单纯硬性以年龄、课题(经费)、科研成果(等级)、导师属性(专、兼职)、学科(研究方向)等设限,而要遴选政治坚定、有扎实的学术造诣、有孜孜不倦的学术热情,同时具有指导力、引领力、公信力、权威力,能够以德育人、以文化人、以志励人的导师履行职责。加大培训力度,增强导师的保密意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纪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敏感性并保持在招生中的廉洁性、纯洁性,始终以学术自律为红线和行为准则,真正落实科学选人育人的责任,有效发挥在生源选拔中的作用,从而提升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2.优化配置,增强队伍活力

博士研究生招生名额——作为一种稀缺资源,主动向优势资源集中。“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抑制了导师的学术热情,博导头衔的“终身制”制约了导师队伍的创新活力。将评、聘、考核、招生分离,引入科学预设指标考核体系、设置考核等级,只有考核合格的导师才能获得招生资格。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行政部门通过宏观调控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打破大一统分配的僵化格局,转而由学科担任计划分配主体,实行资源的合理配置。将招生计划执行和完成情况纳入导师考核体系中,通过激励政策等一系列新举措、新方法、新思路有效激发导师的学术热情,利用学术管理的内生动力推动导师队伍的持续自我革新。学校层面做好顶层设计,给予政策解读、意见指导与监督管理;各学科点根据学科特点、导师队伍建设情况等集体决策招生计划分配;导师参照指标考核体系,增强自我约束,完成从被动推动到主动进行科学研究的转变。

三、完善配套保障机制的构建

(一)构建招生质量保障机制

生源结构与质量关乎研究生教育培养质量,而学科发展与创新、院校声誉与层次均离不开招生计划杠杆作用的有效发挥,高等院校应根据国家研究生招生计划管理相关规定,合理运用与发挥招生自主权,制定本学校招生计划相关管理办法及规则、明确计划分配依据、设计招生计划动态调整指标体系。转变完成下达计划指标的固有观念,将招生计划管理视作关乎学校声誉、学科发展、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抓手,实现招生计划资源的科学有序、合理有效配置,构建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的良性办学定位、学科水平、人才培养的联动体系〔6〕。由此,招生资源将有效引向融合度和凝聚力高、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科,进一步激发学科的内生发展动力,维护健康有序的学术生态,促进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内涵式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构建监察督导机制

要发挥学校党委和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在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统筹作用,维护招生公平与公正,建立“无盲区”的招生工作监督管理机制,加强对关键环节、关键岗位、关键人员的监督管理,严格落实台账记录制度,多人互相监督和责任共担机制。严格执行校内计划申报审批程序,依规定依程序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尊重各学科根据自身实际发展需求的计划申报,合理配置资源、科学规划布局,坚持学校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对招生计划的最终审核。学校纪检和监察部门及时准确掌握招生工作有关文件和工作进度,严密部署和全面监管招生流程、工作纪律、信息公开、资料存档等各环节。深入落实信息公开制度,积极接受社会监督。

(三)构建过程监控机制

博士研究生培养中的过程监控机制是对招生质量在制度保障健全上的一个延伸,在价值上能够检验博士研究生“申请-考核”招生选拔机制创新选拔模式的成效,在成本上能够量化招生质量在原则性与连续性方面的现实表现。为了切实发挥淘汰分流机制作用,高等院校应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做好分流考核的实施方案,责成各学科结合自身特点制订本学科的考核标准,并认真贯彻执行。在考核节点方面,应充分考量博士研究生转为硕士研究生之后在学分、课程、论文开题、答辩等环节上认证的衔接问题〔7〕;在考核标准方面,应突出对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表现、科研动力、创新潜力的深度考察;在分流善后方面,应保证程序规范、执行有力、过程可溯、结果公正、信息公开、申诉复议渠道畅通。完整的制度架构为实现招生和培养的高质量提供了良好的现实基础,从入口贯穿出口的制度规范和质量保障维护了招生结果的公开、公平、公正,体现了提升博士研究生教育发展质量的初衷和核心。

猜你喜欢
博士导师研究生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制冷博士来帮忙
神奇博士感冒了
V eraW an g
导师榜
博士蚊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润博士问答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