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现代学徒制下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

2020-03-03 17:34李园媛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创新能力信息化

李园媛

摘要: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是所有高职院校的使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成为当下高职教育的必然选择。现代职业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程师、高级技工等专门人才。现代学徒制下教学模式下,高职大学生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发散思维,以独特的视角解决问题,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有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本文以现代学徒试点工作的实践为基础,阐述了在信息化时代,运用信息化思维方式,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其实现路径是:提高"师-傅"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建立"师-傅"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建立以"学-徒"为中心的教育信息化服务平台。

关键词:信息化;现代学徒制;创新能力;培养

开展“现代学徒制”,不仅是对传统工匠培养经验中好的因素的继承,更要体现“现代”这一显著特征。当下,科学技术最显著的成就之一就是信息化,为顺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潮流,将信息化全面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进程,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7]4号),从建设方向、任务安排、保障措施等多方面对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建设提出要求,旨在以信息化推动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

在信息技术的支撑和引领下,必然引起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管理服务、教育创新等方面的深刻变革,以信息技术支撑教学资源的供给,从而使“现代学徒制”真正成为富有时代特征,惠利于学生,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现代职教新模式[1][2]。

一、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内涵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7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以“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为发展方向,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总体部署。可以说,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建设是促进职业教育事业跨越式发展、快速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客观需求,是推动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更是我国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措施。

二、现代学徒制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部署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对于促进转方式、调结构和民生改善就有重要战略举措。对职业教育进行改革,深度进行产教融合,培养具有较高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专业人才。当代高职人才的培养具有人才层次的高级性、知识和能力的  职业性、人才的技术性、培养手段的多样性等特点,因此,面向市场需求,探讨采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是充分发挥了企业与学校双方的各自优势,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深度相融。

现代学徒制制包含了职业教育中“做中学”的原则,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和反复操作达到“熟练”操作;现代学徒制为学徒提供个性化学习条件,强调了“以学习者为中心”。体现了企业对劳动力的素质需求,企业直接参与人才培养过程。校企双方通过结构化方式,提供高质量教育和培训,将专门的工作经验与相关理论。现代学徒制能有效解决传统职业教育中行业企业参与力度不足、工学结合缺乏紧密性和有机性、职业教育体系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不足问题的途径。坚持产学研一体化,理论教学和技能培训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的产教深度融合师带徒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三、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顺应时代步伐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需紧跟时代前沿,要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要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用创造性的态度,研究新问题,学习新经验,独立思考,以小见大,开阔视野,要培养以人为本,与时俱进,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精神,锻炼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创新精神是创新主体对创新认识的在追求,由此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教育需要多样化,教学手段化多样化,实施因材施教,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应不同学科、不同特点的学生,切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能力。教学内容需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不断得到改进,提升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增强素质教育方 面的内容。创新思维是基础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向复合思维的一系列转化过程。创新能力是创新主体对已经掌握知识的获取、整合、运用, 研发新思想、新技术、新产品,追求创新的意识,积极探求并善于把握机遇,从而改变环境。

四、信息化的融入有助于现代学徒制的培养质量提升

依托信息化技術,建立职业技术教育数据库,作为“学-做”之外的经验来源。任何职业技术都源自技术经验的总结,因此,职业教育特别重视相应专业的经验,而经验既有直接经验,也有间接经验,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实际情况看,学徒制只能提供专业中的部分、阶段甚至片段的直接经验,这必然不能满足职业技术人才的成长,需要通过间接经验的引入,扩大学生的知识和见识,这客观上需要建立资源丰富的职业教育数据库,方便学生调取、检索。

五、信息化条件下现代学徒制建设路径

在现代学徒制中,尤其强调“师-傅”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这种地位和作用显现的最重要方式即在于以何种方式进行知识、技能的传授。因此,在信息化技术的推动和冲击下,高职教师必须主动适应信息化技术的潮流,把握信息化技术给职业技术教育带来的机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在提高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能力过程中,一方面通过进行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培训,使教师从思想认识上跟上信息化时代发展潮流,从实践能力上掌握信息化应用技术,诸如通过微视频培训、多媒体课件制作、全媒体平台运用培训等,使教师掌握基本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提高教师知识、技能的传授效率和成效;另一方面,激励教师主动投身于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事业中,通过设置奖励、荣誉等方式,鼓励教师将教育教学内容有机融入信息化技术中,开发具有信息化特点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关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现代性”辨析[ 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25-28.

[2]徐渠.浅析“现代学徒制”在高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12):102-103. [3]

[3]王贤文.高校教师信息化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

猜你喜欢
现代学徒制创新能力信息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现代学徒制在创新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