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系统研究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研究

2020-03-03 11:17夏仲君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高校

夏仲君

摘要: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后备军。发展和培养学生党员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先进力量。因此学生党建作为我国高校发展进程中的必要环节,具有十分重大的建设性意义。社会系统研究法是以社会生产实践为基础对系统各构成要素、环节、结构等进行优化的马克思主义辩证方法论,对于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具有高度指导意义。通过社会系统研究法分析新时代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能够更好的开展学生党建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 社会系统研究法;学生党建;高校

1.引言

高校学生党建是一个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在高校思政教育和意识形态发展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建党以来,党的建设就被纳入到社会主义工作常态中。当前高校学生党建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与缺乏系统的指导方法以及系统的发展培养规划有关。如何培养大学生党员、把好和提高发展党员质量关成为高等学校的要务之一。为更好促进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央花费大量精力时间,先后出台一系列大政方针指引,地方也相应按规定要求基础上对高校学生党建做出细化,颁布条例细则等。比如“2017年2月28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制定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1]p89助推高校党建向标准化建设迈进,后续还有中共中央2018年发布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2019年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等。立足新时代,中共十九大精神对高校发展做出了新的要求,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发生深刻转变。本文将高校学生党建作为一个系统来分析学生党建工作的特点、各要素结构间的关联,从而探究问题不足和解决对策。

本文结构从以下三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为论文术语概念界定,第二部分从社会系统研究法分析当前高校学生党建问题,第三部分依据社会系统研究法原则提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策建议。

2. 相关概念界定与高校学生党建现状

2.1 相关概念界定

由于本文的探讨内容为社会系统研究法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研究,因而有必要在此对相关概念和范围做出明确的划分,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分析。

2.1.1 社会系统研究法

社会系统研方法通常习惯将研究对象类比为一个按秩序组合排列的有机整体系统,它是马克思主义认知和改造社会的一把利剑。在解决复杂社会系统问题方面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法往往会使研究对象在结构上分析更加清晰透彻,从而形成综合精确的方法论体系。在整个社会系统结构中包含众多要素,具有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影响全局发展的特点。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方法探究问题就必须把握“系统的整体性、结构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原则”。善用该方法的特性分析问题,从细节见真知。

2.1.2 高校学生党建

高校学生党建是高校党建整体的一部分,由于在校大学生不具备相应经济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上能够发挥的作用相对较小,当前国内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以思政教育为重要抓手。高校学生党建一般指按照党章要求及相关发展规定对本专科、博硕研究生等学生全体开展党性教育、选拔、发展培養、考察等工作。大体上看学生党建工作主要分为“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大学生党员教育与管理工作、大学生党支部建设工作”[2]三方面。而党员发展这层最为复杂,通常包括申请人提出申请、确立入党积极分子、积极分子考察培养、确立发展对象、政审、发展预备党员、预备党员转正等结构,在此期间还涉及大量文件材料、考察写实等众多要素。

2.2 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现状

2.2.1 成果

经过长期不断发展,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从总体上看,高校学生队伍在不断扩大,在学生群体中能够发挥的作用日益明显,在促进校园和谐发展、发挥学生党员自觉服务、开展学生活动、辅助开展学生工作等方面体现出强大的引领意识和责任意识,在各领域中涌现出大批的学生党员先锋模范。各高校在党建工作上也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分子、先进基层党组织。有的高校在党建工作上根据所在地区实际情况做出了独特的品牌效应。主题党日、“两学一做”、“三会一课”等活动开展成果颇丰。在发展党员环节上,充分运用新媒体传播发展优势,加大在思想政治引领作用,比如当前风行的高校党建专题网站、党建专题微平台以及e支部、学习强国、党员天地等软件设施的投入使用,既在程序上为党建工作提供了便利,也在传播效应上加快速度。

存在问题

尽管当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发展成绩斐然,但仍旧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严谨改善、规范化的问题。本文将问题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很多高校在落实学生支部组织生活和活动方面良莠不齐,多数是由学生党员自主开展,通常没有完备的长期规划。因此学生党员在民主生活内容、话题的选择方面往往比较狭窄甚至缺乏时效性。二是实践活动上形式也比较单一,通常均以基层党委的集中教育培训为准,如党性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而学生党支部自主开展的活动相对较少。三是学生党员发展流程体制不够完善、创新性缺乏。很多高校的学生党建发展流程缺乏一定规范,甚至延续过去的发展制度。比如在积极分子考察、发展对象确立、预备党员培养、党建监督过程、学生党建活动场所等党建系统结构上缺乏完备机制,对于党员质量发展必然有一定影响。考核评比制度上缺乏新的审查权重。对于党建新媒体载体的运用上疏于管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未能将媒介作用发挥最大化。

3.社会系统研究法下高校学生党建问题分析

3.1 系统整体性把握不严

在整个高校学生党建系统中每个要素都会对系统产生影响,应从全局角度看待整体与局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把握学生党建工作的整体和非整体性。要认真对待整体不等同于所有鼓励部分相加之和的概念。由于当前大学生家庭条件、教育背景、生活方式以及处世观念等差异,入党动机不一。在学生党建系统中,要从多方面考察学生的入党动机,推荐入党群体和培养人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引领,以德为先,综合考察,不只局限于单方面的优秀。改变传统观念,加强对申请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服务意识的引领,以及长期不断的考验。

3.2 系统结构性不够完善

结构性原则指的是“结构是系统中诸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其中包括要素之间一定的比例、一定的秩序、一定的结合方式等。”[3]p34结构性原则表明合理的结构能够促进系统功能的发展优化,由于不同高校对待学生党建的工作方式不一,处理效果不同。当前部分高校学生党建仍旧存在结构环节或繁琐或不足。党建系统结构不够细化明晰。普遍上来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主要有基层党委主导、专职副书记指导、辅导员兼任或政治意识强的学生干部担任学生支部书记负责具体落实工作。因此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没有专职的党支部书记主抓具体工作,在党建经费安排上有的也没有明确规定。而辅导员往往需要处理大量繁琐的行政工作,无法在学生党建工作方面做到面面俱到。尽管落实得当,但在具体的培养考察环节上也难免会有疏漏,有些环节上或冗余不必要的分支结构或缺失具体的细化策略。

3.3 系统开放性意识不强

系统开放性强调系统与系统外界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以实现系统可以不断主动更新、维持运转之效用。实现系统有序发展和功能优化必须要遵循开放性原则。增强高校学生党建系统工作活力、把好党员发展质量关就必须要处理好与系统外界间联系保持系统自身不断更新前进,也就是说既要注重党建这个有机系统的内在,也要注意到与其相联系的外界影响。一些高校学生党建系统制度延续过去的发展程序,制度缺乏创新、思维上比较封闭导致不能与时俱进。党建系统从一定意义上讲同样是具有开放性的系统,决不能照搬过去故步自封。当前也存在“高校党务工作者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时对新媒体的运用不够娴熟,内容单一,不能有效利用新媒体网络技术解决高校学生党建创新工作过程的现实问题”[4]等情况,这就可能致新媒体技术在运用过程中可能出现脱节。

4. 社会系统研究法下高校学生党建问题对策探讨

4.1 依据结构性原则完善发展培养环节

基于结构性原则,学生党建工作中应强化主体意识、责任意识,健全运行机制。在思想建设、制度建设、组织建设、民主评议等结构方面都应有明确的划分范围。有了清晰的系统结构,能够更好地把握好党建系统各结构中的要素内容。删繁就简,剔除不必要的结构能为系统整体减负。增加合理的结构则有助于让系统整体运行更加流畅。要让每个系统结构间比例适中,才能形成各结构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党支部是高校教育和管理党员的基本单位,抓好了党支部建设就抓住了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一环”。[5]p42在党员组织生活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党员主体地位,上级应给予指导性意见,培养自觉主动的学习意识,规范化支部组织生活,开展有意义的组织活动和实践活动,让每一名党员在组织生活中学有所获,从综合素质上得以提升。在积极分子培养环节、发展对象环节应加入更加细化的子系统,比如民主评议频率、党的知识考试、定期同上级党组织考核人谈话汇报思想等。

4.2 依据整体性原则加强思政建设

基于整体性原则,要注意到高校学生党建这一系统的“非加和性”,也就是说考察大学生是否符合入党标准不能只局限于考察程序的部分。党支部负责人与申请人谈话后应长期不断地申请人的入党动机和思想情况,不限于文字材料,进一步帮助申请人端正思想态度。“新时代党建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因此高校发展大学生党员必须以政治标准作为衡量学生党性是否成熟的首要标准。”[6]p224在积极分子发展培养环节给予指导性意见,观察分析其主动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时政的关注意识,不局限于對文字思想汇报的考察上,要不定期随机考核积极分子的群众基础和服务意识,通过多方侧面了解其思想动态。培训期间分析其是否具有能长期坚持党的纲领、章程等的实际行动。确立发展对象环节应审慎决定,进一步加强党性思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7]预备期培养期间的思想动态要具有思想性、前瞻性、不松懈地给予教育培养,使其能进一步向党组织靠拢。转正后的正式党员教育环节应更为严格,具有长期发展规划,保证党员能永葆先进性和政治觉悟。

4.3 依据开放性原则提高创新性建设

在新时代背景下应按照党章规定,在合理优化结构基础上,顺应新时代形势发展要求,增强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性。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党的建设相关精神,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制度,化繁为简,异校之间应相互借鉴发展经验取长补短。学习典型模范,加强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的相联系和相互作用,保持这个有机体内始终流动着新鲜的血液。善用红色资源,将“红色资源高效地引入学生党员教育培训中,融入党团组织活动和文艺活动以及校园文化建设中。”[8]p35同时创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充分发挥新媒体在学生群体中的优势,及时更新党建宣传内容时刻保持与中央高度一致。同时“要为学生党建工作者创造条件,鼓励他们参加相关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切实提高业务水平”[9]p455,以此提高党建工作队伍的整体水平。让创新载体融入发展工作常态中去,将网络新媒体平台充分为党建工作所用。

5. 结论

高校学生党建作为一个复杂的大系统,结构层次多、要素和关联层面更多。运用社会系统研究法解决高校学生党建问题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党支部在实际工作运行中必须严把党员质量关、本着宁缺毋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考察写实。落实发展过程责任制、强化组织生活与实践活动。为党和国家培养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优秀品质党员和社会主义接班人。按照高校学生党建系统整体性、结构性、开发性等原则合理优化党建程序,强化思想政治引领,树立学生党员“四个意识”,勇于创新,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和发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

参考文献

[1] 宋亚霖. 标准化视域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探索[J]. 标准科学,2018(5):89-92+95.

[2] 韩亚超. 新媒体条件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与发展研究[D].渤海大学,2015.

[3]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编写组.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薄舜予. 新媒体视阈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4.

[5] 教育部课题组. 《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6] 中共中央宣传部.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7] 习近平. 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3-05-05.

[8] 易丹丹. 红色资源在高校学生党建中的运用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9] 邹刚.新时代背景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4):452-455+463.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高校
创新农业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