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道德

2020-03-03 09:16倪石楠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司法公正

倪石楠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司法活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其中。不可否认,民意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保证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但是同时,社会大众的道德观念与现有法律的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理性地处置法律和道德在司法中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法治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关键词:司法公正、法律道德、法律伦理

早在夏、商时期,我国便早已经出现了法律的基本概念,不过在漫漫的历史長河中,一直是人治大于法治,法律一直处在集权专制的阴影下。直至后来,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法治就在不断占据主导地位。然而,转型就势必意味着新旧文化、现代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突,这一点在现代司法中尤为明显。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司法活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也会通过各种形式参与到其中。不可否认,民意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的保证法律在人们心中的形象,但是同时,社会大众的道德观念与现有法律的冲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如何正确认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如何理性地处置法律和道德在司法中的关系,一直是我国法治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首先,冲突存在必定有其原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搞清楚冲突存在的根源,也即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

道德,与人类社会同步形成,是用来权衡人们的行为正当与否的准绳,是调整公民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道德这一概念,更多的是存在于人们的内心之中,作为一种信念和精神力量,通过个人的修养和价值观来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和观念。而法律,是指统治阶级为了实现统治和管理国家的目的,经过一系列立法程序制定的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的统称。法律以其成文的形式出现于人们面前,相比于道德更加直观。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道德是一种随着人类社会变迁而同步变化的人们内部的精神要求,而法律源于道德且高于道德,这里说的高于,指的是更具有强制力,也更易于人们理解和遵守。作为人类根据道德制定的规范,不可能同步于道德的提升而改进,也就是说,法律有着其自身的局限性。社会使多元的,是变化的,而法律是稳定的,一经制定,除非出台相关的司法解释,便不会轻易更改。

其次,我们要进一步分析司法中道德法律冲突。在当今社会,法治成为一项治理国家的重要要求,而在法治社会中,对于人们日常行为规范的处理,对于在法庭上法官进行裁判的考量之中,都必须严格依据法律。然而,尽管大部分的案件都可以按规章办事,但是一旦出现了法律与社会人群的心中的道德观念相悖的情形,我们就会发现一元法体制的弊端——国家制定的法律与道德之间存在沟壑,缺乏过渡、缓冲等机制,从而使得法律看起来僵硬无力、冷酷无情,造成了法律与大众心中的道德观念、社会风俗之间的距离与隔离, 也间接导致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受到蔑视和挑战,加速了道德的衰落。

那么,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呢。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处理矛盾的角色,人们的第一反就是法官,其实不然,之所以会产生矛盾和冲突,无非就是在于现有法律法规与社会会风俗相悖,亦或是立法在相关领域出现空白的时候,处理矛盾冲突的责任就落在了立法者肩上了。立法者也是人,也逃不过受到社会道德传统观念的影响,其立法过程中就会把对道德认知的原则程度编入其中。但是,那些已经成为现行法律法规一部分的道德原则和那些还为被编入现行法律法规中的道德中间的分界线并不是那么的死板,而是可变的,这之间的平衡和改善,就需要立法者去权衡了。

矛盾具有特殊性,在解决的时候要依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来进行。法律与道德的之间的处理,一直都是各国司法实践中的难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都不尽相同,各有异同。但是只要是能够妥善处理好这两者的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整体社会经济和秩序的发展都能够得到较快的推动。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实施依法治国的战略。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要求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妥善处理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首先,融合好道德与法律有助于全面推动依法治国战略的有效落实。在贯彻落实依法治国重大战略的过程中,“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这一对概念经常被同时拿出来,其实其本质上就是如何才能有效稳妥地处理好道德与法律之间的关系。纵使如今依法治国的战略被积极宣扬,但是我国却也从未忽视过道德在治理社会中的重要功能和作用,两者只有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才能共同发挥其最大的功效。然后,在中国经历了千年的封建中央集权的模式统治下,人治的观念被根深蒂固印在了人们内心深处,对于法律至上的观点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十分不利于推行法治社会的进步。在现代社会中,“法律至上”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妥善处理道德和法律之间的关系,发挥教育引领作用,全社会会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最后,在我个人看来,我国社会由于其形成由来已久,想要彻底无视道德的影响是不切实际的。我们会看到,在当今社会中,许多案件在判决结果出来以后,一旦不符合人们心目中的价值观准则,人们便会通过微博微信等互联网手段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经常会导致社会舆论影响到司法活动。于理,这不利于中国法制的发展,但是,于情,社会人群的反应对于法律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改进的提示和建议呢,只有当矛盾冲突出现的时候,立法者、执法者才能注意到现有的法律法规有何不足之处,如何改进完善便有了更加清晰有效的道路。道德和法律,没有谁高谁低,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发挥更大的功效。就像我国的成立和发展,最初靠无产阶级的团结,后来靠广大人民的一致,才有了现在傲然屹立与东方的强大中国。

参考文献:

[1]张焕然.从立法与司法层面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J].宁夏党校学报,2015,17(06):60-62.

[2]夏邦. 中国传统司法思想研究——基于法律与道德相互关系视角的考察[D].华东政法学院,2000.

猜你喜欢
司法公正
论诱惑侦查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制度构建设想
我国刑事诉讼中非法实物证据的排除标准研究
如何让司法公正落到实处
新闻媒体的表达自由与司法公正
程序简化出效率保障人权促公正
手语翻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缺陷及其完善
论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困境与出路
论个案正义
司法公正的负性刻板印象表现与成因
试论法官的职业道德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