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川西林盘的特征价值

2020-03-03 09:19谢琪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生态环境

谢琪

摘要:川西林盘是千百年来巴蜀人们与大自然相互合作产生的一种农耕文明。川西林盘他自身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乡村聚落形态,他自身也具有生态功能。同时它还拥有生产和生活于一体。川西林盘是一种物质载体的巴蜀文化,它是由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而表示的,它不仅能保护生态环境,还能保护林盘中的耕地。

关键词:川西林盘;生态环境;水利灌溉;生物多样

在成都平原的上空可以看见大地上的万亩良田,大大小小的路网穿插在这片绿地上,使这片绿地形成无数个呈聚合状的聚居地。川西林盘是中国独有的生态聚居地,这也是世界上独一的一个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的跨度数千年至今还施展作用的一种农耕文化区域[1]。川西林盘的变迁顺应了川西平原农耕的社会经济情况,是传统农耕经济的产物[2]。

一、概述

在川西林盘国内外的研究中,国外很少有其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由国内的一些本土学者完成。所以我在上网查阅了有关于季富政教授的有关于川西林盘的文件,和川西林盘有比较全面的研究的著作,其中他著有《巴蜀城镇与居民》,《四川小城镇名居精选》,在这些书籍里面他选择了巴蜀的一些地区城镇和居民,然后用个案分析的方法,分析出巴蜀城镇与居民在建筑文化上的意义。

林盘是与生俱来的巴蜀到生活的生存模式,而且在中间环节的进化人类的生存环境;它在整个四川省成都平原典型的定居点;他是巴蜀的祖先与自然互动,蜀文化的载体是围绕入境携带的产品。林盘狭义的概念是指在成都平原上流传一个农家小院居住空间。

二、川西林盘的特点

(一)独特的文化

四川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的区域,据历史记录,大批量的移民四川已经发生过几次。移民的浸透对本地文化有很大的影响,当地的文化,由于不吸收外来文化,所以这两个相互碰撞,造成了一种适合本地的自然和经济条件,形成一个独立的文化体系。蜀文明兼容加上东南西北并存,融合好当地和国外的一些文化,从而表现出各种风格和特点。蜀文明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群的成都平原老城区,到了商代后期有名的三星堆;从西周的成都金沙遗迹,到了战国时期成都商业街关葬礼,蜀文明表示出它的文化容纳性。

川西林盘定居点已经有几千年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其自身具有独特的特点。其中四川养殖业历史悠久,所以对于中国传统农耕文化,川西平原具有这种文化的起源和发展的重要性。同时这里也是一个拥有良好环境的地方,在这里气候温暖湿润,同时又有都江堰水利工程,充足的水和肥沃的土壤农耕文化提供了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共生的生态

动物和生物物种川西林盘是多方面的。林盘中的各种动物,以及各种不同的植物和许多微生物和生态综合体,他们保持社区和物种形成的稳定发展。依据实地考察,大多数的竹林和阔叶树种混交林为主盘,大部分的光盘森林资源保留的较好,有时甚至可以看到直径比较大的参天大树,它们为鸟类和小动物们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

(三)较小的形态

在川西林盘中的整个林盘中,因为城市道路和成都平原之间产生的沟壑,再加上大大小小的水系纵横交错,在他们的错落之间与水密蜘蛛网的空间里面,形成“林盘”这种网状的图案。在林盘里面,大大小小的散布着规模较小的农场村庄,庭院建筑及周围多为30-50M竹半径。

三、川西林盘的美学特征

(一)民居建筑上的美

川西的住宅布局比较开敞,因为自古以来汉族的居住模式都是以庭院的模式存在,所以基本组合都是以“院”的形式存在。但是川西民居的“院”不像北京的四合院一样规规矩矩,而是整个平面规划布局比较层次不齐。由于四川是一个炎热潮湿的地方,所以在川西大多选择木穿结构,屋顶斜坡以防屋顶积水,在封檐的时候选择较薄的处理方法,其整个屋子开敞通透。

川西平原的植被生长较好,植被大多四季常青,所以居民在选择修建建筑时,选用色调偏冷的色调,形式上多以朴素为主。屋顶多为青瓦,灰砖墙,褐色梁柱,木料或者棕色为门窗。当然,由于经济的原因,很大一部分居民就地取材,以青瓦为主,墙选择用土墙、石块或者木墙、边夹壁墙等,这就形成了乡土气息浓厚的美。

(二)环境上的美

林地、民居、农田、水系一起组成了川西林盘,一眼望去,在一大片的林盘中星星点点洒着几丛树林,走進一看,一丛丛树林里面大多数为竹林树木,里面的民居依着这些树木建造。在整个林盘中这个四个要素加起来,形成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复合型的生态系统,因为林盘它本身就具备了景观生态学中的的模型其中包含有农田(基质)-林地(斑块)-道路水系(廊道),这些把林地与农田完美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一个很大面积的绿洲,在这个绿洲里面,里面的植物调节气候、改善环境,里面的居民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生存,所以人与自然形成了一种生态环境上的美。

(三)人与自然的美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充分表达出了造园之高的意境,同样的川西林盘是自然而然而形成的一种景观,再加上人们在住所周围大量种植树木,让四周形成一个“回”字形,树包裹着屋,屋依靠着树,这也正是体现了自然之道。自林盘形成以来,林盘自身处于自然中并与之相互相合作,以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良好关系。所以从场地特质来看,林盘的形成除了具备风水学价值,还按照哲学观点,因地制宜,发挥场地的特点,形成自身特色[3-4]。

四、川西林盘的价值探析

千百年来,林盘自生成以来,它不仅是以一种居住的模式而存在的,它自身还存在了四川的水利与农耕文明。因为以前大部分的移民,林盘因为各地文明的碰撞与相溶,再加上四川本有的气候特色,林盘的生成得以延续至今。林盘不仅保护着成都平原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对成都平原的生态多样性起到了维护作用。林盘不仅是四川特有的文化,其在生态环节中起到了不可思议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蔡小丁:《农村传统民居价值探析》,《理论与改革》2009第4期,第151-153页。

[2]方志戎,李先逵:《川西林盘文化价值探析》,西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0版,第26-30页。

[3]高彬,谢伟艺:《尊重场地特征,巧用自然要素——华南农业大学兽医学和动物科学院景观规划》,华中建筑2008年第26期第5版,第155-157页。

[4]侯伟:《弃河郊野公园设计》,现代园林2009年第10版,第5-7页。

猜你喜欢
生态环境
发展工业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问题的分析
建设湿地园林工程研究
矿山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从社会问题视角看转型期人的发展的失衡
鞍山生态矿山平台构建的对策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