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时期俄语报刊政论语言特点与变化

2020-03-03 09:19翟羽佳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修辞变化词汇

翟羽佳

摘要:报刊政论作品能够全面地反映社会当前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各种问题。报刊政论体裁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密不可分。当代俄罗斯政体的巨大变革,政治的民主化、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经济的市场化,以及后现代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的流行,人们的思想随之发生变化,反映到报刊政论作品上具体是政论性减小,娱乐性增强,文牍色彩削弱,生活气息加强,从而导致政论作品在选词造句和选用表现力手段等方面的重大变化。由于人类社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为此领域服务的政论作品便具有了多体裁、宽题材和广服务面的特点。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得以完善和丰富,对新时代背景下报刊政论语体的研究对更新和丰富语言系统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报刊政论语体;特点;变化;词汇;修辞

引言

不同的交际领域和交际目的,使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形成许多运用语言材料和表现手段上具有不同特点的语言表达体系。这种表达语言体系就是语体。现代俄罗斯标准语按功能原则划分为五大基本语体:公文事务语体、科技语体、报刊政论语体、文学语体和日常口语体。报刊政论语体作为俄语功能语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政治活动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广泛运用于大众媒体如报纸、电台、广播、期刊杂志等,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改革及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其中新闻体制的变革引起的俄罗斯报刊政论语言的变化极为显著。因此,研究新时代背景下的报刊政论语体对语言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将通过苏联时期的报刊政论语体和新时期的报刊政论语体作对比,结合一些报刊政论作品的例子,从多方面对时期报刊政论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并从功能、体裁、词汇系统、修辞方面对政论语言的变化加以说明。

第一章报刊政论语体概述

在20世纪下半叶至21世纪初,大众传媒和新兴科技获得了蓬勃而迅猛的发展。新兴科技,如互联网技术、移动通讯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使得大众传媒语篇不断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大众传媒语篇具有反映时代特征、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特点,因此,正确理解传媒语篇的真实含义需要将具体语境、上下文和社会时代背景等因素相结合。传媒语言是社会语言最鲜活的反映,在传递信息、满足社会信息需求的同时,它一定要反映某个社会派别的立场观点,并以此引导大众意识。我们认为,报刊政论语篇是传媒语篇的典型,他对大众意识的影响最强。

报刊政论性体裁开始形成于十九世纪后半期,当时出现了许多报纸和杂志,如《Русский вестник》《День》《Северная пчела》,同時出现了革命民主思想者、评论家А. И. Герцен, Н. А. Добролюбов, Н. Г. Чернышевский等人的许多政论性作品,它们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同传统势力进行斗争的工具,宣传新的思想,言语具有论战性。政论作品主要分为信息性政论作品、分析性政论作品和文艺性政论作品三大类,它的使命在于引导人们了解社会,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并对社会现象进行是与非的分析和评价,形成舆论导向,因此,报刊政论语体具有报道功能(亦称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这两大功能均属于政论语体的语言功能。另外,政论语体还具有社会功能,包括消遣娱乐功能和舆论监督功能。报刊政论语体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政治活动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广泛运用于大众媒体如报纸、电台、广播、期刊杂志等,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

第二章 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基本特点

俄语报刊政论语体具有报道的时效性、交际的群众性、言语的评价性和程式化与表现力手段相结合的基本特点。

首先,报刊政论语体的时效性,是指新闻事实发生与作为新闻予以报道的时间与新闻在传播后引起受众接触兴趣和产生社会效果的相关性,新闻引起受众接触和产生社会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限度,一般来说,事件性新闻较短时间内可能失去时效,非事件性新闻可能在较短时段才失去时效,时效性受到社会生活和信息传播技术的制约。时新性是时效性的基础,时新性差的新闻不可能有理想的时效性。“无论新闻事件多么显著,与多么知名的人士相关,新闻价值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锐减。”作为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时效性具有及时性、简洁性和准确性的要求。新闻报道所用的时间与其新闻价值成反比,报道越迅速准确,则新闻越具有信息和新闻价值。

其次,报刊政论语体服务于全民,适用范围广,具有交际的群众性。首先,从政论语言本身来看,要求选用全民通用的标准语词语,排斥受地域和阶层限制的方言和行话等,遵守报道规范。其次,从报刊政论的内容来看,报刊政论语体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领域,涵盖范围广,与各地、各行业、各阶级的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报刊政论作品反映的社会现象与社会问题也具有全民性、大众性,,这一点也体现了政论语体交际的群众性特征。

再次,报刊政论语体具有评价性。这一特点主要是由报刊政论语体的感染功能所决定的。报刊政论语篇的作者使用带有评价色彩的词句来表明观点和立场,从而达到宣传、鼓动群众的目的。“所有媒体作者创造的世界图景首先是社会图景,包括社会政治图景、社会思想意识形态图景等。”政论语篇作者作为“社会人”和“个体人”的统一体,将客观现实与社会目标和社团利益结合起来,构成了政论语篇总的世界图景。报刊政论中的评价不单纯地是作者的个人性评价,而是作者所属的某个社会意识形态团体借助于作者所表达的群体性评价。因此,政论语体具有社会评价性这一本质特征。

最后,程式化与表现力手段更替结合是报刊政论语体语言单位的组织原则。报刊政论语言的程式化主要是指中性的、有习用性的、套语性和一些固定特点的,在报刊政论语言中高频出现的现成的语言手段,比如,当讲到国家领导人的行为时,有专门的套语:访问时,用到“находиться где с визитом”;会谈时,用“иметь встречу с кем”而不是简单的“говорить”或“разговаривать”。当然,报刊政论语体如果全篇都是程式化语言、套语,文章就会枯燥晦涩,想要吸引读者开始并继续阅读,就需要有表现力手段来发挥其作用。这一点也是与报刊政论语体的感染功能相呼应。正如繁星点缀夜空,新词、俚语、外来词、口语俗语词、隐喻及仿拟手段、对原有词、词组改造等表达手段也为政论篇章增添不少亮点,如一篇政论性文章的标题为《Европа и США: заклятые друзья》(欧洲与美国:不共戴天的朋友),按照常规思维和一般逻辑来讲,“不共戴天”一词通常与“敌人”或其近义词相搭配,这里用到的是其反义词“朋友”,看似矛盾,实则巧妙,标题仅仅用两个词就将欧洲与美国利益与冲突并存的关系表达了出来,用词组改造的手段,不仅传递了信息,并且吸引和感染了读者。

第三章 报刊政论语体的变化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促进了报刊政论语体的变化和进一步完善,这些变化和完善体现在报刊政论语体的方方面面。

3.1 报刊政论语体的体裁变化

报刊体裁分类、划分原则、每一体裁的主要特征一直都是政论语体研究的中心问题之一。在苏联时期的新闻学以及修辞学对报刊体裁在修辞特点上的研究传统区分出下列一些体裁类型:采访体、简讯、现场报道、通讯、分析综述性文章 (反映科学知识领域的题材)等等。如果从整体上看,可以稳定地分为三大类:分析性体裁、消息性体裁以及文艺性体裁。体裁上不会是永恒不变的,新时期不同类型的俄罗斯报刊中出现了各种形式的访谈体文章,成为新时期俄罗斯报刊中占主导地位的体裁之一。消息性和分析性体裁的作品增多,而文艺性体裁则逐步渗入到其他题材中去。随着俄罗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俄罗斯报刊体裁的范围也不断扩大,体裁类型也更多样化。

3.2 报刊政论语体的功能变化

报刊政论语体最主要的两大功能为报导功能和感染功能,这两大功能在报刊政论的语言修辞方面表现也最为直接,其中,感染功能占主导地位。在新时期的 报刊政论中,这两大功能仍然在发挥作用,但在实现的方式和语言上的表现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

报刊政论语言中包含客观事实信息和主观评价性信息两方面内容,报道功能主要体现于针对客观事实,也就是在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事的报道。 М. Кожина对体现报道功能的报刊政论语言的特点作以下总结:“(1)确凿性,表现为叙述的客观性和有可靠的事实依据;(2)严谨、郑重,以此显示事实、消息的重大意义;(3)叙述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概括性、抽象性和概念性。”

苏联时期报刊政论报道内容和报道方式受到严格的限制,当时的新闻报道规范要求主要围绕国家领导人的言论和活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症结、帝国主义者的阴谋等几个大方面进行报道,而社会生活等领域对国家命运有重要影响的事件则是禁止报道的。在新闻言论自由的大环境下,新时期的俄罗斯报刊政论语言则呈现出“非意识形态化”、“非官方正式性”的特点,其报道的内容和表现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思想禁锢逐渐消除,报道内容逐渐得以丰富,不同性质的报刊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和目的發出自己的声音,而读者也可以获取更广的消息来源,更好地了解国家、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变化。但是,新时期报刊政论语言的“自由化”是一把双刃剑, 报道的“自由化”导致记者和报刊所报道的信息并非都来源于官方正式消息,从而造成消息并非完全确凿可靠。

Д. Н. Шмелев认为:“政论语言不仅告知受话人事实,表达对所述事实的态度,而且还要使受话人也产生相同的态度,也就是说归根结底言语是为了对读者的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所体现的,便是报刊政论的感染功能。报刊政论的感染功能在于使用言语手段对受话人产生一定影响,能够说服、感染受话人接受或赞同自己的观点。

感染功能在苏联时期和新时期的报刊政论中始终占主导地位,只是在表达手段和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新时期报刊作者在对受话人施加感染影响方面,放弃了传统的直接宣传鼓动、公开教导和命令指令的方式,而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实现对受话人的影响感染。采用各种间接巧妙的手段,尤其追求语言使用上的别具一格。谚语、成语、标语以及利用仿拟或引用典故进行间接评价的方式,使报刊政论言语表现力丰富多样,有更强的针对性。感染功能对受话人的影响基本可总结为:作者个性化因素的作用加强;关注言语形式、追求表现力的趋势加强;受话人因素的作用明显增加。

3.3 报刊政论语体的词汇特点变化

(一) 外来词的使用

每一种语言的词汇体系都是处于不断发展变化、扩充和融汇的,用外来词来表达交往中出现的新事物或是新现象都是十分常见的,同时也符合语言发展变化规律的。特别随着科技的进步,计算机及网络俄语在报刊中也频频出现,其中大 量使用了英语借词。比如 :интернет(Internet,因特网),сайт (site,网站,网址)。有的由带web-的英语词音借而来的俄语词,有三种形式:веб-,вэб-,вэйб-,如вэбсайт/вэйбсайт(网站),вэбмастер(网络管理员)。在借词的使用上,借入词与英语原词在词义方面可能不一定等值,即词义相对延伸或缩小的问题。如:英语单词 chat 的译意为“闲聊”、“网上的聊天室”,而来源于英文的俄语чат 具有“网上聊天”的意义之外,也可以指“聊天室”,如 входвчат (进入聊天室)。使用外来词成为俄罗斯报刊政论语言的一大特色,在政论性的文章中,作者在评论政治、经济等领域的事件时,常常使用这方面的外来词,也是最大限度地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增强言语的表现力,以及复杂的社会心理原因。如:саммит (峰会),брокер(经纪人),бизнес(经商)等等。

(二) 大量缩略词的使用

有些政党的名称,团体,协会,国家或地方机构组织的缩略词大量在报刊政论语体中出现。如:НАТО(北约组织)、ШОС(上海合作组织)、НАК(国家反恐委员会),ЭКСПО(世博会),ФНПР(独立工会联合会),ВТО(世界贸易组织)等等。

(三) 口语俗语词的大量使用

口俗语在“大众性”报刊,如:《Московский комсомолец》,《Московская правда》 中使用最为突出,因为他们面向的人群是年轻人,口语化的亲昵风格是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口俗词语表现新颖,不落俗套。使语言个性化更加突出,政论作者常常利用口俗语来表达评价的态度。口俗语在报刊政论文章中的使用,使得标准语向“大众化”的趋势发展,口俗语的使用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符合作者意欲展示自身个性、追求在言语更高表现力的要求,而且也完全符合当代俄罗斯社会的语言品位。

(四) 历史、古旧词语的复苏

历史词语指的是表示在生活中已经消失的事物或概念的词语,由于一些事物概念失去了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其成为历史词语,而古旧词语所表示的现象和概念并没有从社会生活中消失,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了“复古”倾向,在报刊政论语言中用一些历史词语来表达新的社会现象。如:кой=какой(哪个), коль=если(如果),Госдума(18世纪沙俄时期的名称,现在俄罗斯最高立法机关重新恢复该名称)。另外,历史词语和古旧词语广泛用于表现力功能体现在现代俄罗斯报刊政论文章里,政论作者常用这些词语来借古喻今,表现讽刺评价态度或贬损的感情色彩。

3.4 报刊政论语体的修辞变化

新时期俄罗斯报刊政论语体的修辞变化在隐喻方面尤其明显,政论文章中隐喻手段的使用异乎寻常地广泛,报纸语言的“隐喻性”增强,隐喻表达手段的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社会生活的剧变对隐喻形象手段的影响首先反映在一些从前在报刊中很少出现、现在隐喻所来源的领域在新时期人们的意识中引起特别的关注的隐喻模式广泛使用,如经济贸易方面的术语、打牌赌博等大众娱乐游戏活动用语,犯罪活动用语、宗教生活领域用语积极获得隐喻性使用;如新出现的词语зачистка,指军事上的清剿行动,在政治活动领域转指人员的清理整顿,肃清异己,例如:В связи с этим обитатели Кремля ожидают и так называемую “зачистку” властных коридоров от последних выдвиженцев первого президента.)此外,许多原有的隐喻模式在新时期继续广泛使用,增添了新的成分,被隐喻性使用的对象范围扩大,扩展性隐喻出现异常活跃。如р о к и р о в к а,它在象棋比賽中指“王车易位”,现在政论文中常指机构组织中的人员更迭以及政治格局的变化:В Кремле же пока всем слухам о возможных рокировках никакого  значения не придают.最后外来词和新词的大量出现也不断丰富着俄语的报刊政论语言。如:Макдоналдс,ток-шоу,интервью,фейс,имидж,шузы,суперстар,УЕФА等等。

隐喻是社会性的,它可以显示出社会现实在社会意识中的反映情况,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隐喻手段的影响作用正是在这一角度的研究中表现出来的。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是一定的社会文化的产物,在它的具体表现中体现着一是社会历史背景的特征,也可以说,一定时期的社会文化环境、人们的价值取向、思想理念决定着隐喻手段的形成和普遍使用。

结论

语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随着社会的进步而不断地得以完善和丰富。报刊政论语体作为俄语功能语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于人类的社会政治活动领域和经济文化领域,广泛运用于大众媒体如报纸、电台、广播、期刊杂志等,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俄语报刊政论语体具有报道的时效性、交际的群众性、言语的评价性和程式化与表现力手段相结合的基本特点。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俄罗斯报刊政论语体与时俱进,在功能、体裁、词汇和修辞等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报刊政论语体是时代的一面“镜子”,对新时代背景下报刊政论语体的研究对更新和丰富语言系统有重要的科学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 赵洁. 新时期俄罗斯报刊政论语言[M]. 2002.

[2] 李思琪. 浅析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特点[J]. 传媒研究,2014(9).

[3] 孙汉军. 报刊政论语言的变化[J]. 中国俄语教学,2000(3).

[4] 白丽君. 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特点[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1).

[5]赵洁,李雅君. 俄语报刊政论语言的词汇体系变化[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7).

[6] 徐燕. 浅谈俄罗斯报刊政论的词汇特点. [J]. 科技风,2012(3).

[7] 汤洵. 浅谈俄语中报刊政论语体的词汇和词法特点[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

[8] 仇宏琳. 浅议当代俄语报刊政论语体的修辞特点[J]. 商业文化,2008(11).

[9] 赵洁. 新时期俄语报刊政论语言中的隐喻[J]. 外语学刊,2002(2)

[10] 肖敏. 修辞学讲座[J]. 中国俄语教学(双月刊),1985(5)

猜你喜欢
修辞变化词汇
这五年的变化
可口可乐广告语修辞应用及其汉译分析
李白诗歌修辞与英译赏析
经理人的六大变化
喜看猴年新变化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词汇小达人
变化休想逃过我的眼睛
词汇小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