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对唯物史观的诠释及其现实意义

2020-03-03 09:16王颖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现实意义

王颖

摘要:《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科学全面阐发了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尤其是第一章《费尔巴哈》,集中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新世界观的精髓。“现实的个人”被视为唯物史观考察的前提,论述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观点,认识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这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和把握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以及思考其现实意义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现实意义

《德意志意识形态》(简称《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作的第二部经典作品。在这部重要文献中,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新唯物主义”划清了与青年黑格尔派的唯心主义以及与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揭示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和及其发展的必然进程,论证了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任务。这部著作,人们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尽管《形态》在他们生前未能公开发表,但这丝毫也不会抹杀这部著作所闪烁出的新世界观的天才光辉,以及它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极为重要的地位。”这部著作中系统阐述唯物史观主要观点的第一卷第一章,值得我们认真研读和思考。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考察唯物史观的前提

作为时刻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伟大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文章中指出,“我们开始要谈的前提不是任意提出的,不是教条,而是一些只有在臆想中才能撇开的现实前提。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已有的和由他们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这就是说,“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问题研究的出发点。社会中生活的人的历史构成社会历史,是人类自身的历史,既然是人类自身的历史,那我们对人类自身也要进行研究和考察。《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这里所说的“有生命的个人”可以理解成我们刚刚谈到的“现实的个人”,详细地讲“这些个人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自身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

“现实的个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现实的个人”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实实在在的有生命的个人,这里的个人不是特指一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所有人;第二,“现实的个人”是能够进行生产、交换和消费物质生活本身的个人;第三,“现实的个人”是从自然界中分离出来创造了人类社会,而又依赖于自然界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人,人一旦脱离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也就难以维持自己的存在。因此,我们能够从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马克思恩格斯考察社会历史的前提是处于社会生活中的现实的、有生命的、发展着的个人。这既不同于费尔巴哈抽象的“类本质”,也区别于施蒂纳的“唯一者”。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诠释

马克思恩格斯在談论唯物史观时,强调既要从物质生产出发,又要注重对物质生产内在矛盾的把握,从而探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马克思恩格斯对唯物史观的科学阐释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关系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关系问题,《形态》中对这一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阐释,“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因此我们可以知道,意识是人的物质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客观存在在人观念中的反映。同时,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时,不断满足自己扩大的再生产的需要。在推动社会生产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人们的意识、想法也在适应着社会发展,并被那时的社会发展所制约。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也就是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形态》中,不仅承认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作用,而且也肯定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二)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形态》中不仅提出了“生产力”内涵,而且提出了与“生产关系”概念接近的“交往形式”概念,同时指出“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生产力与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推动了社会历史发展。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这条基本原理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形态》是以分工作为二者的中介来解释,理由如下:第一,从生产力层面讲,“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这也就是说,一个社会的分工发展到什么程度,能够反映那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程度。第二,从生产关系层面讲,马克思恩格斯将分工和所有制发展联系起来,并指出“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这反映了分工对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的制约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情况决定分工的发展程度,反过来分工的发展又会进一步决定生产关系,这就以分工为中介阐述了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决定作用。第三,从二者的关系看,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指出,作为中介的分工的发展,必然会使连接双方之间发生矛盾,从而要求生产关系在与生产力相适应的过程中进行必要的变革。生产关系为了促进社会发展,会不断调整自身,适合社会发展,这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

(三)市民社会(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

在《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不仅从社会发展的纵向维度阐明了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还从社会发展的横向维度剖析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其中,“市民社会”理论便是唯物史观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内容。我们这里所说的“市民社会”主要是指“受到迄今为止一切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反过来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也就是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基础,人们称这种“市民社会”为广义的市民社会,认为它是国家和任何其他观念的上层建筑的基础,也只有以此为基点,我们才能进一步阐明国家和意识形态。所以,《形态》指出,“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从而初步揭示了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市民社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国家和意识形态),进而认为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的基础,对上层建筑具有决定作用。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唯物史观的现实意义

我们对于任何事物的认识发展需要一个过程,同样对于《形态》中唯物史观的内容的理解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完善,当前背景下,更加彰显其活力与生机,对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第一,深化对“现实的个人”的理解和把握。重视人民的作用,这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形态》中提出的“现实的个人”是社会历史的前提是一致的。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重视人民的主体地位。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就要求我们党,牢固树立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具体来讲,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就是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創精神,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就是要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是唯物史观在中国的创造性运用,既有利于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又有利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第二,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基本矛盾,善于抓住和解决主要矛盾。《形态》中阐述的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同时,肯定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对于社会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我们要正确认识当前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因此,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要以这一矛盾为依据,根据国情及时调整战略措施,确保如期实现奋斗目标。同时我们需要积极发挥“现实的个人”的作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第三,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加强思想工作的宣传。在当代中国,意识形态问题是党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路线,是关乎能否得到民众认同和支持的大问题。坚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至关重要。所以,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旗帜、灵魂,是我们党立党兴国的指南,必须坚持好,巩固好。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越是扩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闭状态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间的分工消失得越是彻底,历史也越是成为世界历史。”在对外交往中,我们要防止他国对我们进行的意识形态渗透,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心与自豪感,对意识形态要有正确、清醒的认识,提高警惕,采取科学、有力措施维护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总之,我们在把握唯物史观基本内涵的同时,需要不断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来解释一些具体情况,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外文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3]李爱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德意志意识形态唯物史观现实意义
“分配正义”概念的历史追溯与唯物主义重构
儒学视阈下刍议箪食瓢饮的颜回之乐与现实意义
唯物史观下史料实证素养培养实践研究的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价值与作用
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的道德思考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原理及其启示
毛泽东青年思想的唯物史观底蕴
论阿来小说《尘埃落定》中的唯物史观
浅析《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心灵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