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现代琵琶传播于群众的演绎形式创新

2020-03-03 09:16崔玲燕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演艺琵琶传播

崔玲燕

摘要:当代,人们的精神生活越加丰富,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壮大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下,使得本国的传统音乐的传播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作为弹拨之王——琵琶,更是如此。为了使这一中国传统乐器被更多人所熟知,吸引更多人想去学、愿意学琵琶,就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本篇论文从琵琶不被人们广而学之的原因方向入手,专注于对其传播于群众中演艺形式的创新,期望这一有着灿烂而辉煌的中国传统乐器能越传越远。

关键词:琵琶  演艺 传播 形式创新

以琵琶为例的中国传统民乐对于听众的听觉耐受性有高要求,也要求他们对待音乐的音响结构具备较高的听知觉把握能力,而这几点都对人的听觉审美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直至今日,互联网的发展让世界成为一个地球村,外来文化的传入在给人们带来新奇与便利的同时也在动摇着本国的根本,虽然本国也在大力的进行传统音乐文化的宣传与输出,但眼前的形势却仍旧有些严峻。身为琵琶界的一员该怎样跟随时代发展脚步的基础上走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并推广琵琶的传播,这值得我们进行分析。

一、琵琶的传入源远流长

一说起琵琶,浮现在脑海中的便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作长诗《琵琶行》里的描述,那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身姿,大弦小弦错杂弹的曲调无一不引人沉迷其中。据史记载琵琶是从西域流传而来的外来乐器,史料中最早见于汉代刘熙《释名·释乐器》:“批把本处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反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经过千百年来的演变发展成现代的形制。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中它有过辉煌也有过低谷,但最终仍以弹拨之王的盛名屹立于此。

二、现代社会中琵琶传播形势严峻的原因分析

(一)知又不知的现状

对于中国传统乐器的认知,当前的国人们处于一重知又不知的状态。即当人们看到琵琶这一乐器时知道这是我国的传统乐器,它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能说出一些经典曲目,比如《十面埋伏》、《琵琶语》等,但对其了解甚至形制都不清楚。其实琵琶真的是很常见的乐器。然而每次背琴在路上行走时常会被错认成吉他或者被询问,哪怕拿出来演奏时也会有人以不确定的语气问“这是琵琶吗?”笔者认为正是由于人们对琵琶的认知度不高因此造成了这种现状。

(二)群众方向的推广不够

几年来,在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推广方面,有许多新兴的形式,就演出方式來说,大力开展如市民音乐会、高雅音乐入校园等项目活动,真切地使得民乐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但是,笔者发现了这些项目对于观众群中呈现出一种共性是绝大部分的观众是同行或者是经专业老师推荐而来的正在学习的孩子们,其余部分中又有一些是正好路过的好奇者,而纯粹为了听民乐演奏的欣赏者少之又少。笔者认为,会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对群众方向的推广仍不够全面,需要在符合时代潮流科技发展以及保障技术的基础上更大众化。

三、现代社会中为传播琵琶在其演绎上的创新

当前的时代趋势让人们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音乐,为了不被社会淘汰掉就必须进行创新。为此,结合所收集材料笔者对于当前琵琶面向市民在其演艺方面的形式创新中总结了以下几点观点。

(一)曲目通俗化、进行中外音乐的结合

常言道,越是通俗易懂的音乐越容易被人们所传播,同理越是灵动有趣的音乐越能够吸引观众。比如王海波琵琶版本的《超级玛丽》、《哆啦A梦》。在这里我们先不谈其中的技巧难度,光从听觉效果来说是很吸引人的,一是其音乐是风靡全球的一款经典游戏配乐和一部动漫,给予听众童年的回忆。二是其音乐听起来具有趣味性,能快速吸引听众的注意力。三是以琵琶的方式演奏出来,给人一种眼前一亮的视觉效果。此外,现在琵琶也不仅仅是和其他民乐进行组合演奏了,而是有更丰富的搭配,如琵琶和木吉他组合演奏的民谣、琵琶演奏家吴蛮音乐会《边疆》中让琵琶与二胡、都塔尔、库姆孜琴、手鼓大师共同演绎富有中亚异国情调的古韵新境。

(二)以较小的规模进行服饰的多样化

当今,我们有了一项非常便利的技术——互联网,它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与回访,并应运而生如直播间、哔哩哔哩、抖音这类的互动交流性APP软件。与此同时对于琵琶的传播也出现了一种新颖的展示方式,比如‘哔哩哔哩中很出名的柳青瑶和团团子,两位均采取在不大的空间环境内通过不同的服饰与妆容,配以伴奏进行琵琶演奏,其中柳青瑶的音乐以古风曲为主,不同的曲目配不同的汉服再加上特效背景和混音营造出如仙如话的意境。而团团子多采用富有强烈节奏感与高速度的曲目,搭配以黑红为主色调的原宿风服饰,使观者能感受到琵琶独特的气势。如她们这类的演奏方式很大程度上引起了许多年轻人的共鸣与关注。

(三)动态的舞台进行视觉的享受

音响效果更替为视觉形象,此时它常常能够激发在场的人们的情感与情绪进入“林深不知处”的境界。与听觉相比视觉的感知更具有冲击性,因此对于一场演出如果舞台效果处理的好那么它起码成功了一半。这里的舞台效果指的有灯光效果,舞台空间设计效果、音响效果、动作效果等各方面的整理结合。

2015年在郑州大学周年校庆晚会上,音乐学院的琵琶学生们在导师陈艳教授的指导下演奏了一曲合奏曲目《梁祝》,与以往不同,本次的演出进行了舞蹈表演以及场地的移动,为此请专业的老师进行指导,“台山十分钟,台下十年工”,至于最后的效果,我想得到的掌声与惊叹是最好的回馈。之后该琵琶乐团又在其专场演出中展现了另一中演绎形式——进行琵琶弹唱京剧《贵妃醉酒》选段,这次虽没有绚丽的舞台灯光和道具特效,但这种自弹自唱,动静相结合的方式仍然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结语

无论是哪一种的创新方式,其直接目的就是为了吸引更多的人知道琵琶、了解琵琶、想学琵琶。而只有先吸引住对方的眼球,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才能更好地去深入而详细的传播它。所以我们应该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前进方向,与科技相结合,与国际发展同轨,把琵琶这一富有内涵而独具特色的民族乐器如蒲公英般在清风的吹拂下传遍大江南北。

参考文献

[1] 张琛.《从听觉感受到视觉体验——中国传统民乐视觉化传播过程中大学生受众的审美倾向性探究》.《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年5月28日.

[2] 刘丽.《从音乐的角度看白居易的《琵琶行》》.《社会科学辑刊》.(04):180-183  2009年.

猜你喜欢
演艺琵琶传播
我和我的琵琶
演艺制作服务类综合技术能力等级评定启动
当前纸媒微信公众号运营的突出问题与策略建议
旅游演艺的生意经
“琵琶”和“枇杷”
海外机构代表在《演艺科技》十周年庆典上的发言
持护照逛展会 中国演艺科技网引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