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昭道的“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2020-03-03 09:16马梅
青年生活 2020年3期
关键词:线条

马梅

摘要:李昭道,唐代山水画家,擅长青绿山水,世称小李将军。代表作品《明皇幸蜀图》,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本文试通过对《明皇幸蜀图》的综合分析,探讨李昭道的“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关键词: 李昭道  《明皇幸蜀图》  “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线条  用色

引言

青绿山水是与水墨、浅绛相对而言的,以石青、石绿等重色为主要色相的艺术类型。一般来说,青绿山水有工笔青绿和写意青绿之分。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有关工笔青绿山水的绘画作品《明皇幸蜀图》。

755年(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举兵造反,兵陷长安,唐明皇李隆基带领众人逃亡到蜀地。所幸不久叛乱平定,唐明皇又回到长安,经历这次变动使李昭道深受感触,故此绘制了这幅青绿山水《明皇幸蜀图》。

本文通过对《明皇幸蜀图》的历史背景、绘画内容、色彩搭配、线条运用、构图等多方面入手,研究李昭道的历史背景,绘画影响等,借助绘画理论中的记述,确定了李昭道的“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一、作者简介

李昭道是李思训之子,唐玄宗时大宰相李林甫的从弟。生卒年不详,主要活动于唐玄宗开元、天宝年间,他在开元(712——741)中为太原仓曹。后世所称的“大李将军、小李将军”,其中大李将军指李思训,小李将军指李昭道,李昭道并没有真正当过将军,只因其父所得的称呼。

二、李昭道的“变父之势,妙又过之”

李昭道绘画记载“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小李的画本自家传,他的绘画大部分和李思训相类,甚至有“笔力不及思训”者。但后来小李对大李的绘画进行了变革,“妙又过之”。李思训“一家五人,并善丹青”,其他人皆无大成就,《历代名画记》中云:“李林甫,山水小类李中舍。”而不言类李思训,说明大、小李有不同之处。这就是李昭道“变父之势,妙又过之”,“势”力之奋发者也,意思是说李昭道的画变得有气势,不像李思训那样细密了。

李昭道的画“变父之势”,变成了粗笔墨线勾勒,加上青绿颜色。粗笔墨线勾勒山石始于吴道子的线和豪放之势,加上李思训的青绿着色。就变成了张彦远所说的“山水之变,始于吴,成于二李。

李思训虽然发展了青绿山水,但缺乏重大的变革,山水画类似于装饰,缺乏艺术情趣;吴道子对山水画进行变革,其实有余而韵不足,过于简单,缺乏色彩。李昭道取二人之所长,完成了山水画的变革。变革后的山水画,仍然是色彩成分居多。李昭道之所以吸收吴道子的“山水之体”一是因为吴道子的画生动,影响大;二是因为有关小李的经历和思想有关。他是皇室宗亲,早年过着皇宫富裕的生活,思想和审美情趣与富丽豪华相通,没有经历过大的思想冲击。很难有豪迈之气,所以说他的画“笔力不及思训”。安史之乱,他跟随皇帝逃难,这种变故对他来说是一种冲击,不能不引起他思想上的变动。但皇帝逃到蜀地不久便返京,李昭道也返回京城内,仍然过着贵族的生活,所以他的画仍旧没有抛弃青绿艳丽之气。

三、《明皇幸蜀图》内容简介

《明皇幸蜀图》画纵55.9厘米,横81厘米,是大青绿山水。作品现在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品内容描绘的是在崇山峻岭之间有一队人马行驶图。画面右上方有清朝皇帝乾隆的题词:青绿关山迥,崎岖道路长。客人各结束,行李自周详。总为名和利,那辞劳与忙。年陈失姓氏,北宋近乎惠”。可见诗词中不提帝王出逃蜀地的事件。画面左右上方各有最早的收藏印鉴,分别为“濠梁胡氏”、“湘府图书”,此二印为明代宰相胡惟庸之印。后来又经项笃寿——收藏家项元汁之兄、清初耿昭忠、耿嘉作父子等人之手,最后此画存入清宫。《明皇幸蜀图》不仅仅表现出大、小李将军绘画的艺术风格,还表现出时代的特征,反映出唐代青绿山水画作的传世之作。

此图描绘的是唐玄宗避难入蜀这一段历史,但画家在表现这一主题时回避了唐玄宗逃难时的狼狈,将其表现为一派帝王行乐游春景象。画的构思严谨,山石刻画细致,人物虽小如豆,但也能传达出神态以及人物身份的尊贵。自古以来,四川地势崎岖,蜀道更是危险无比,此畫面右上角,是直插入天的峭立岩壁,在崇山峻岭之间一路人马向栈道行进。一位身穿红衣骑着一匹黑马的骑者,位于队伍的最前面,行到桥处时黑马显现出停足之势,似乎在等待后面的人马,此骑者应该是唐玄宗。画家是想借此表达逃难时慌张不安的态势。紧随其后而来的是一些随从的官员及身着胡服的众嫔妃。在画面的中间部分,或许行进太累,在几棵大树下一群挑夫卸下背囊,坐下休息,马儿也卧地打滚,或趴着梳理自己的毛发。画面左上部,云雾缭绕的山峰腰间,行旅的人马从悬空突出的栈道逆向而来,一行骑马之人又向栈道前行。

四、《明皇幸蜀图》创作背景

《明皇幸蜀图》传为唐代山水画家李思训(一说李昭道)创作的青绿山水画。唐玄宗统治后期,755年爆发了“安史之乱”。第二年,安禄山攻陷潼关,唐玄宗被迫西逃。据说,在安禄山兴兵作乱的时候,咸阳、京城等地的百姓和大小官员先明皇等人一步逃跑。唐玄宗所到之处,既遇不到平民百姓,也寻遇不到地方的官吏接驾,街道上一片萧条、冷清的景象。纵然玄宗带领的队伍拥有足够的金银财宝,也换不来可以充饥的食量。为了安定军心解决吃饭的问题,唐玄宗不惜杀掉御马来充饥。经过将近一个半月的苦苦煎熬,唐玄宗率领的大批队伍才抵达成都;幸蜀的队伍凌乱不堪,人人无精打采,似残兵败将。同时,唐朝作为青绿山水画的初兴期,色彩整体鲜艳华丽,富有装饰趣味的青绿山水作为其中比较主要的表现,青绿山水画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关于《明皇幸蜀图》的作者,主要有二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明皇幸蜀图》的作者为李思训,主要论据来自于: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明皇幸蜀图,李思训画”;另一种说法是此图是李昭道——李思训之子的作品。因为在“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去四川避难时,李思训已经去世了,李昭道才有可能见到这一史实而描绘这个题材。所以《明皇幸蜀图》的作者是李昭道这一说法更为可靠。

五、《明皇幸蜀图》艺术特色

(一)线条

《明皇幸蜀图》中画家多用线条表现人物、山水、树石等物体的形体,此画中的线条有别于前人的连绵不断、悠缓自然、有如同春蚕吐丝一类的画法,而李昭道所绘画的线条比较刚劲,具有一股强劲的力量,能充分的表现出山石的硬度,颇具质感的铁线描。整体画面上经过作者精心布局,使线条产生了疏密、横竖相互结合,更加充分的表现了蜀山的崎岖险峻,画面分上、下两部分,这两部分的线条运用得当,人物车马在山路间行驶,表现出画面的生机盎然。画面上部分的线条用一组又一组的纵向线条表现山峰的高险之势,而且线条的起笔有明显的提案,顿挫明显,石块转折的地方用线方硬而有力,山峰之中穿插一些趋于平之线所描绘的云,从而拉开了峰与峰之间的距离,使空间感变得更为强烈。该画的下半部分则用了平缓的线条来表现,横向的线条与山峰的纵向线条构成了明显的横竖对比,远处的山峰则采用舒缓但略有起伏的线条表现,山与云的线条相统一,让观赏者产生山与云相融合的错觉。同时,将人物的视觉推向了无边无际的远方。

画面中的人物、车、马匹等线的运用也是各具形态,例如画唐明皇的衣服线条比较飘逸,使人物形象在造型的威严之中又带着儒雅;画出健壮肥硕的马匹,用线比较流畅有力,画人物衣纹的线条细腻入微,表现士兵的时候又运用了方硬、转折的线条。

(二)色彩

《明皇幸蜀图》的整体色调以青绿颜色为主,其中以墨色、花青、石绿等冷色,与画中朱红、赭石等暖色形成了对比,完成整体色调后在画面罩染黄色,使画面呈现出金碧辉煌的富丽之气,而画面中使用了大量的白色,避免了由于青绿色过多而显得画面过于沉闷。形成明亮清晰的空间,同时又调和了画面中对比色的冲突,一部分山峰的颜色由于年代久远而变得发黑,在明亮的白云衬托下更显得更加高耸而突出,使画面显得极具深沉而又有神秘的色彩。

除了上面所说的画面主要色彩搭配外,该画也用颜色来区分山石的阴阳向背关系,例如山阴部为青,山阳部为绿;平坡的地方为绿,峭壁处又为青,水边用赭石色,树先用淡墨染出树干的体积感后用绿色点染树叶和树干,画水是先用花青分染出谁的动态、体积感;同时以黑、白、灰等色进行调和,使画面整体显得活泼,画中的着色方式以平涂为主,设色比较单纯干净,从而使画面形成色彩块面构成关系,如青绿色的山峰为一块,白色的云为一块,后边的水色与背景融合又成为一块,树木为一块,画面中色彩鲜艳的人物、马等物都是形成块面而生成的点,块面的构成促使了 画面的单纯感,并呈现装饰性的美感。

(三)构图

《明皇幸蜀图》描绘的是明黄逃到蜀地一带。位于四川盆地的边缘,山脉较多且有江。作者在构图的处理上作了精心的安排,画面打破了现实景色的空间,山脉间的小桥栈道都都安排在画面中。整个画面云水盘迂,将山前的树石与山后飘渺的白云,山脚下的栈道流水进行虚实相间的对比,形成了高处山峰险峻,栈道曲折之势,这样既是写实又跨越了空间。

画面中作者采用全景式的构图,散点透视的方法,把高高的山峰、潺潺的泉水、蜿蜒曲折的山路、茂密葱郁的树林、休息的人物、卧倒的马匹等景物综合到了一幅画面上,这样既详细的描述了一个历史事件,又充分发挥了作为一幅山水画者应有的审美功能,给人美的享受。

《明皇幸蜀图》仍然把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同时,作者使用色彩的“冷”與“暖”、“明”与“暗”的对比,形成画面的明亮、青绿的视觉效果,通过在画面中布置大量浓重的青绿色调,在其中点缀鲜艳的人物、花卉等,营造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参考文献

[1]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 (修订本).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1年1月1日

[2]中国美术史及作品鉴赏(第二版)

[3]杨启舆 .青绿山水画技法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年7月

[4]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 .唐

猜你喜欢
线条
No.9线条
线条的魅力
空中翱翔
华丽垂坠
精致线条
线条历险记
线条国趣事
欣赏线条之美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