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对妊娠不良事件的影响

2020-03-04 02:30崔佳赵培马倩王霞帖彦清
河北医药 2020年24期
关键词:糖蛋白狼疮磷脂

崔佳 赵培 马倩 王霞 帖彦清

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已经严重危胁着妊娠者的身体健康。妊娠不良事件包括:习惯性流产[1]、早产[2]以及胎盘内静脉血栓的形成引起的死胎等多种病理状态的发生[3]。其危险因素较多,如: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4]、抗磷脂抗体综合征[5]等)、炎症[6]及初孕妇心理问题[7,8]等原因导致出现各种妊娠不良反应。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的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病率较高且对妊娠者造成了极大的危险。其中抗磷脂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抗磷脂抗体(antiphospholipid antibodies,APLs)是指一类针对与负电荷磷脂或蛋白质-磷脂复合物具有亲和力的蛋白质的自身抗体[9]。抗磷脂抗体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ACA)、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s)和狼疮抗凝物(LA)[10]。相关研究表明,反复流产的妊娠者中约有2%-10%的人体内抗磷脂抗体为阳性,并且抗磷脂抗体阳性的妊娠者较正常妊娠发生不良反应高2-3倍[11]。虽然现在的治疗使妊娠发生的不良事件率降低了,但仍是危险母亲和胎儿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临床亟待一种更准确的预测指标,进而预测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既往研究表明,抗心磷脂抗体联合抗β2糖蛋白Ⅰ抗体可以预测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12]。但是其效果如何,我们尚不清楚。相关报道较少。为此,本试验主要是通过分析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对妊娠不良事件的影响,以探究发生妊娠不良事件更准确的预测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妊娠者为观察组(72例)和正常组(未发生妊娠不良事件的214例)。2组入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2组妊娠者的一般情况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无生殖道感染及畸形,不存在染色体异常;②无糖尿病、高血压、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③配偶精子质量正常;④经我院超声证实胎位正常及胎儿生命体征正常等。

1.2.2 排除标准:①严重危害胎儿及孕妇生命安全的其他疾病;②拒绝入组接受随访的患者;③具有神经及精神疾病等不配合医护工作者的妊娠者;④确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影响妊娠者正常妊娠的相关疾病。

1.3 主要仪器及试剂 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I抗体采用检测试剂盒 (Sigma公司) 进行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狼疮抗凝物的检测试剂盒购自美国IL公司;高速离心机购自赛默飞世尔科技有限公司等等。

1.4 方法 所有孕妇为晨起空腹静脉采血2 ml于干洁无菌的试管中,随即置于离心机中进行离心,保留上清液,即血清;最后放入-80℃冰箱中;其中,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I抗体通过ELISA进行检测;狼疮抗凝物的检测采用Sysmex全自动血凝仪CA-500进行检测,以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性测定作为LA的筛选试验,如果凝聚时间超过正常范围 (本医院检验科以超过36S为异常) 为LA可疑阳性,再与正常人血浆1∶1混合后行APTT试验,如果凝聚时间仍然超过正常值5S诊断为LA阳性。

1.5 观察指标 统计分析观察组中72例妊娠者中所发生的妊娠不良事件及所占的人数;应用ELISA方法检测2组妊娠患者体内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糖蛋白Ⅰ抗体阳性表达水平;应用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检测2组妊娠患者体内狼疮抗凝物阳性表达水平;应用Werfen ACL-TOP7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及发色底物法测定2组妊娠者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

2 结果

2.1 观察组中72例妊娠者中所发生的妊娠不良事件 观察组的72例妊娠者包括:习惯性流产(n=24)、早产(n=38)、死胎(n=10)。

2.2 2组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检测结果比较 观察组中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百分比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百分比 例(%)

2.3 2组抗磷脂抗体联合检测结果 观察组2个或2个以上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联合阳性的百分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抗磷脂抗体联合检测结果 例(%)

2.4 2组妊娠者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 观察组中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观察组中的2组妊娠者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

2.5 观察组中的妊娠者D-二聚体与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D-二聚体与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且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观察组D-二聚体与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和抗心磷脂抗体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妊娠不良反应是近年来产科面临的一种复杂的妊娠并发症,对妊娠者及胎儿的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引起妊娠不良反应的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一般情况下,妊娠者体内的免疫逃逸机制及免疫隔绝机制使其处于自身保护状态。在某些病理因素(炎症、外伤、自身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等)的作用下,这种平衡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妊娠不良反应[13]。因此,寻求一种能预测妊娠不良发反应发生的有效指标,对于临床医生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发生妊娠不良反应的妊娠者与正常妊娠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2组妊娠者体内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的中单个抗体检测阳性和多个抗体联合检测阳性所占的百分数,同时检测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进而分析抗磷脂抗体对妊娠不良反应者的影响。 抗磷脂抗体是一类能与磷脂类物质(血小板及内皮细胞膜上的磷脂)相结合的自身免疫性抗体,主要包括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I抗体(aβ2-GPIs)和狼疮抗凝物(LA)等。当妊娠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时,即可作用于绒毛外的滋养细胞,引起子宫内的螺旋动脉功能异常,进入胎盘的血供减少,最终引起妊娠不良反应的发生[14]。此外,抗磷脂抗体还会激活妊娠者体内的凝血系统,使其自身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妊娠者处于高凝状态,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15]。 基于上述相关学者的研究,我们猜测抗磷脂抗体引起的凝血异常是否和D-二聚体存在相关性。为此,我们通过检测2组妊娠者血清中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发现,观察组中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为了进一步分析抗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的表达的相关性,我们对观察组的妊娠者进行了抗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抗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存在着相关性且呈正相关(P<0.05)。因此,我们推测抗磷脂抗体可能通过作用于D-二聚体从而引起妊娠者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最终导致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 心磷脂主要存在于细胞膜脂质的内层,当细胞膜受到损伤时,则会发生引起细胞膜内层的心磷脂暴露从而产生抗心磷脂抗体。抗心磷脂抗体是一种具有抗原性的带负电的自身抗体,其靶抗原主要为心磷脂、凝血酶原等。当组织出现病理性损伤后,内皮细胞膜与血小板上带负电荷心磷脂则充分暴露,进而引起抗心磷脂抗体的增加,从而引起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导致胎盘、蜕膜血流不畅甚至供血不足,最终导致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抗心磷脂抗体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抗磷脂抗体、SLE等)、血栓及妊娠不良事件(宫内死胎及流产等)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6]。通过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抗心磷脂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导致妊娠者发生妊娠不良事件的机制可能为抗心磷脂抗体诱导妊娠者机体凝血功能发生异常,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微血栓和血管收缩,最终引起胎内胎儿的缺氧以致胎儿流产。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发现,D-二聚体在观察组体内的表达明显增高;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抗抗心磷脂抗体与D-二聚体存在正相关性,说明抗心磷脂抗体可能通过影响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来影响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 β2-糖蛋白I是一种在人类血浆中广泛存的糖蛋白,妊娠期的胎盘同样可以参与β2-糖蛋白I的产生。其中,β2-糖蛋白I在抗磷脂抗体综合征中抗心磷脂抗体和磷脂结合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7]。相关研究表明,β2-糖蛋白I通过与血小板、滋养层细胞以及蜕膜等表面的受体和部分凝血因子相互结合,从而引起机体凝血水平的异常及精子着床困难等方面[18]。由此,我们发现β2-糖蛋白I不仅影响着妊娠者凝血功能的异常,还对胚胎的着床产生一定的影响。既往研究表明,抗β2-糖蛋白I抗体与β2-糖蛋白I结合后,可扰乱机体的凝血系统,从而发生血栓,也可损伤滋养层细胞,影响着床,最终引起流产[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抗β2-糖蛋白I抗体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与既往相关学者的研究结果[20]相一致,抗β2-GPI抗体的存在在妊娠不良事件人群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狼疮抗凝物可在机体内自然产生或因自身免疫系统异常而产生的自身免疫球蛋白。众多研究发现,狼疮抗凝物与诸多疾病的发病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如血栓类相关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21]。相关临床研究表明,相较于正常妊娠女性,在抗磷脂抗体阳性妊娠女性中,狼疮抗凝物的阳性与妊娠不良结果的发生存在着密切相关性[22]。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其与妊娠期及产褥期静脉血栓形成性疾病的相关性也存在着密切的关系[23]。本实验通过观察狼疮抗凝物在2组妊娠者体内阳性率的表达发现,观察组狼疮抗凝物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也与既往研究[24]相一致,相对于正常人狼疮抗凝物的阳性率,复发流产患者血液中的狼疮抗凝物的阳性率则明显升高。本研究进行了2个或2个以上抗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联合阳性的检测,并分析在2组妊娠者中所占的百分比,结果发现抗心磷脂抗体+抗β2糖蛋白1抗体、抗心磷脂抗体+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狼疮抗凝物、抗心磷脂抗体+抗β2-GPI+狼疮抗凝物的联合检测,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所以,通过上述分析,在抗磷脂抗体单个抗体和多个抗体联合检测方面,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在易发生妊娠不良反应的患者中,应对抗磷脂抗体进行全面的检测,以期早发现,早治疗,从而减少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 综上所述,狼疮抗凝物、抗β2糖蛋白1抗体及抗心磷脂抗体与妊娠不良事件有关,并且可能通过作用于D-二聚体进而影响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易发生妊娠不良事件妊娠者,应常规、全面的筛查抗磷脂抗体,以期对其早期干预,进而降低妊娠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妊娠率。

猜你喜欢
糖蛋白狼疮磷脂
全球首款用于治疗狼疮肾炎的生物制剂倍力腾在中国获批
母乳磷脂与婴幼儿配方乳粉开发研究进展
磷脂结构、膳食来源及营养学研究进展
玉竹糖蛋白研究进展
中药糖蛋白的研究进展
磷脂酰乙醇胺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P-糖蛋白表达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复发关系的研究△
188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妊娠的回顾性分析
他克莫司对难治性狼疮肾炎不同病理类型诱导治疗的疗效观察
玉米油脂和玉米磷脂的提取与分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