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开仪教授从肝肾不足论治月经病经验总结*

2020-03-04 06:40李文清耿开仪
光明中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山萸温服熟地黄

李文清 孙 璐 耿开仪

1 病因病机

月经病是妇科的常见病及多发病,主要包括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经期延长、闭经及痛经等病[2]。 “女子以肝为先天”, 在月经的产生中,肝血下注冲脉,司血海之定期蓄溢,参与经量的调节[3]。肾为天癸之源,天癸至,则月事以时下,天癸竭,则月经断绝[4]。月经的产生和调节以肾为主导。血藏于肝,精藏于肾,肝肾同源,精血互生,同为月经提供物质基础。耿老治疗肝肾不足导致的月经病,多选用左归丸、右归丸、归肾丸、二至地黄汤、当归地黄饮或归芍地黄汤加减予以补肾益精、养血调经,疗效甚好。

2 辨证论治

2.1 月经先期月经先期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提前,应根据量、色、质结合脉证以辨别热、虚、实,临床主要分为气虚、血热。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需重视平时的调治。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女子以肝为先天,此为人所共知。耿老对于本病的调治,注重肝脾肾的调治,主张将其分为肝肾不足、肝气郁结证及脾虚证。肝肾不足证以培补肝肾为治疗大法,方选左归丸、归芍地黄汤加减治疗。

典型验案:仲某,女,37岁。初诊:2019年8月7日,主诉:月经周期提前伴量少3月余。 现病史:月经超前而至,量少而色不鲜,末次经水于本月1号来潮,一天即净,自觉少腹似胀不适,面部见黄褐斑,脉象细濡,育3胎幼孩9岁,肝脾失调,冲任不盛,拟养血调经,益肾荣颜。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30 g,牡丹皮10 g,墨旱莲15 g,炒白芍12 g,黄精20 g,山萸肉12 g,泽泻10 g,制何首乌20 g,枸杞子15 g,丹参15 g,怀山药15 g,女贞子15 g,当归12 g,五味子6 g。10剂,水煎服,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用药5个月经周期后,月经按期来潮,量较前明显增多,面部黄褐斑稍有减轻,余无不适。

2.2 月经后期月经后期是妇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错后,其病机为冲任损伤,经血满溢失司,故后期而至,应根据量、色、质结合脉证以辨别寒、热、虚、实,临床主要分为肾虚、血虚、血寒、气滞证。中医辨证治疗通过了解机体的内在环境,从病证的实质、患者的体质、证候的虚实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在治疗上力求通过患者脏腑功能协调、阴阳平衡、气血充盛,达到调动全身正常生理功能以恢复正常月经周期[5]。但本病的治疗原则重在调整月经周期,使之恢复正常,故需重视平时的调治。耿老对于本病的调治,注重辨证论治,主张将其分为肝肾不足、气血两虚、寒证、气滞、痰湿、寒凝血瘀证、血虚血瘀证。肝肾不足证以滋补肾阴、养血调经为治疗大法,方选当归地黄饮、肾阴虚左归丸、肾阳虚者右归丸等。

典型验案:范某,女,40岁。初诊:2019年1月30日。主诉:月经稀发3年余。现病史:患者月经周期30~60 d不等,末次月经2018年12月23日,现停经37 d,经至则不止,小便正常,大便不爽。脉象细濡不可辨,肝肾不足冲任早亏之象。方选熟地黄30 g,山萸肉10 g,巴戟天15 g,紫石英20 g,炒小茴香10 g,肉苁蓉12 g,山药10 g,枸杞子15 g,鹿角胶(烊化冲服)20 g,炒艾叶6 g,当归10 g,炒白芍10 g,淫羊藿15 g,鸡血藤20 g,丹参15 g。7剂,水煎温服,日1剂早晚温服。连续用药4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周期适至。

2.3 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先后不定期,耿老认为系肾虚藏泄功能失职,脾虚统摄功能不足,肝失调达,冲任失职,气血逆乱,血海蓄溢失常。月经能够按时来潮,主要得益于血海充盈、气血调达。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泉,肝脾肾三脏相互协调,相互滋生,方可维系月经的潮止。耿老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善于运用温药,治以疏肝健脾、补益肝肾为主。耿老临床工作中对于治疗月经先后不定期有深刻的临床体会,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方体系,用药对症,效如桴鼓。

典型验案:徐某,女,14岁。初诊:2019年4月22日。主诉:月经紊乱5个月余。现病史:患者近5个月来月经紊乱,反复阴道流血至今未净,无下腹痛,大小便正常。青年阴阳未充,冲任不盛,故月事不能应时,拟滋培肝肾而益冲任。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30 g,枸杞子15 g,当归12 g,阿胶(烊化冲服)10 g,山萸肉15 g,女贞子15 g,茺蔚子15 g,炒蒲黄(布包)10 g,怀山药15 g,墨旱莲15 g,益母草15 g,黄芩6 g,荆芥炭6 g,茯苓10 g,炒白芍12 g,侧柏炭10 g。水煎服,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如期而至。

2.4 月经过多中医学认为,该疾病病位在冲任,关键系中气虚弱、血失统摄;或先天禀赋不足,冲任失调;或瘀血内停,冲任阻滞;或脾虚肝郁,水湿内停等,均可发生经血量多,不能固摄,欲止而不能,血不归经。耿老认为本病的发生与肝肾不足有很大关系,常采用经验方补肾固血汤方,予以滋补肝肾,养血固冲。

典型验案:徐某,女,48岁。初诊:2019年5月15日。主诉:月经量多7年。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19年5年13日,现月经第3天,量多,伴下腹痛,腰痛,偶有头晕,睡眠尚好,二便正常。脉缓弱,拟理肝脾,固冲任。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30 g,茯苓10 g,巴戟天20 g,炒艾叶10 g,山萸肉15 g,红参10 g,续断15 g,枸杞子15 g,焦白术15 g,炙黄芪30 g,杜仲10 g,炙甘草6 g,怀山药15 g,肉苁蓉10 g,鹿角霜10 g,当归10 g。水煎服,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2个月经周期后,月经量见少,痛经减轻,余症状均有改善。

2.5 月经过少月经过少的发病机理有虚有实,虚者经血亏少,冲任气血不足,经血乏源;实者寒凝痰瘀阻滞,冲任气血不畅。耿老认为月经过少病机虽有虚实之分,但临床多为虚损性疾病,当以滋补为主,勿强势攻破,而应治本溯源,以补肾疏肝,补益气血,调理冲任为道,气血充足,脏腑和顺,任通冲盛,则经水自通。

典型验案:胡某,女,33岁。初诊:2019年7月31日。主诉: 月经过少伴经期延长半年余。现病史:患者末次月经2019年7月29日,量少,无痛经,伴有腰痛,既往经期延长,双侧卵巢多囊病史,体质清瘦,脉象细弱不振,应滋培肝肾而益冲任。 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20 g,女贞子15 g,茺蔚子15 g,鹿角胶(烊化冲服)10 g,川续断15 g,山萸肉12 g,墨旱莲15 g,益母草10 g,当归10 g,炒白芍10 g,山药15 g,枸杞子15 g,龟甲胶10 g,鸡血藤15 g,砂仁(后下)4 g。水煎服,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后,月经量少、腰痛等症状均有改善。

2.6 经期延长《诸病源候论》称之为月水不断,并且认为其病机为“劳伤经脉,冲任之气虚损,故不能制其经血”。耿老临证之时强调:“本病病机多由气虚冲任失约;或热扰冲任,血海不宁;或瘀阻冲任,血不循经所致。治疗上应不可概投固涩之剂,犯虚虚实实之戒”,对于肝肾不足之经期延长,耿老多采用培补肝肾为治疗大法,效果甚佳。

典型验案:李某,女,12岁。初诊:2019年8月19日。主诉:经期延长半年余。现病史:前次月经2019年7月9日,行经10 d,于2019年7月26日复来潮,经期长,无痛经,末次月经2019年8月17日,现月经第2天,患者月经初潮1年。脉细弱,稚阴未充,宜滋培肝肾而荫冲任。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20 g,炒牡丹皮6 g,枸杞子15 g,茺蔚子10 g,山萸肉12 g,茯苓6 g,女贞子15 g,益母草10 g,山药15 g,泽泻6 g,墨旱莲15 g。水煎服,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服用2个月经周期后,月经7 d净,余无不适。

2.7 闭经闭经的病因复杂, 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因素, 亦可由月经不调演变而来, 也有因他病致闭经者。耿老在临证时重视辨证,主张首辨虚实,次辨寒热,提出“切脉辨虚实、望舌辨寒热” 的诊病思路。耿老认为本病虚证多, 实证少, 以虚证或虚实夹杂为主, 故切忌妄行攻破之法,犯虚虚实实之戒, 同时妇女以血为用,故滋养肝肾, 养血调经是治疗闭经最基本法则[6]。

典型验案:单某某,女,17岁。初诊:2019年6月10日。主诉: 闭经半年余。现病史:患者闭经半年余,有痛经史,12岁月经初潮,体瘦,脉细弱,舌质偏淡,拟养血益肝肾而盛冲任。方药组成如下:熟地黄30 g,香附15 g,桃仁10 g,肉苁蓉10 g,当归15 g,丹参15 g,红花10 g,巴戟天15 g,川芎10 g,茺蔚子15 g,吴茱萸6 g,柴胡6 g,赤芍10 g,益母草10 g,桂枝10 g,郁金10 g,月季花15 g。水煎服,日1次早晚温服,连续服用10付后,月经来潮,唯量少,余无不适。

3 小结

耿老治疗月经病,师古人之意,而不拘泥于古人之方,多从肝肾论治,重在辨证施治,随证加减。 耿老认为月经病病机虽有虚实之分,但临床多为虚损性疾病,当以滋补为主,勿强势攻破,而应治本溯源,以补肾疏肝、补益气血、调理冲任为道,气血充足,脏腑和顺,任通冲盛,则经水自通。见病医病,医家大忌也!耿老从医七十载忙于诊病,无暇著述,今传《耿开仪医案》等,望吾等晚辈熟读加以运用,做到读医集,做临床,为中医的发展创新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山萸温服熟地黄
痛风试试薏苡仁桑枝核桃饮
熟地黄膏缓解震颤
喝中药不是越烫越好
山萸肉表面泛霜和发霉的鉴别
A Brief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8 种炮制方法对山茱萸脂溶性成分的影响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治支气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