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猪瘟流行原因分析及防控策略探讨

2020-03-04 19:41刘玄福向海鹏刘春伶张守聪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2020年2期
关键词:冻肉调运猪瘟

刘玄福,向海鹏,刘春伶,张守聪

(1 古蔺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古蔺 646500;2 万源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 万源 636350)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猪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法定报告的动物疫病之一,在我国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ASF具有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等特点,严重制约了发病地区养猪业的发展。在我国居民食谱中,猪肉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为满足广大消费者对猪肉的消费需求,需扩大生猪饲养量。但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首次在我国出现至今[1],已有多个省市发生疫情,对我国生猪生产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因此,充分分析该病流行的原因并提出切实有效的防控措施可保障养猪业的健康发展。

1 ASF临床表现

猪感染ASFV后通常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体温升高,局部皮肤(颈部、耳后、四肢和腹部)有出血点、发绀。剖检可见:皮下出血和多器官出血肿大,其中脾脏病变最为典型,体积增大2~3倍,质地易脆,呈暗红色或黑色。猪感染最急性型ASF后不表现任何症状,突然倒地死亡。

2 ASF流行原因分析

ASF传入中国前,我国已将其列为重点监控的外来动物疫病。当该病在我国首次出现后,相关部门在全国范围内采取了各种防控措施,虽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并未能完全遏制它的蔓延,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ASFV对环境有较强的耐受性

ASFV在环境中较稳定,能长时间存活并具感染力。该病毒对温度和pH的敏感性较低,在pH为4~10的环境中可长时间稳定存活[2];在4 ℃的血液中可存活1年以上[3],即使在室温下置于腐败的血液中,ASFV也能被分离到。ASFV在加工的猪肉制品(如腌制肉等)中仍可存活,随着猪肉制品的流通会导致病毒扩散。

2.2 ASFV传播途径多样化

ASFV主要有以两种方式传播,一种是接触受感染的动物(家猪、野猪和软蜱)。在ASF流行地区,ASFV有三种循环方式:一是家猪与家猪之间,二是家猪、软蜱与野猪之间,三是家猪与软蜱之间[4]。野猪活动范围广,且死后尸体被其他动物分食,易造成ASFV散播;软蜱生命周期较长,作为中间宿主,ASFV能长时间寄存在其体内且具有感染力。野猪和软蜱作为ASFV携带者,很难被发现,致使某些地区存在潜在威胁。

ASFV的另一种传播方式为接触被污染的物品(如饲料、泔水、精液和垫草等)。部分来自疫区受到ASFV污染的饲料被健康猪摄入后会引发ASFV感染;泔水作为饲料也可导致猪群发病,泔水多来自学校食堂或餐馆,其清洗猪肉后的水中可能含有;未经严格检疫的精液若携带ASFV将通过输精使母猪感染。

2.3 非法生猪贸易与冻肉走私

生猪贸易是我国养殖业的经济支柱之一,占据着巨大的市场份额。在ASF传入我国后,全国各地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为避免流行范围扩大,多地禁止生猪跨省市调运。生猪调运受限直接导致部分地区生猪价格上涨,不法商贩为从中牟利进行非法的生猪运输和冻肉走私。非法调运的生猪和走私的冻肉有可能含有ASFV,这会造成该病毒的长距离传播。

3 ASF防控策略探讨

ASF目前无疫苗可预防,也不能进行治疗,一旦发生必须全群扑杀,这样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减少ASF带来的损失,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对其进行防控。

3.1 提高猪场的生物安全水平

生物安全在猪场防控ASF上至关重要。规模猪场可组织有经验的生物安全专家对场内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对照本场实际情况寻找问题,及时排除隐患。

规模猪场和核心种猪场周围环境较为复杂,存在大规模感染疫病的风险。在核心种猪场及规模猪场附近,兽医主管部门应对生物安全水平低的小型猪场和散养户进行清理,妥善安置周边屠宰场和活猪交易市场。

各地政府部门可在生猪运输通道的省界和出口以及一些生猪养殖集中区域设置洗消中心,并在洗消中心安装监控,以评估消毒效果,这样能有效避免病毒跨省、跨区域传播。

3.2 提高疫情检测能力

ASF一般难以通过临床症状确诊,误诊较多,易造成疫情的延误和扩散,因此快速确诊对ASF的前期处置和疫情扑灭有重大意义。当前,我国普遍认可的ASF诊断方法是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rogenic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FQ-PCR具有稳定和灵敏性高等优点,但对从业者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操作较复杂,且能开展检测的机构数量有限,难以快速确诊。为提高检测效率,相关部门可通过测评对符合条件的机构授予检测资格,此外也可以通过改进检测方法来优化检测步骤,降低对检测者的专业素质要求。

3.3 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功能

ASF的流行导致不少规模猪场发病,鉴于ASF的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小规模猪场和散养户普遍畏惧养猪,因此生猪存栏量急剧下降。由于ASF的侵袭,我国多地生猪供不应求,猪价飞涨,从而导致非法调运生猪和冻肉走私行为猖獗,ASF传播风险因此增加。此时,政府部门在市场不能有效调控猪价时要进行必要的干预,稳定市场,加强正规渠道的生猪调运,以此减少不法商贩的非法运输行为,降低ASF传播风险。

3.4 加快疫苗研制

动物疫病防控要严格遵守“预防为主”的原则。疫苗对病毒具有良好的预防作用,但目前尚无ASF疫苗可用,加快疫苗的研制是解决ASF的有效途径之一。猪瘟曾在我国大规模流行,我国科研工作者随后成功地研制出猪瘟兔化弱毒疫苗,控制住了猪瘟,其他国家甚至借助我国研制的猪瘟疫苗将猪瘟完全消灭。猪瘟疫苗的成功研制和应用使我们对ASF疫苗的研制充满了信心。

4 总结

ASF在我国猪群中的流行已经严重制约了养猪业的发展,由于目前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尚不完整,具体流行情况不明,因此各地政府管理部门需按当地的具体养猪生产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控措施,减少ASF的发生。ASF固然可怕,但只要有信心,采取科学的防控措施,完全可以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4篇;略)

猜你喜欢
冻肉调运猪瘟
预防牛长途调运应急反应探讨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农业部:鼓励规模养殖,集中屠宰,限制畜禽调运
考虑多次往返配送问题的抢险救灾物资调运优化模型及算法研究
冻肉也可以炒得鲜嫩
冻肉解冻用冷水
舰载机机库调运作业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