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博弈,如何做好股权激励?

2020-03-04 07:35胡春
商界评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方案设计定价股权

胡春

股权激励方案是企业股权激励制度建立的设计图,对企业能否建立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能否设计出一套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股权激励方案,取决于企业在设计方案过程中,对“定人、定量、定价、定条件、定时间、定来源”这6大关键要素的把握。

本文将此6大要素的“六定”原则及具体操作做了梳理,对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具有参考借鉴意义。

定人

定人,即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确定将哪些人作為激励对象,以此确定激励对象的标准。

那么,如何确定激励对象?

为了避免以往静态定人存在利益固化、激励不公平等问题的发生,在为企业设计股权激励方案时,通常采用的是兼具公平与适时调整的动态定人思路,保证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定人时做到“标准准确、动态调整”的原则。

在具体定人的操作中,一般会采用以下4种方式:

第一种,按合伙人类型分类确定,如创始合伙人等;

第二种,按员工类型交叉确定,如以“精英骨干+创业元老+家族成员”交叉人群作为激励核心;

第三种,按岗位价值、职能等级分层确定,依据员工能力套档,人岗匹配确定激励对象;

第四种,按不同激励平台分别确定,如总部管理人员、总部职能平台人员等划分确定激励对象。

至于在方案设计中选择哪一种方式更为合适,需要依据企业自身的具体特点来定。

定量

定量,即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确定用于激励的股份总量及个量。那么,具体如何确定激励数量?

要确定激励的总量,必须得做三方面考量:

其一,得考虑企业大股东控制权、业绩目标、企业规模、波动风险的预防,这4个是直接影响激励总量确定的关键因素。

其二,要对股权结构做分析,比如对股权集中程度、原始股东股权激励、股权投资及控制权等做分析,以确定股权激励总额的上限。

其三,考虑动态分配股权模式,即根据公司发展阶段、人才需求、行业变化等情况逐年分次释放。一方面避免一次性分配造成的利益固化,另一方面避免过度激励与过度稀释股权。个量的确定由企业根据自身现状和激励对象人数做具体的配比,需要标明个量授予采取的动态方式,规划明确的授予时间及节奏,在持续授予激励的同时,做好风险控制。

在具体定量操作中,根据员工持股经验总结,一般从总量、阶段、层级3个维度做具体的确定。

总量维度,以企业上市前确定股权激励数量为主,通过“黄金分割律”和“最佳结构”两种形式可确定股权激励总量。

阶段维度,根据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性质划分,以其阶段性具体情况,采取对应的方式确定股权激励总量。

层级维度,按照企业内部岗位职能,按高层、中层、基层划分为3个层次,每个层次按照不同的股权配比比率,做具体的激励总量确定。

定价

定价,即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确定授予激励对象股票的每股价格。

要如何确定授予价格?定价是关于利益的心理博弈,首先得确定企业价值,其次确定每股定价,最后要标明购买方式。除此而外,要使得定价结果更科学,在整个定价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3个原则:

1. 明确股价的关键影响因素,即每股价格=企业估值/总成本。

2. 确保“同股同价”,即同一批授予/发行股票价格应该保持一致。

3. 明确大前提,即在公司不亏损情况下,后面的股票价格比前面的股票价格高。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考虑周全、注重原则”,以促使企业设计出的股权激励方案更公正、公平且可落地实施,真正对企业员工起到长久高效的激励作用。

在具体定价操作中,一般会从企业估值、定价、付款方式三个方面思考确定出具体价格。

企业估值方面,基于企业资产可采用账面价值法、资产评估法估值,基于企业收益可采用现金流折现法、PE法估值,基于企业产品/服务的市场可采取市场交易类比法进行估值。

定价方面,需要结合全盘考虑企业特点或企业投资收益来确定授予价格。

付款方式方面,可以借鉴实缴出资、分期付款等方式,具体的方式选择需要与企业整体特点做具体匹配确定。

通过以上3个方面的考虑,权衡之后确定出的价格更具有实施操作性。

定条件

定条件,即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确定激励对象的考核条件。那么,如何确定考核条件、退出条件?

从企业层面考虑,如果企业整体业绩条件未达标,则所有激励对象不得行权或解锁获益;如果公司业绩达标,则所有激励对象满足了行权或解锁的条件之一者,再具体根据个人业绩条件确定是否满足考核要求。

于激励对象个人而言,具体授予比例与个人业绩考核结果挂钩。

方案设计阶段确切地标明条件,将避免很多在方案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与困惑。

在具体定条件操作中,根据企业具体现状制定针对性的考核标准。例如,以考核结果记录得分,从100分~60分划分为5个标准,分别标记为ABCDE五档,对应的每档设定不同的授予比例,比如1.2、1、0.8、0.6、0,以此为依据确定对股权激励对象的考核条件及标准。

定时间

定时间,即在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确定个量动态授予的具体时间及节奏。那要如何把握好各个时间点?

在总结过去10多年来的咨询实施经验基础上,我们得出了一套时间体系,即企业以2~3年为周期按照授予对象及人数批量授予最为得当,在授予过程中可按“5+3+2”或者“4+3+3”等节奏采取逐步授予(行权条件)的形式。同时,也可根据激励对象具体的绩效计算其每年应获得的股权数量多少,按照授予节奏规划授予。

在具体定时间操作中,有5个关键的时间节点,需要企业在方案设计时重点把握。

1. 确定以每年或者若干年为授予日期。

2. 确定每年分红的时间。

3. 如果是期权,需要确定什么时候行权。

4. 根据相关权利义务确定股票需要多长时间才能解锁兑现。

5. 确定企业股票在什么时间可以兑现。

除此之外,如果企业有上市计划,还需注意考核期限的设置不要与上市计划有冲突,在上市前要结束期权计划。

定来源

定来源,即确定用于股权激励的股份来源、资金来源。股权激励将股权授予激励对象以起到奖励历史贡献者、留住核心骨干、吸引优秀人才的作用,最终形成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人才激励机制。

那么,股权哪里来?这显然是企业实行股权激励的前置条件。企业股权激励实施是否可行,方案设计中能否明确股权来源,以及来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都是很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具体定来源操作中,结合实操案例,我们总结了以下3种方式来解决标的的股票来源问题:

其一,向激励对象发行股份(增资扩股),总股本增加。

其二,股权转让,原有股东向股权激励对象转让一部分股权。

其三,回购员工退出股份,部分员工因为离职等原因退出,退出部分可重新授予其他员工。

3种方式各有利弊,企业在定来源时如何组合这3种方式以便趋利避害,需要其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周详规划。

以上关于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要考虑的“六定”问题,“给什么人(定人)”和“给多少(定量)”是股权激励方案设计及实施的两大核心命题,而“怎么给”则是具体操作执行层面的问题。

关注这6大因素,企业设计的股权激励方案将更有利于落地实施。股权激励方案设计中,掌握了“定人、定量、定价、定条件、定时间、定来源”这6大关键要素,能在一定程度上设计出具有可行性的股权激励方案。

然而,企业如果想真正建立起高效且具有競争力的股权激励制度,绝非一纸完美的方案可以搞定,专业系统的知识学习、具体实操能力的掌握、实操过程中遇到问题时的专业解答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

猜你喜欢
方案设计定价股权
一种适用于高轨空间的GNSS矢量跟踪方案设计
本刊2020年36卷第12期版权页定价勘误
新形势下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方案设计我做主
基于分层Copula的CDS定价研究
什么是股权转让,股权转让有哪些注意事项
帮爸爸定价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
七七八八系列之二 小步快跑搞定股权激励
自主定价基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