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3-05 10:31
甘肃林业 2020年1期
关键词:临洮紫斑临洮县

自2010年,临洮县委、县政府确立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以来,将发展木本油料产业纳入全县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通过国家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和社会资本参与,全县木本油料产业发展迎来一个前所未有的黄金期,以油用牡丹为主的木本油料林种植规模逐年扩大,成为全县林业产业发展的新亮点。

一、临洮县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现状

花木产业是临洮县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紫斑牡丹是全县广泛栽培的特色传统花卉。临洮紫斑牡丹从唐朝就已开始栽培,盛于明清,已经有1300多年的栽培历史。紫斑牡丹因其花瓣基部有一明显的色斑而得名,地处甘肃中部的临洮县栽培历史悠久,是甘肃紫斑牡丹的重要发祥地和栽培中心,品种资源丰富,传统地方品种多达280个,新培育品种多达40多个。经调查统计,全县各山、坪、川区均有栽培,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目前,临洮紫斑牡丹栽培面积达到2213亩,庭院种植十分广泛,全县20亩以上的紫斑牡丹种植户有15家,30年以下树龄的292万多株,30年以上树龄的4016株。

按照《甘肃省油用牡丹发展规划(2013-2020年)》,临洮是全省最适宜发展油用牡丹的区域之一。2011年牡丹籽油获批国家新资源食品,经过对各类牡丹品种多年严格筛选检测,因凤丹牡丹和紫斑牡丹大多耐生存、产籽多,产油品质好,被确定为油用牡丹的两个重要品类。经过多年的努力,临洮县洮阳镇曹家坪原野紫斑牡丹基地从紫斑牡丹中繁育选育出结实率高、含油量高的油用牡丹新品种10多个,新发展育苗面积160多亩,年可出圃油用牡丹种苗80多万株。截至2018年底,在花卉企业带动下,临洮油用牡丹种植面积达4500亩,种质资源圃700亩,年产商品苗1000多万株,盆花10万盆,销往全国23个省市。

二、存在问题

(一)生产经营规模小,档次低。目前,从单位面积产量、产值、效益看,临洮油用牡丹都还处于低水平阶段,生产经营以小农经济方式居多,很难做到规模化、系列化、批量化生产。栽培仍以传统技术为主,育种工作长期处于半盲目的状态,绝大部分企业技术开发能力和创新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创新的资金和优秀人才。全行业仍徘徊在低端产业链上,亟须从劳动密集型转向技术密集型。

(二)产业扶持力度小,科研和技术力量薄弱。临洮油用牡丹商品化程度低,对于产业发展的资金扶持力度较小,且缺乏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参与,造成产业发展缓慢、粗放、商品化程度低、科技含量较低。

(三)龙头企业及合作社的辐射带动能力较弱。花木产业联合会、花木商会等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发挥不充分,合力不强,尚未形成有效的、符合花卉产业发展规律的产业组织体系。

三、政策建议

(一)国家和省级层面要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支持,特别是对规模化发展的种植加工龙头企业和大户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建立对生物质可再生能源林的奖补机制。

(二)加大对油用牡丹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加强国内外经验技术的交流,建立合作共享机制。特别是要依托国内科研院所的林业科技人才,加大对西北贫困地区油料林产业发展的技术扶贫。

(三)加大对油用牡丹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不断提高对油用牡丹产品精深加工技术成果的转化,延长产业链条,畅通销售渠道,提高其附加值。

(四)结合国家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适当提高造林补助标准,鼓励油用牡丹适生区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兼用油料林基地。

猜你喜欢
临洮紫斑临洮县
歼敌
陆上丝绸之路
倔强的小红军
星火燎原
乡土地理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运用——以临洮地理资源为例
紫斑鱼的愤怒
甘肃省临洮县花卉产业发展研究
紫斑鱼的愤怒
临洮考古之余的“学术史”寻访
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