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厂区建筑改造设计导则初探
——以大连冰山慧谷为例

2020-03-05 20:05谢旭峰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0年6期
关键词:内部空间导则厂房

谢旭峰

(浙江南方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杭州310008)

1 项目园区介绍

项目基地为大连冰山集团搬迁后留下来的老厂区,总占地面积约18.33hm2,基地范围内,共保留大小建筑约40 栋,保留的总建筑面积约为1.08伊105m2。

设计首先对现状各类建筑进行整体的评估。将其划分为重点改造建筑、一般改造建筑和清理整治建筑。根据划定的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在立面改造、结构改造、内部空间改造以及外部空间改造4 大方面提出指导性的设计导则。

2 立面改造设计导则

园区内现状需要整治改造的建筑立面,根据重要性等级,将其划分为3 种类型。重点改造立面、一般改造立面和清理整治立面。

2.1 重点改造立面设计导则

立面是建筑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部分,进行立面改造时,需要着重考虑未来建筑功能的需求,设计的立面形式应与建筑的使用功能相符。旧工业厂房的立面改造不仅要从外观视觉方面考虑,更要注重对文化的保护,以及历史资源的再利用,需要从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重视野下平衡建筑立面的改造。立面改造时,除考虑原厂房本身的立面材料、颜色、造型、材质等新老部分的融合,同时,需要调研其周边的建筑立面风格、颜色等,使改造后的立面能够与周围建筑协调。将厂房建筑改造重新再利用是一种经济节约的体现,因此,在立面的改造上也要符合经济节约的原则,且无论是立面改造的外观形式上还是材料运用上,都应符合经济节约。

2.2 一般改造立面设计导则

一般的立面改造是针对现状保留较好、且位于主要界面之外的立面。可通过对外墙面的刷新,门窗、玻璃的更新替换等一般化的改造完成。一般化的改造,本着以最经济的方法获得较好的效果的理念来完成厂房立面的改造。

2.3 清理维护立面设计导则

现状部分小体量的红砖房,规划通过对其外立面的清洗,修补等整治手段恢复利用。清理原厂房的外墙面时,应遵循规范的清理程序,使用专用的外墙清洁剂和清理工具。对现状已经破损的墙面,应以相同的材料进行修补。

3 结构改造设计导则

旧厂房的结构改造设计,在结构设计上应严格遵循保留旧厂房基本大框架结构不变的原则。对部分年代较长的老厂房,应先对其结构的安全性进行从新的评估鉴定。旧厂房内部,需要增加层数、提高建筑荷载等影响原建筑结构的改造情况下,需要首先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加固,再进行改造。对原有结构进行加固时,应根据原有结构形式和受力特点及房屋安全检测鉴定结论,确定合理科学的加固方案。如旧厂房的原有结构不能满足荷载要求,应在厂房内部设置独立的荷载体系,且不能增加原厂房结构的荷载压力。

4 内部空间改造设计导则

旧厂房的内部空间改造分整体空间改造和局部空间改造2 种。整体空间的改造包括空间的加层、分隔、合并与扩建等手法。局部空间的改造包括局部空间的拆除和增建手法。

4.1 空间加层

现状厂房的类型主要有两类,单层厂房和附属厂房而建的多层楼房。单层厂房按照其层高高度不同,建议改造的功能不同;多层结构的楼改造,相对较为简单,只需要对原有的空间进行改造,符合新空间的功能要求和能耗要求。

4.2 空间的分隔

为满足新功能要求,采用水平或垂直的划分将建筑内部的大空间分隔为较小的空间并加以利用,主要包括水平方向的分隔和垂直方向的分隔:(1)水平方向的分隔。通过利用室内轻质隔墙、灵活隔断、交通空间或交通设施对原来的宽大空间进行有机的划分,形成若干个尺度需求的较小的新空间。(2)竖向空间的分隔。又称“夹层”,在建筑内部空间的垂直方向上采用增加楼板及楼梯、电梯等垂直交通的方法将原本高大的空间划分为高度适宜的若干层空间。

4.3 空间的合并

将若干个相对独立的厂房之间采用打通、加建连廊搭接及建筑间封顶联结等方式,将其联结为更大的、相互可以流通的连续空间。厂房连接部打通:将2 幢紧密相连的建筑物由公共墙处打开通道,形成可连通的空间。厂房间封顶连接:在2 个相邻厂房上增加部分屋顶,使2 个空间合并连通。

4.4 空间的扩建

在原有建筑结构基础上,对原有建筑功能进行补充或扩展而新建的部分,包括竖向扩建和水平扩建;扩建前,需对整个建筑的结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扩建时需考虑扩建部分的功能使用要求,处理好扩建部分与原建筑空间及形态之间的关系。

5 外部空间改造设计导则

旧厂房的外部空间的改造利用大致有3 种方式:(1)增设顶棚,将其改造成步行区域;(2)将其改造成为带状的绿化休闲公园;(3)通过设置单层或多层的联系空间,将两个厂房连成一体。

猜你喜欢
内部空间导则厂房
工业厂房给排水与消防系统创新设计分析
某大型钢结构厂房桁架制作
公共建筑内部空间与外部形象探讨 以河南省城乡规划研究中心为例
让老厂房变文创新地标
旧厂房改造之庭院微气候创建
无人驾驶电动汽车内部空间的初步研究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八)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