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全媒时代舆论监督报道新表达
——福建“豪华活人墓”报道的回顾与思考

2020-03-06 06:08郑良
中国记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活人视点乱象

□ 郑良

2019年3月底,新华社“新华视点”栏目播发全媒体稿件《福州沿海:密林深处、水库旁边,大片豪华活人墓悄悄建造……》,在舆论场上形成刷屏之效,稿件被500多家媒体采用,客户端浏览量过亿,网民评论数十万条,数十家媒体跟进采访或配发评论。稿件产生重大影响,中央主要领导对新华社公开报道做出批示,福建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豪华活人墓问题,2019年4月起,福州市委市政府部署开展为期3年的整治行动。

2016年以来,我持续数年追踪报道福建沿海豪华活人墓乱象,采写多篇报道均引发广泛社会关注,但从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来看,2019年的报道影响最大。近期,我和同事对福州整治沿海豪华活人墓问题进行回访调查发现,整治动了真格,多处违建的豪华活人墓被铲平覆土,种植树木。全市整治违建6.2万多座,累计恢复植被47.3万平方米,在群众和基层干部中引发强烈反响。可以说,这次的舆论监督直接推动了福州沿海大建豪华活人墓“顽疾”的破解,起到了建设性监督的良好效果。

一、全媒记者唱主角,充分运用多项技术,取得大量有冲击力的声像素材

和传统舆论监督报道由文字记者担纲不同,这次报道在策划之初就把摄影、视频等视觉报道方式作为重中之重,强调记者要采集第一手声像素材。2019年2月下旬起,新华社福建分社派出以摄影、视频记者为主体的报道团队,深入福州沿海3个县区、十多个乡村,历时数周采访。

无人机航拍、卫星地图定位、微单隐蔽拍摄等技术手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记者携带摄影、摄像装备及无人机等新型器材,利用卫星定位,多次深入到无手机信号覆盖的偏远山区和高山水库,抵达毁林挖山、破坏水源地,大建豪华活人墓的现场20多处,利用无人机、微单、手机等设备拍摄取证。

文字、图片、视频三种报道形式实现了真正的融合。文字稿跳出了调查报道常见的现象、原因、对策“三段论”套路,采用大量白描式的现场见闻,通过现场素材的精心组织、提炼来反映主题,从标题、导语到各部分内容,以现场见闻、描写,当事人直接引语等“干货”为主,原因调查也是通过现场记录、当事人原汁原味的表述等,如首篇“新华全媒视点”稿件的标题是《福州沿海:密林深处、水库旁边,大片豪华活人墓偷偷建造……》,画面感极强,一下就抓住了读者;“新华全媒视点”视频初稿3分多钟,被国内部新华视点编辑压缩到50多秒,全部是触目惊心的毁林挖山、建造豪华活人墓的场景;图片报道通过航拍、特写等方式,聚焦墓葬乱象现场。正是这些触目惊心、鲜活生动的第一手素材,“引爆”了舆论场。

二、创新舆论监督报道生产和传播流程,提升了全媒体报道传播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福建“豪华活人墓”报道在舆论场形成刷屏之势。值得注意的是,这组报道在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等移动端和各网站的传播力、影响力大大高于传统纸媒。首篇公开报道“新华全媒视点”:《福州沿海:密林深处、水库旁边,大片豪华活人墓偷偷建造……》3月29日播发,当日是周五,次日的纸媒采用因周末减版而并不太火,但稿件当天在新华视点微博、新华社客户端等新媒体端发出后,迅速引起转发潮,在移动端浏览量过亿,新华社官方微信和客户端阅读量总数逾550万。

其中,视频和图片报道充分展现了其在移动端传播中的优势,触目惊心的约一分钟视频及图片集迅速吸引了公众眼球,带动流量猛增,进而吸引公众关注文字稿件披露的更详细信息。各大新闻客户端上网民热烈评论,仅腾讯新闻客户端评论就达十多万条,评论很犀利,形成汹涌舆情,使新华社揭示的豪华活人墓现象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三、改变“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式监督,持续追踪引发社会强烈关注,取得建设性效果

这些年,我做监督报道时常有无力感,如同遭遇“无物之阵”,或一拳打在棉花上。有的稿件展示了痛点、揭露了问题、赢得了喝彩,但刷屏之后,公众关注点转移,乱象依旧,或者换个“马甲”又出来了,这在以往的福建豪华活人墓报道中体现得也很明显。

□ 屡禁不止 新华社/发 徐骏/作

福建沿海大建豪华墓、活人墓的陋习由来已久,特别是一些沿海发达乡村,宗族势力强、经商办企业的多,有的家族占一片山,把整个家族的墓穴建好,有的甚至刚出生的婴儿名字也刻在了墓碑上;有的还互相攀比,建大墓、豪华墓、活人墓当作炫耀的资本,有的迷信风水,甚至认为修墓、建大墓可以给家族带来好运,不少人在修墓时直接毁林挖山,严重破坏水土、植被。在一些村子,将山地、林地乃至抛荒的耕地私自卖给他人建墓竟成了一门生意。

这种长期存在的陋习及其背后的利益纠葛,使得我们的舆论监督面临重重困难,从前些年的报道看,每次报道都能引发广泛关注,轰轰烈烈,但热闹过后乱象仍然存在,整改乏力。如2016年我和同事所做的报道《大建豪华墓活人墓陋习难改——福建墓葬乱象调查》,时任福建省委主要负责同志做出批示,要求整治乱象,当地也很重视,部分乡镇党政领导还被免职,但当地在整改时,只是简单地对豪华活人墓现场覆盖黄土,在旁边种些小树,然后就向上面报告填了多少违建的墓穴,复植了多少树木,恢复植被多少云云。

持续追踪报道取得建设性效果。对于国家明令禁止、群众深恶痛绝的现象,不能因为此前曾经“报过”就“放过”,持续监督不是“炒冷饭”,而是站在国家和人民利益立场,以改进工作、解决问题为价值取向。

2019年关于豪华活人墓报道,首篇“新华全媒视点”稿播发后,立即引起社会强烈关注,福州市当天下午即责令相关县市调查上报情况。此后,新华社福建分社以全媒体报道形式,采写播发调查跟踪性报道20多组,包括:“新华视点·图片版”《福州开展行动整治违建豪华活人墓》,视频“新华视点”《福建福州沿海墓葬乱象调查(高清)》,视频评论《辛识平:别让墓葬乱象伤了绿水青山》等。在这些持续追踪报道中,我们改变了文字报道“包打天下”的模式,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评论报道矩阵,持续追踪,既揭露问题,也反映当地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困境,党委政府的作为等,做到了客观全面,起到了建设性监督效果。

猜你喜欢
活人视点乱象
《修真秘要》导引系列之十六 “立站活人心” “吕祖养精法”导引法
遏止网课乱象重在落实
治超新规实施在即 深究货车非法改装乱象
晨农直销乱象
视点
让你每天一元钱,物超所值——《今日视点—2014精萃》序
两会视点
画像背后藏着活人
寻找新的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