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制度革新提升公园城市工程质量

2020-03-06 17:49李觉明
工程质量 2020年8期
关键词:井盖新区工程质量

李觉明

(成都天府新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00)

0 引言

2018 年 2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将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国务院推行“放管服”以来,建设领域从法律法规,到政府机构改革,到项目审批,到规范修订等,迎来日新月异的变化。笔者单位承担着天府新区直管区的建设任务,引领各参建单位,学习贯彻党中央号召,顺应制度革新,努力提升工程质量管理,夯实工程质量,为打造一个宜商、宜业、宜居的人城境业高度和谐统一大美公园城市而努力。

1 顺应制度革新

国务院推行“放管服”以来,建设领域的制度革新调整很快,主要革新有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调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以下简称《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下简称《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等在 2017-2019 年陆续进行了修订。

2)部委以及地方部门机构调整。自 2018 年 3 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以来,部委、四川省和成都市政府机构及其职能调整已经完成。消防、人防、防雷、节能、幕墙、装饰等都已经迎来机制的调整。

3)部门规章制度调整。2018 年以来新修订了《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招标投标管理办法》《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建设工程勘察设计资质管理规定》《工程监理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修改和废止有关文件的决定》(建法〔2018〕98 号)等。

4)项目审批制度变化。《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到 2020 年要实现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统一”。“多规合一”“并联审批”“联合验收”“联合测绘”“双随机、一公开”等将会逐步得以实现。

5)规范调整。随着 2018 年新《标准化法》的实施,规范的立项、制定、公开、实施、修订等迎来很大的新变化,新的规范也在紧锣密鼓地推出。随着新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的推出,新的施工合同也要注意研究调整并明确对标准的约定。

必须顺应《建筑法》等法律法规调整,顺应政府机构改革,顺应规章制度、标准等的变革,学习并贯彻新政策、新制度,保证质量行为合法合规。

2 以标准为尺度

随着《标准化法》修订,以及法律修订带来的标准的调整,都需要及时地研究与学习,把标准作为标尺,用好标准,为新区工程质量安全保驾护航。

1)《标准化法》有较大变化。2018 年初正式实施的新《标准化法》在原 4 类标准之外增加了团体标准;只有国家标准有强制性标准与推荐性标准之分,其他新的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等均为推荐性标准;标准公开化;标准的立项、制定、颁布、修订等均有变化。

2)标准的调整变化。新《标准化法》实施后,各行业部门对标准进行了梳理,建设行业全文强制性的标准正在征求意见中,部分建设行业标准将会转化为团体标准,新的标准陆续颁布:GB 50202-2018《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10-2018《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标准》;JG/T 565-2018《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管理标准》;GB 36246-2018《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GB 51309-201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技术标准》;CJJ/T 275-2018《市政工程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T 429-2018《建筑施工易发事故防治安全标准》……

3)以标准为尺度,切实用好标准。标准是工程技术与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提炼,因此要认真使用标准,违反标准的施工行为迟早会得到质量、安全等方面的教训。不带安全帽,必会碰头受伤;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验收把关不严,必然会渗漏。把标准记在心中,把标准用到身边,把标准作为标尺,将会受益匪浅。

3 诚信履约

扎实推进新区工程质量,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公园城市,要坚定质量信念,信守承诺,严格履约。

1)信守承诺,办理各项建设手续,遵守建设程序。改革使很多事前手续得以简化,但是并不是没有要求,而是要求建设项目各责任主体延后办理或者接受事中检查监督,否则将会迎来诚信惩戒,甚至更严格处罚。

2)树立坚定的质量理念,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筑牢工程质量组织保障。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一定要有自己的质量理念。何为质量?ISO 9000 族标准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些固有特性是指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的要求的特性,并由其满足要求的程度加以表征。作为市政基础设施以及公建配套建设项目的质量,就是要满足规范要求,就是要满足市民的功能需求与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求。

每当提到工程质量,首先都会对组织机构提出高标准要求,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与监理单位,乃至检测、监测单位。投标时计划安排的是注册工程师、教授、高级工程师,而实际中标后到场的却是年轻的工程师、技术员。工程是工人一手做出来的,劳务队伍的素质培养至关重要。因此要注意严格履约,建立起坚实的组织保障。

3)精心谋划,精心组织,严格验收,推进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与进度。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是相互制约的,必须清楚其辩证关系,才能妥善处理三者关系。质量是安全之根基,因此说是质量第一。质量目标确定,质量措施明确,在此基础上策划工程进度,成本并为此服务。当然要注意反复优化质量措施,反复优化进度安排,以降低成本。质量安全措施不到位的压缩工期,是质量安全的重大隐患。

验收把关也是质量控制之关键,不论是工序验收、还是质量验收,亦或隐蔽验收,所有验收必须严格。

4 摒弃不良或者错误做法

在天府新区直管区市政与公建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了一些不良或者错误做法。只有摒弃这些不良或者错误做法,才能较大地提高工程质量。

1)切实强化防水工程细部构造的施工与验收。GB 50208-2011《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有很明确的分部分项划分标准、渗漏水调查与检测要求,施工单位在质量验收时必须提供“结构内表面的渗漏水调查图”。但是现场检查情况表明,细部构造验收很少有记录,甚至还与主体结构防水验收混淆,这也就解释了渗漏水为什么变得那么常见,当然渗漏水调查图就更难见到了。

2)取样工作与检测试验工作不分开为好;切实改变非原位取样检测的做法;真正强化检测单位的责任感。检测样品若缺乏真实性与代表性,样品检测就没有发挥作用。样品取样工作与检测分离,无法确定是样品问题还是检测试验问题。

3)验评分离实施后,实质效果是弱化了质量评定。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大量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建筑,签订的施工合同均是约定合格质量标准。质量验收合格了,实际上工程也就达到了合格质量标准,因此再去评定工程质量是合格还是优良已经没有必要。鉴于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的重要定位,应该建设一些优良工程。鉴于部分施工单位自身建造优质结构工程的需求,建议新区项目在工程质量目标与评定方面应有更高要求。

4)危大工程部分不按方案实施,不及时验收,不挂验收公示牌,这些现象还比较多,值得引起高度重视。

5)房建项目总平井盖设计时质量特性要求及适用标准不够明确。检查中经常看到小车停车场采用 A15 井盖,消防通道采用 B125 井盖,还有很多 EN124 欧洲标准井盖,生活中也经常看到高分子井盖穿洞、碎裂成块。井盖有很多旧标准,国标出台后部分条款已经不适用,或者已经被新标准替代。这些旧标准有:CJ/T 3012-1993《铸铁检查井盖》;CJ/T 121-2000《再生树脂复合材料检查井盖》;CJT 211-200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检查井盖》(注:成都市已有地方标准DB51/T 5057-2016);CJ/T 233-200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已有 2016 年版标准);CJ/T 212-2005《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水箅》等,这些标准与国标相比存在一些缺陷或者隐患。GB/T 23858-2009《检查井盖》已经借鉴了 EN124 及上述行业标准,并明确不等效于 EN124 标准。EN124 相比国标:井盖不防滑,A15 井盖可以用到人行道上等。国标有明确的防滑、防响、铰链井盖防盗、承载力、标识等要求。CJ/T 233-2016《建筑小区排水用塑料检查井》在国标要求外有更多要求。

6)缘石坡道设计、施工不够严格,与 GB 50763-2012《无障碍设计规范》不一致。检查中看到有的图纸标有 1∶12 和坡道长度 60 cm,明显矛盾,而施工单位却选用长度 60 cm 的做法。

7)标志标牌、乔木、装饰件等不得侵入道路建筑限界内,这是很多个规范的强制性条文,但事实不够理想。乔木栽植时要注意调整树枝方向,设计时可以进一步明确标志标牌设置要求。

8)建筑装配率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检查中发现施工、监理对标准把握的不全面。GB/T 51231-2016《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2-2016《装配式钢结构建筑技术标准》、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规范规定很明确,但是现场检查看不到叠合板进场的实体检验记录。

9)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道路标线使用热熔反光涂料已经在设计环节上得到很大改善,但是在实施环节还需要改善,还有使用普通热熔涂料的,涂料色度性能和抗滑性能方面的检测也不够,这都是规范的强制性条文。

5 质量问题的及时妥善处理与预防机制

1)工程质量问题的及时妥善处理。工程质量环节多,工程质量问题也常见。工程质量管理好与坏所体现出来的效果是问题多少与严重程度的不同。虽然已经非常重视结构混凝土质量,但事实表明结构混凝土质量还是经常出现问题。大拱桥混凝土刚浇筑完就返工,出现框架柱、桥桩基、房建桩基以及预制 U 型槽等混凝土强度不合格,抗水板拱起,回填土沉陷等,值得好好思考。因此,及时妥善处理是必须练就的功课,也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一环。

质量安全问题处理要坚决果断、迅速,要科学、不留隐患。一是必须先调查清楚并锁定问题之所在;二是集合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各方专家充分发表意见;三是要及时果断组织决策处理方案;四是迅速组织处理,并验收把关;五是事后组织责任调查与总结。

2)完善预防长效机制的几个关键点。工程质量安全问题处理不是最终目的,关键还是要建立完善预防的长效机制。

预防关键问题一:建设劳务队伍参差不齐。很多劳工是临时拼凑的,不稳定,熟练工少,短期培训提高非常有限,很难要做好工程。大量事实证明,临时拼凑的劳务队伍将会带来很大的管理难度,带来很大的质量安全隐患。

要大力提倡施工单位培训、储备自己的稳定且熟练的劳工队伍;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查劳务分包,并要求施工单位对不熟练工人进行培训后上岗;建设单位可以在合约中加入相应的要求。

预防关键问题二:关键岗位工程管理人员经验少,工程技术、管理和工艺水平不高,很难管好工程。

真正授权使用有资格有经验的项目经理、总工、安全工程师、工长,以及总监理工程师、专业监理工程师,还有检测工程师;强化技术交底,切实发挥样板先行的示范作用;建设单位严格履约检查,要对不合格人员说不。

预防关键问题三:强化检测在工程检验中的作用。工程的很多特性是必须通过检测才能判定。施工自检、监理平行检验、建设单位第三方抽检,在诸多检测关口下,还存在大量问题,说明检测仍存在很大问题。检测是一个很专业的工作,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并不熟悉抽样方法、检测内容、检测程序等检测工作,对各方检测的理解存在误区;检测方案不全面,没有针对性;检测样品缺乏真实性,缺乏代表性,这些才是实质问题。

建设、施工、监理、检测等各方责任主体应清醒地认识到检测的重要性,不能把检测当成任务,当成负担,而应该是手段,是工具,是质量保障。

预防关键问题四:工程质量理念宣传教育,并根植到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一是牢记质量理念,二是违背质量理念的做法坚决禁止并责任到位。

6 结语

本文从一个建设单位工程质量管理者角度,总结了 6 年来新区市政与公建项目等工程质量管理的一些体验。仅对一些主要的制度革新内容进行阐述,不够全面,不够细化,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去跟踪与进一步研究学习。希望能够对提升成都天府新区直管区公园城市建设工程质量带来一些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井盖新区工程质量
井盖上面智慧多
雄安新区设立五周年座谈会召开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对工程质量的控制作用分析
PDCA循环在工程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加强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
浅谈如何提高工程质量
小井盖学问大
雄安新区的期许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