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的临床价值

2020-03-07 06:27郭晓英王晓静王成英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资料实验组

郭晓英,王晓静,王成英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大庆 163000

乙型肝炎是现代临床上的常见肝脏疾病,主要是患者在乙型肝炎病毒影响下所出现的一种传染性疾病。在近年来这种病症有发病率逐年上升的趋势,故而在临床上应当早期诊断以保证患者的治疗生存率[1]。患者一旦出现乙型肝炎,则会导致肝细胞受到严重损害,患者的肝功能会遭到直接影响,如果不及早对患者进行治疗,则会引发患者出现肝硬化,对于患者的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的威胁[2]。而现代临床研究认为应用多种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进行共同诊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在此背景下,本次研究探究了将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联合诊断应用与乙型肝炎患者诊断中的效果,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实验时间段设置为2016年1月-2019年6月,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我院中收入的100例乙型肝炎患者个体资料进行分析后,录入同期内接受体检的健康人群100例作为对照研究乙型肝炎患者记录为实验组,健康人群记录为对照组;实验组中患者男女性别比为(49:51=49.00%:51.00%),年龄介于31-91岁之间,平均年龄(49.8±4.6)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性别比为(46:54=46.00%:54.00%),年龄介于24-80岁之间,平均年龄(49.4±3.9)岁。

所有患者个体资料在纳入实验前,均由我院医务人员进行资料统计,患者的相关资料录入Excel表格统计分析后未见明显差异,可比性良好(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于晨起时空腹取血3mL,对患者的IgA、IgG、IgM数据进行检测。本次研究中各项数据选择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参数设置。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For windows对数据进行统计调查。各项操作按照我院相关规章制度,由同组检验人员进行。实验中(年龄、评分值)选择t值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选择χ2值进行检验,以P<0.05作为数据差异界限,说明统计学差异存在。

2 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IgA、IgG、IgM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实验组患者的IgA、IgG、IgM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实验对象各项指标对比(Mean±SD)

3 讨论

免疫球蛋白是一种具有活性的抗体,主要存在于患者的血浆之中。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患者需要应用一种方式对其进行有效诊断,这样才不会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3]。IgA、IgG、IgM联合诊断方案可见在患者发生肝脏疾病时,各项指标均会出现明显升高,可借此对患者乙型肝炎状况进行判断,确认患者的病症状况[4]。而本次实验结果中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各项免疫球蛋白数据相较对照组来说明显更高,在本次实验结果中进一步说明了免疫球蛋白检测对于乙型肝炎患者诊断的重要意义。总体来说,当患者病情有所好转后,患者的免疫球蛋白水平会逐渐下降,在患者治疗后可借由此指标对患者愈后恢复进行观察,如果患者病情未见好转,则各项免疫球蛋白水平指标不会下降。故而可认为这种指标还能够明确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状况,对于患者后续治疗和病情观察来说,都能够提供科学且定量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在对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病症诊断时,可选择血清免疫球蛋白指标,IgA、IgG、IgM联合检测方案,对患者体内各项血清指标进行明确,能够有助于明确患者的乙型肝炎状况,对于后续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资料实验组
Party Time
PAIRS & TWOS
JUST A THOUGHT
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效果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候与辨证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