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分析

2020-03-07 06:28白玉亮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肌酸激酶心肌炎乙组

白玉亮

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心脏病二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65

对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来说,属于最严重的一种心肌炎类型,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因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病毒组织源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而致使存在程度不同的病情,对比病情比较轻的患者来说,可能没有自觉症状,其甚至是不需治疗疾病就可自愈,而病情重者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重的并发症,患者的死亡风险较大[1]。为分析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特征,抽选我院在2014年6月-2019年8月间医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开展研究,研究内容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在2014年6月-2019年8月间医治的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开展研究,以病情程度分成乙组(21例,急性非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和甲组(9例,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在甲组中,女性4例、男性5例;其年龄在19-78岁之间,平均为(43.12±2.52)岁。在乙组中,女性9例、男性12例;其年龄在20-79岁之间,平均为(43.20±2.61)岁。通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资料,发现P>0.05,也就是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所以两组可进行本次研究。

1.2 方法 观察甲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测定两组的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等指标水平。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经SPSS 21.0软件做分析,(Mean±SD)表示临床指标,开展t检验,(%)表示,开展χ2检验,两组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用P<0.05进行表示。

2 结果

2.1 总结甲组患者的表现 在9例甲组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体温升高,有2例出现胸闷和呼吸困难,有4例出现大小便失禁、意识模糊、昏厥等,有2例出现持续型心绞痛,ST-T段改变。

2.2 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 对比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等指标,甲组都高于乙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的指标(Mean±SD)

3 讨论

心肌炎的主要表现是心肌出现弥漫性或者的局限性的炎性病变,常因普通病毒感染或者病毒感染后免疫反应等导致的,主要病因是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因素,其中感染性因素主要为真菌、细菌、寄生虫、原虫、螺旋体、病毒以及立克次体等,而非感染性因素主要为免疫介导性疾病、中毒性等,病毒感染是最常见致病因素[2]。在临床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早期症状并不明显的急性心肌炎患者,但在很短时间内病情会骤变,出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等。很多研究证实:早期给予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积极治疗可增加其长期生存率,但是因为检测指南、临床依据等缺乏,致使患者的临床早期诊断率比较低[3]。在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最常见致病原因为柯萨奇病毒感染,最常见的是肠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但尚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人们普遍认为柯萨奇病毒会攻击机体的冠状动脉与心肌组织,亦或结合心肌组织表面抗原而形成抗原抗体免疫沉淀复合物,经T淋巴细胞介导而出现超敏反应,致使心肌细胞缺氧,出现溶细胞现象,而心肌细胞大量的凋亡、衰老,最终心肌缺血以及冠状动脉痉挛[4]。通过本次研究发现: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脑钠肽、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肌钙蛋白T等水平明显高于急性非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所以可通过这些指标进行早期诊断,确保患者尽早得到针对性指标。

总之,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诊治中,应重视其感染早期征兆,并根据其生化指标结果,区分是重症或者是非重症患者,从而给予其针对性的治疗。

猜你喜欢
肌酸激酶心肌炎乙组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治疗方式及效果评估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急性爆发性心肌炎的临床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与肌钙蛋白I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4小时内血清肌酸激酶稳定性变化的研究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