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静梅,王春霞,孟小勤,舒欢
重庆市涪陵区妇幼保健院,重庆 408000
肺炎支原体感染属于儿科常见疾病之一,近些年发病率呈逐渐递增趋势。此病症周期性和季节性较强,以咳嗽和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果患儿未得到及时治疗和有效护理,极易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引发溶血性贫血、心肌炎、脑膜炎等并发症,损害患儿身体健康[1]。本文以14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为例,详细分析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患儿的影响,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7年8月-2019年8月之间收治的144例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72例)中女性患儿39例,男性患儿33例;年龄7个月-8岁,平均年龄(5.94±2.03)岁;病程8-42天,平均病程(36.09±5.19)天。B组(72例)中女性患儿43例,男性患儿29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年龄(5.89±2.11)岁;病程6-42天,平均病程(36.19±5.11)天。两组患儿基本资料并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A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治疗期间予以常规护理,B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治疗期间予以个性化护理:⑴患儿普遍年龄较低,对疾病的认知程度也不够,因此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应使用亲切、友好的态度与其交流,同时告知患儿家属疾病治疗方法,使其保持平和心态,提高患儿治疗效果。⑵患儿发病后体温会发生异常,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心率及体温变化,予以酒精擦拭身体,如果必要及时遵医嘱使用降温药物。患儿出汗后为了避免受凉,应及时更换衣物。⑶在饮食方面,护理人员应以保持患儿身体营养物质均衡、增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为主要饮食原则,为其提供高维生素、高蛋白食物,鼓励其多喝水,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同时禁食刺激性食物。⑷在运动方面,护理人员应指导其开展户外锻炼,尤其是针对呼吸系统的训练,保证锻炼强度适宜,从而提高患儿免疫力,促进其疾病恢复。此外,护理人员也要重视患儿皮肤护理。
1.3 评价标准 观察并评价两组患儿的护理优良率及症状改善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借助统计学软件包SPSS 24.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患儿组间症状改善时间对比予以t检验,护理优良率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儿护理优良率分析 A组患者护理优良率较B组明显更高,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分析 A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为(7.16±1.59)天,B组患儿症状改善时间为(12.95±2.68)天,组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儿护理优良率分析[n(%)]
肺炎支原体内含RNA分为DNA,无细胞壁,是一种可以在细菌培养基上生长的最小微生物,同时也是支原体肺炎感染的重要病源体[2]。小儿因为机体免疫系统和呼吸系统未发育完全,导致感染风险也非常高。因为人体部分组织与肺炎支原体有相同抗原,因此患儿感染后可形成相应的自身抗体,损害多个系统功能[3]。发病后患儿会出现持续性发热、干咳等临床症状,加上应用抗生素药物,由药物引发的胃肠道不良反应也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
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针对A组和B组患儿实施了个性化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B组护理优良率明显高于A组,且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更短。
总而言之,在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护理中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提高护理优良率,值得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