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07 06:28崔艳娇吴志粉宋辉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缝隙手术室医护人员

崔艳娇,吴志粉,宋辉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在临床当中手术室属于为患者开展救治工作的重要科室,实施手术室护理,对医护人员而言都具有着极高的技术要求和工作能力要求。由于手术室是高风险的场所,手术期间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恰当或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进而影响到医院的社会信誉和竞争力。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自我保护、维权意识明显增强,无论是对实施手术可取得的成果还是护理上的要求,都是非常之严格的,正因为如此,医护人员需对提升手术室护理质量给予高度重视[1]。本文自我院选择100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现需要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自我院选择100例需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时间范围2015年5月-2019年7月,参照随机排列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有50例。A组29例男,20例女,年龄26-61岁,均值(41.8±4.2)岁;其中19例妇产科手术,16例腹部手术,15例骨科手术;B组33例男,17例女,年龄26-61岁,均值(41.8±4.2)岁;其中19例妇产科手术,16例腹部手术,15例骨科手术。在临床资料上展开比较,组间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A组的手术室常规护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加强术中配合,积极有效预防和治疗并发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B组的手术室全程无缝隙护理:①术前:组建专门的手术室护理小组,并由其负责进行各项护理,评估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状况、病情等有关信息,将具体的手术时间、方法以及会用到的设备、各项护理措施、术后相关注意要点等介绍给患者,以其心理状况作为依据,制定和实施个性化情绪疏导方案。将各项准备工作做好,确保手术可以顺利开展,提升手术护理服务质量;②术中:主治医生、巡护护士、司械护士要保持良好的配合,以医生要求协助患者对体位进行选择。术中对病人体征变化进行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家属进行疏导和安抚,增进和家属间的交流沟通,改善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③术后:完成手术后对手术过程中使用的器械数量等进行仔细、全面检查,避免发生仪器遗漏。针对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相关指标变化进行全面性检查,如有异常现象出现,需马上向医生汇报,协助其积极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以病情需要为依据制定和实施饮食计划,同时制定具有个性化、针对性特点的康复指导方案。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HR(心率)、SBP(收缩压)、DBP(舒张压)、COR(皮质醇)等手术应激指标加以分析,并做好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所得数据接收统计处理时用到的工具为SPSS22.0软件,计量资料使用(Mean±SD)进行表示,并在行比较上予以t检验,P<0.05能说明的是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术中HR比B组HR低,DBP、SBP、COP比B组DBP、SBP、COP高,差异上统计献血意义明显(P<0.05),具体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手术应激指标的不同(Mean±SD)

3 讨论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基本服务理念是以患者为中心、以人为本,通过医护人员以患者的具体情况作为依据开展护理模式,以此为患者快速得到有效治疗及安全性提供保障。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消除护理工作不同衔接环节存在的不足和缺陷,将更加全面、优质的护理提供给临床,以获得最理想的手术室护理服务效果,改善手术室护理服务质量[2]。

本研究的结果是:A组HR、DBP、SBP、COP与B组间的差异具备着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表明,全程无缝隙护理可有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减少手术应激,具有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价值。

猜你喜欢
缝隙手术室医护人员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雨的缝隙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空中翱翔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一种带宽展宽的毫米波波导缝隙阵列单脉冲天线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