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特色 提升师范办学优势

2020-03-07 05:34孙俊永骆定法
广州化工 2020年5期
关键词:特色专业能力

孙俊永,甘 甜,骆定法

(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一所高校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特色是在长期规划和积淀中形成的。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等教育的要求也不断地提升,在当前社会的竞争发展中,作为地方师范类高校,如何在搏弈中凸显师范优势,彰显作为地方性高校的师范办学特色,更好地服务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出有就业特色、市场竞争力、社会价值和能力地位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赋予的挑战,也是地方高校发展的动力和方向[1]。

目前,部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现象,出现了一些毕业生就业后就“上岗再培养”的情况[2],这主要归因于高校对教育教学规律缺乏足够的认知,其人才培养体系不能充分体现人才培养理念与模式,重知识传授,轻实际应用能力培养[3]。为此,为适应时代需求,许多地方高校多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并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创新探索[4]。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朝着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方向转型,以提升其内涵建设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个在中小型城市发展的地方性师范院校,特色人才培养的需求越来越明显[5]。

近年来,信阳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逐步深化化学专业改革,强化化学专业特色建设,显示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形成了鲜明的教师教育专业特色、创新研究专业特色和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特色。

1 教师教育特色

我校是在教师教育专业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办学历史与学校同龄,积淀丰厚,化学(师范)专业始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时刻瞄准市场变化对人才需求的特点,持续调整专业目标,改革培养方案,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形成了教师教育的鲜明特色,社会声誉高。

1.1 实施过程

教师教育特色培养过程体现在专业建设的各个环节,从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素质,搭建实训平台,实施保障措施等方面都具有创新性和突出特点。

1.1.1 制定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师教育特色。依据国家“高等学校本科化学(师范)专业规范”,各级有关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文件精神,经多渠道人才需求社会调查及反馈,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并不断完善了适应社会发展和教师岗位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案。其主要特点是:

2015年启动实施的培养方案,积极探索了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培养模式,在进一步深化“2+2”人才培养模式(2年通识教育和学科基础课程,2年根据自己兴趣和学科基础选择方向)的同时,启动“4+4”本硕连读农村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模式(4年本科+4年研究生),设置教师教育平台1和平台2课程,不断强化学科专业学习,突出专业能力培养,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学习和教师技能训练,使教师教育更加系统化、专门化和多样化。

增加教师教育学分比例,突出教师教育特色。如教师教育课程学分为26学分,占课程总学分的15.3%。

调整课程结构,增加教师教育课程。课程体系是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拓展、素质拓展、实验技术、教师教育等平台组成,每个平台设置若干门课程或课程群,分别支撑学生的素质、能力、知识的教育。其中教师教育平台开设6门必修课程和6门选修课程,覆盖了教师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全过程。

1.1.2 搭建实习实训平台,强化岗位综合训练

学院建有长期稳定的教育实习基地十余个,课内外教育实习达18周以上,同时创新“教育实习模式”,采用常规实习、顶岗实习(双向培训)和实习支教三种方式相结合,使学生受到优质的岗位综合训练。既强化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又促进了地方中学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良好效果。

1.1.3 强化实践教学,提高专业能力

实施“双导师制”,即在示范性中学选聘教学名师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指导教师,并与学生的教育实习、教学研究、岗前训练和毕业设计联动起来,采用“见习、研习和实习”三习一体的实习模式,以“跟进式”、“教研式”和“联合把脉式”三种创新实习指导方法,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取得了显著成果。

1.1.4 举办年度教师教育文化节,激励学生提高教师技能

每年开展一届“教师教育文化节”,包括师德报告、名师讲堂、微课大赛、说课大赛、三笔字大赛、教育实习征文、摄影、DV作品大赛等内容,使学生得到全方位锻炼,激励学生内在潜能,全面提高教师技能。

1.1.5 实施保障措施,创新管理模式

整合资源,创新管理。为了把教师教育特色培养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教师教育学院,统筹全校教师教育工作。学院与教师教育学院、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组成教师教育培养管理新模式,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人才培养任务,效果良好。

1.2 实施效果

1.2.1 学生教师教育能力提升,胜任中等教育岗位,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

专业改革与实施,体现了教师教育特色,促进了学生素质、能力、知识教育的统一。通过四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专业能力和教师教育能力等明显提升,成为了高素质的教师教育人才。毕业生适应社会岗位需要,毕业生就业率高,并涌现出一批教学名师。

1.2.2 专业特色明显,社会声誉高

紧紧围绕社会经济发展,时刻瞄准市场变化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及时调整专业目标,改革培养方案,使培养的人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了教师教育的鲜明特色,社会声誉高。如高考第一志愿报考率和入学分数高,体现了社会对专业的高度认可。

2 创新研究特色

鉴于近年来中学教师队伍对研究生学历的要求,就业门槛的学历要求进一步提高。学院在重视教师教育培养的同时,加强学生创新研究的培养,为学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打好扎实的科研基础。

2.1 具体措施

2.1.1 各类科研活动和竞赛

学院设立专项资金,通过鼓励支持学生主持参与国家、省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鼓励支持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等措施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科学研究活动。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完成3学分的创新学分,并在政策、管理、平台支持、经费保障、实践安排等方面保障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施。

2.1.2 第二课堂创新活动

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本着“定好位、抓特色、重能力、促就业”的宗旨,实验中心开展了大学生第二课堂的实践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实施项目活动。通过常年分类开放实验室、设立助理实验员岗位、每年举办一次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等,强化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2.2 实施效果

化学专业经过不断的改革与实践,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大学生科研基金项目和第二课堂等多元化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近几年,学生主持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3项,主持完成大学生基金项目43项,发表论文近130篇,申请专利16项。通过实施多元化的创新创业活动,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激发了学生研究兴趣。学生自信心强,考研热情高,考研率一直稳定在45%左右。

3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特色

围绕“扎根河南,服务中原,面向全国,面向基层,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专业定位,强化“校内专业基础实验基地、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构成了“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推行“高级应用型”、“学术后备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依据社会和行业的发展需要,结合学院专业定位和培养目标,特别注重做实、做细以下几个方面:

(1)以“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为核心,并在培养计划中着重体现

厚基础。要求学生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知识基础,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从事化学、化工相关的工作,有更加广阔的就业范围,因而在课程体系中设有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仪器分析等化学以及化工原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化工设计等化工基础理论和实验课程。

宽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毕业生可进入化工、炼油、制药、材料、轻工、资源、能源、环境等部门就业。为此,开设了化学工程方向、化学工艺方向、工业分析方向课程,并增设能源化工知识、化工经济管理知识等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更宽广的专业基础知识。

强能力。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毕业生能够从事生产运行与管理、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和科学研究等方面工作,具有突出的专业能力、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创新精神。通过一系列工程、实践环节的训练,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通过化工企业专家报告或讲座、化工过程分析与合成、化工企业生产试车开车规范、化工企业管理学习,使毕业生具有一定的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及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团队意识和初步的组织管理能力。

(2)注重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三级实践平台(基础实践平台、认识和生产实践平台、毕业和创新实践平台)、教学科研融合、校内外实践基地联动的实践教学模式,增加技术类课程课外实践环节,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工程能力的培养提供良好的保障。多年来,毕业生能够很好地胜任所承担的工作,在生产、设计、科研、管理、教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3)采用多种培养模式

实施“高级应用型”、“学术后备型”人才培养计划。根据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工程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建设专业、信阳师范学院转型发展试点专业(集群)建设有关精神和要求,2015年开始,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实施“高级应用型”、“学术后备型”人才分类培养计划,在学生自愿申请的基础上,根据个性发展要求,采取“3+1”培养模式,实施“高级应用型”、“学术后备型”分类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开展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在实践基地就业;“学术后备型”人才培养计划开展集中实践教学环节,选修部分专业素质提升课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个性潜能,鼓励学生考研,为国家输送高层次人才。

(4)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

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课堂中采用讨论、学生报告、课程论文、学年论文和开放教学科研实验室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爱国情怀、心理素质、沟通能力、语言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各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增加创新实践环节,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竞赛活动和创新实践活动,并计入学分或给予创新创业政策和资金支持。

(5)各教学环节以质量监控为核心,严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并不断进行教学改革

紧跟知识发展及社会需求变化的步伐,从教学组织、课程考试考核、实验实践、论文写作、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环节加强质量监控,使培养的毕业生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代社会建设发展的需求。

4 结 语

要让办学结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办学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走内涵式发展的地方师范大学办学模式,抓住“十三五”发展契机,扬长避短,转变观念,主动适应人才市场需求、调整方向,不断提升自身实力,与市场接轨,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猜你喜欢
特色专业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中医的特色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完美的特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