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平衡国企改革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

2020-03-07 11:20左西西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国有企业

左西西

摘  要: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进程中大获成功,大多数企业一路蜕变成为了我国经济和产业的重要支柱,推动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设与国民经济的提高。然而,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国企应当主动承担责任,一方面可以提高社会效益,另一方面加快我国企业的发展壮大。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社会责任;平衡策略;

一、国有企业改革中所取得的经济绩效

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和市场经济体质的不断确立与完善,国企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就,大大地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当然,我国经济飞速平稳的增长得益于我国渐进的企业改革方式。

从宏观的角度来看,通过对企业的改革,我国国有企业的数量缩减了不少,国有资本也更加集中在一起,资本总量也更加壮大。2007年我国共有20680家国企以及控股的企业,相比1998年下滑了68.1%,然而资产总值、工业增长值、利润分别增长111. 2%、260. 8%、1955. 7%。由此可见,通过股份制的改革,不仅调整和优化了产业的结构,企业本身的实力也大幅度的提升,对我国的经济控制力度也越来越大,为我国的国民经济与社会经济建设助力。

从微观的角度来看,在体制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我国国企从社会组织转化成了经济组织。从一个具有较强的行政主义的管理者,渐渐地成为了一个积极、公平参加市场活动的活跃参与者。采用一个权责明了、产权清晰的现代国企制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公司管理结构与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协调国有产权存在和企业绩效提高之间的矛盾,有助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壮大。

从国企改革取得的成就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软实力与国企效率都得到了提升,国企依旧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撑。“新国企”在改革后成为了社会经济的主体,国企微观的效率总体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活力也不断增强。不断创新与深化改革的国企必将为社会生产力的提升助力,必将引导非国有企业的经济平稳发展。

二、国有企业改革中所存在的问题

毋庸置疑的是,在国企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困难与坎坷。从经济绩效的角度来看,在国企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仍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由于国际上的竞争不断加剧,仍然存在着较大的风险,国有企业的经济实力与竞争力仍需加强;国企内部的结构与运营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优化,企业的奖惩机制也需要不断加强。长久以来,我国国企过于重视企业经济,而忽视了社会经济,这也是我国国企上个世纪末期处于低谷期的原因。显而易见,目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处于发展中的国家,在这一背景下,国企的改革不可能是一挥而就的社会经济活动。随着改革的深化,国有企业自身也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员工待遇差、失业人员剧增、污染更加严重、社会运行紊乱等等。如果这种社会性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同样会影响国企的经济效益,最终遏制企业的改革,甚至造成社会严重紊乱的现象。由此看来,企业在发展和改革的过程中,要自主承当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有效地提升社会经济效益。

三、平衡国企改革中的经济效益和社会责任的有效策略

1.有效控制员工的失业率和提高员工福利待遇

失业激增为在国企改革进程中出现的一种社会性现象。“下岗”潮流与治安紊乱是上个世纪末国企改革进入低谷的重要因素。然而,引起“下岗”潮流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内部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而引起的负面影响。由于国企改革的浪潮来之迅猛,没有思考改革带来的负面的社会影响,所以导致了一大批员工被迫下岗甚至到现在此问题还未被彻底解决。另外,国企“减员增效”的政策也导致了大面积的失业。改革刚开始的国企体制较为僵化并且企业自身的债务较为沉重,导致了企业在竞争与贷款二者的压力下,没有办法正确地处理与安置在改革进程中失业的员工。而又由于受到当时经济状况和社会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对于大批人员失业的问题也没有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失业人员的安置与员工薪资的安排也不到位。在那时,国家与企业对于下岗的问题采取“休克”的方式引起的社会性问题,不得不承认是改革过程中的惨痛经历。

长久以来,从微观角度来看,国企改革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收入差异大的问题。收入的差异使得企业内部出现阶层性分化,甚至有些人插改革制度的空子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久而久之,国有企业的改革就成为了官僚牟利的幌子。企业本身不主动承担相应的责任,并将其嫁祸于社会。旧的问题一直没有办法解决,新的问题又不断出现,最终阻碍了国企的改革与发展壮大。

由此看来,国企需要合理利用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处理失业的补贴问题,对即将下岗的职工进行技能训练与文化素质教育,使他可以再次就业。另外,国企在安排失业人员的同时,需要贴近政府的政策,合理安排失业的人员。同时,对于提高员工福利待遇的问题,可按照“退休但不退股”的要求处理。此外,也可引入一些奖励约束的机制,对于那些在社区活动中表现优秀的下岗员工进行公司股份奖励,不仅能提高下岗员工对企业的关注度,还能提升员工的薪酬水平,进一步改善国企的社会经济效益。

2.完善商品提供与服务质量

某些国企规模宏大、具有较强实力,它们的产品和服务与社会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越来越贴切人们的生活。国企应当充分发挥为民服务的精神,尽力满足消费者的福利要求。长久以来,政府对此类行业进行了各种规制,但是并没有取得良好的效果,在这其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问题。例如,政府的目标与社会利益之间存在差距,尤其是个别官员注重追求私人利益,导致了政府的相关政策不能有效地实施。此外,规制的成本较高且政府办事效率低也大大地阻碍了实现规制的目标。

大型的国有企业尽管经过了体制革新,但是作为全民性企业、国家性企业,它的性质与定位没有发生变化。然而,它在我国经济的运行和发展中具有特殊性,由此其行业一定与公益性挂钩。由此看来,提供服务和物品不只是国企本身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主动承担责任和为人民服务的体现。另外,对于贴切百姓生活的国企,政府需要出台一些补贴等相关政策,以此激励国有企业自主地为民服务。

3.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

对于那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来说,大中型国企出现的问题更加复杂。我国大多数大中型国企为高强度、高风险、高密度的行业,这些行业主要依赖自然资源,对自然资源与坏境的破坏程度较大;此外,某些高风险行业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事故发生的频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中央极力倡导低碳节能、保障安全的生产建设,国企在运行过程中能否响应国家号召成为问题。

改革进程中的国企应当自主地承担相应的维护社会安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在生产的过程中严格遵守国家的要求,对那些造成生态污染的企业严厉惩治;另外,国企也要保障和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确保员工们的人身安全。改革国企离不开创新,要充分利用技术的革新来降低成本;决不能依靠人力和自然资源进行粗放式的生产,当然这种生产方式也不符合国家的要求。对于那些造成严重的环境破坏与重大事故的企业要及时处理,否则只会带来更加严重的不良影响。国企在改革中自觉承担保护环境和员工安全的责任,标志着企业的成熟化发展,也是企业获得社会认可的标准。

结束语

我国国企在改革的进程中,一方面需要注重提高经济效益。另一方面,要积极自主地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主动承担责任是一个企业成熟、稳重的表现。国有企业的改革需要兼顾公平和正义,加快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

参考文献

[1]  王冬年,文远怀.解析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J].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9(05)

[2]  陈亮.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绩效分析与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参考. 2009(15)

[3]  李荣融.进一步推进国有经济持续稳定较快发展[J].   宏觀经济研究. 2009(02)

[4]  宗寒. 我国国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成就和重任[J].  经济研究参考. 2008(66)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经济效益国有企业
提高建筑经济效益研究分析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新常态下会计与经济效益关系辨析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各种农作物是否使用化肥精经济效益对比情况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