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生态分析与改善对策*
——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例

2020-03-08 02:09许慈惠
关键词:学分大学生态

许慈惠

(上海外国语大学 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上海 200083)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大学发展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的基础。[1]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通过教育教学实现,这也是大学之所以为大学的关键。教学质量不仅与狭义上教师“教”的质量密切相关,也与学生生态休戚相关。目前的大学教学,一方面,教学改革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部有关教育改革的各种文件相继出台,将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例如,近年来许多高校开始呼吁提高职称评定中的教学比重,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在公众媒体抨击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界每年的教育教学专题研讨层出不穷,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经验推广活动此起彼伏,教育学术专刊和学术期刊的教育教学栏目不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价值观日趋多元,高校教学遭遇严峻的冲击和挑战,教学的“教”方和“学”方之间严重疏离,主体和客体、教学效果与学生生态之间的不对称性,构成严重的逻辑悖论。

笔者认为,无论教学改革还是教学目标,其前提必须要有良好的学生生态;否则,再好的师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能力、教改方案都会失去应有的效果与意义。基于此,笔者以上海外国语大学日本文化经济学院(以下简称“上外日院”)日语语言文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日语)专业2014级至2016级本科学生为对象,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日常观察等形式考察分析与教学效果相悖的学生生态,以及悖论成因中的社会生态背景,并结合生态学理论提出改善学生生态、消除其与教学效果之间的悖论的可行性对策。

一、学生生态系统研究的理论依据

在生态学领域,生态是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以及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是由生态群落与无机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是一个有序的、相互联系的有效整体,其中某一成分发生变化必然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变化。生态学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生态环境对生态系统内诸因子起平衡、协调、制约、转化等作用。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统一整体,可以用一个简单明了的公式表示:生态系统=生物群落+非生物环境[2]

教育生态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学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的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概括地说,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3]。学生生态则是指学生在一定的学习环境下成长和发展的状态,包括学生的心理特性和学习习惯状态。应该说,高校学生生态同样具有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与此相对的教学质量便构成现有的教学生态。学生生态作为教育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受物质、社会、精神等因素的影响。狭义的学生生态环境是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组成的自然景观,广义的学生生态环境是学生物质、社会、精神等多种面貌的综合反映。

从历史唯物主义来看,人的认识和思想观念的产生基于自己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实践。[4]生态平衡具有复杂的反馈技能和循环技能,能自动调节和维持自身的稳定结构和功能。这种平衡“不是指保持其原有的稳定状态,而是在人为的有益影响下,建立新的平衡,达到更合理的结构,发挥更高效的效能和取得更好的生态效益”[5]。教育生态学研究能为我们保护学生生态环境、创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

二、大学生生态现状

长期以来,上外日院教师致力于课上课下的教学活动,如充实课程的备课内容、提升授课内涵,增设辅修课、公选课、精品课等课程,推出翻转课堂、视频公开课等新颖的授课方式,普及课堂发表、讨论学习模式,丰富第二课堂活动,等等。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日语学习的环境越发成熟。遗憾的是,日语教学质量并没有成正比例的提高。社会大生态的一些无序和混乱必定给学生生态带来负面影响。1.选课情况

课程教学是大学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因素。课程是宏观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等与微观的教学实践联系起来的唯一途径,是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联系起来的一座桥梁[1]。本科学生一般要完成四年8个学期累积160~170个学分,而80%左右的学分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包括考试)获得,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大学课程教学的重要性[6]。就这个意义而言,学生积极选课是体现学生生态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笔者对上外日院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日语语言文学专业(日英双语方向)、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口译方向)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日语方向)四个本科专业的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以下简称“大二”“大三”“大四”)学生实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中普遍存在“学分够了不想再多选课”的现象。

2008年上海外国语大学学分制管理制度出台,超过规定学分必须追加收费,导致学生严格控制选课数、刻意不多选课。近三年,上外日院超2个学分的学生占25.5%,超4学分的占4.3%,超6~8学分的仅占1.4%。究其原因,一是避免被另行收费,二是保持高绩点,三是确保有更多时间实习和找工作。虽然教学质量并非仅靠多选课、超学分来保证,但二者之间的正相关性无法否认。学生生态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学生对专业学习的消极性。

表1显示,在“你认为大三起不愿多选选修课的原因”的调查中, 有53.8%的学生选择“一方面学分已够,没必要多选;另一方面需要实习和找工作”,置信区间[48.5%,59.1%](1)置信区间[a%,b%]表示真实比例在a%~b%的概率超过95%。。大三和大四学生选择“学分够了,不想多学什么”的比例较高,为18.15%,置信区间[12.89%,23.41%];大二学生选择该项的只有2.94%,而选择“虽然对有的课程很感兴趣,但与实习、找工作冲突”的占26.47%,两项相差23.53%。这可能是大二学生缺乏学分、选课的意识,到了大三,出于就业等压力,以及“多余学分无用”的思想作怪,就出现了“不选为上策”的结果。

表1 选课消极的原因

大三、大四学生往往不愿意多选课,即使一些广受好评的课程也出现了许多空位。针对这一现象,调查问卷中设置了“你对‘选课消极’这一现象怎么看,是否应该改变”这一问题。由表2可见,在所提供的5个选项中,大二学生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是“学生还是应努力学习,应该改变”(46%),占比最低的是“其他”(7%);大三学生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是“这是大势所趋,无可奈何”(28%),占比最低的是“无所谓”(3%);大四学生的回答中占比最高的也是“这是大势所趋,无可奈何”(45%),占比最低的是“其他”(3%)。总体来看,选择“这是大势所趋,无可奈何”的占比最高(32.75%),选择“无所谓”的极少。这也间接证明,学生对选课消极现象的看法受社会环境的影响较大,普遍认为是社会环境造成的“大势所趋”。因而,欲解决这一问题,需从社会大环境方面做出改变。

表2 对“选课消极”现象的看法

针对“大四学生的选课理由”的调查中(本题多选),33人选择“有兴趣”,占29.20%;27人选择“空白”,占23.89%;21人选择“上课轻松”,占18.58%;20人选择“有实用价值”,占17.70%;15人选择“其他”,占13.27%;12人选择“考试容易得高分”,占10.62%。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四学生对待选修课的被动与无心,选课动机皆为学分未满。2.课余时间安排

2016年8月,笔者对已完成该学年学业的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就在校期间周一至周五“每天课余的日语专业学习时间”和“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做了网上问卷调查。

根据表3数据可知,平均课余学习时间相对较多的是大二学生,为2.42小时;其次是大一学生,为2.04小时;大三学生最少,为1.63小时。通过置换检验,大一、大二学生利用课余进行学习的平均时间明显多于大三,p值分别为0.0385 和 0.0000。由此可见,相对而言,大三是学生学习动能最不充沛的阶段。从表4可见,学生对课余时间的利用方面,所占的休闲时间远远多于专业学习时间。当下,学生对手机与网络的依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甚至成为一种生活态度,由此也可管窥如今大学生的生态状况。

表3 每日课余的日语专业学习时间

表4 课余时间的活动情况

(1)阅读学习情况

从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可以看出,学生课余时间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热情明显缺乏。校图书馆2012—2017年的统计数据表明,图书馆馆藏可借文献量呈增长趋势(见表5)。其中,2013—2014年比上一年新增1573册,2014—2015年比上一年新增1407册,2015—2016年比上一年新增1415册,2016—2017年比上一年新增1779册。相对而言,图书的借用率则一直保持在7%左右,且略见下降趋势。

表5 校图书借阅量

(2)第二课堂活动的状态

第二课堂活动组织者——团学联干部的组成呈现低年级倾向。调查显示,大四没有学生参加团学联组织,大一到大三的参加人数依次为80、60和3,人均参加数分别为2、2和0.04,呈现随着年级的上升参加人数反而减少的趋势。可见,年级越高,学生越缺乏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热情。

(3)撰写毕业论文的态度

学生毕业论文的撰写态度和质量堪忧。究其原因,其一,如果说学生对传统课程因为形式上的“铁板钉钉”重视度还比较高的话,那么对导师的论文指导则因为其灵活性较高而轻视得多。据了解,除个别学生因为需要花大量精力准备跨专业考研而忽视毕业论文之外,绝大多数学生则是屈服于用人单位要求的实习天数(当然也不排除个别学生是没有就业压力却不认真对待论文的情况)。其二,论文撰写能力普遍不高。尽管大三的写作课包括毕业论文撰写的教学内容与实践,各导师也都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具体指导;但总体来说,由于教学大多仍满足于专业知识、技能的传授与习得,学生从小养成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现状,以及不少学生缺乏足够的阅读量和阅读能力,缺乏应有的思维能力和批判能力,导致学生论文撰写能力提高不明显。

三、影响学生生态的因素

学生生态作为社会生态的一部分,必然受到来自现实社会诸多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模式、行为规范、价值观等生态正是受到社会大生态中多元因素的影响,呈现或好或坏的状态。

一是社会大生态。改革开放40年来,市场经济全面渗透,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社会呈现诸多问题。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加大,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比例不均,国民收入的不平等在扩大,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的不平等已成为百姓的心头之痛。[7]物价上涨,尤其是赖以生存的商品房价格一路狂飙,令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对今后的营生之艰难心生畏惧,难有乐观憧憬和学习的安心感。

二是互联网效应。互联网的发展为大学生提供了许多信息采集的捷径和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手机和电脑彻底改变了人们生活内涵,足不出户尽晓天下时事。与此同时,互联网成为一种巨大的诱惑,挤占了学生原本可能用于阅读学习、培养思维能力的大量时间,导致学习碎片化和思维肤浅化,给学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三是校园环境。社会既然严重影响着学生,也必定严重影响到教育行政管理层和教师。一方面,行政化的校方在大学排行榜的指挥棒下要求教师申报高大上的课题,在核心刊物发表论文,并将这作为评定职称的必需条件;要求行政部门不断填表报数据,在小事上花费大劳力,而对学生生态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关注甚少,甚至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教师及各类行政人员自身压力大,为获职称、提级等将学术实用化,不得不偏离热心“教书育人”的轨道;另外,当了“房奴”的生活压力、培养孩子的社会压力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对学生的教育关心。

四是就业实习单位的用人态度。一方面,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专业要求、人才标准日趋多样化,一个明显的特点是专业意识日趋淡化,更看重性格和实习经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政府至今尚未出台有关大学生实习的章法,用人单位便摆出一副“朝南坐”的架势,不考虑学生应优先学业的硬道理,单方安排就业面试时间、人员培训时间,学生即便学校有课也不准请假;要求大三学生一周至少实习1~2天,甚至4~5天,更有用人单位表示“去的天数越多,被采用的概率就越高”。学生为了就业往往克制着被使唤的心态,周旋于学校与实习单位之间,原本的大学生身份其实大多成了上班族。

五是生源质量。自2008年起,全国很多高校的招生实行平行志愿。平行志愿即按高考成绩将考生从高到低位次排序,优先满足高分学生的第一志愿。因此,即使个人情况、喜好与高校不匹配,考生也会为了充分发挥分数的效用而报考往年录取分数线较高的学校,导致分数高的考生大多去了热门和所谓的名牌学校。但从总体来看,不得不承认,对绝大多数普通大学而言,平行志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生源质量。此外,虽然政府逐年加大扩招少数民族及边远地区考生、降低内地考生数量,以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公平,但偏远地区基础教育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提升,这也是生源质量总体下降的原因之一。而生源质量有时也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生态产生负面影响。

四、学生生态的改善对策

生态系统是多元环境系统,改变社会大生态需要自上而下、全社会的努力;而改变大学生生态,从自我做起、直面学生小生态现状并付诸实践是良方。

第一,教育行政管理层积极作为。课程教学是一种完整的生态系统,是高校实施课程教育而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学活动,首先应由行政管理层出面积极管理。《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指出,权力是“人际关系中的特定的影响力,是根据自己的目的去影响他人行为的能力”[8]。权力是教学主体的管理利器,是行政权力主体对权力作用客体的强制性控制或影响。其一,高校教育行政管理层绝不能仅仅满足于诸如维持课程等日常教务事务性工作,应当通过积极的决策、执行、组织协调、领导等正面权力去影响、引领学生,凝集学生对学业的共识,规范其行为,提高学生包括课程、讲座、第二课堂活动、毕业论文等方面的学习主动性。其二,努力将切实可行的举措制度化,打造良好的学生生态基础,把严明的制度作为学生生态改造的基本保障。为此,担纲者要有锲而不舍、敢于碰硬的精神。其三,人都或潜或显地受功利的驱使而动,功利心在产生负面效应的同时也是催生能源的内生性的软实力。就本研究而言,功利心是消除学业倦怠、保持学业激情与动力的法宝之一。[9]教育行政管理层应该借功利心为我所用,合理推出各种奖惩措施,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自主性努力与效果,以及教师教书育人的过程与效果。其四,按年次层级开设相应难度的课程,以确保教学质量(有能力提前选课则另当别论)。其五,对毕业论文等教学环节采取切实可行的管理细则,并敢于落实。其六,积极向有关部门呼吁,对用人单位以实习名义滥用学生的不正之风严加管制,从而保证学校正当的教学权责。其七,教育行政管理层应从社会发展的视角客观、理性地看待学生生态变化的趋势与规律,更实际、更有效地实现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目的。

第二,学校各层级发挥积极作用。在改善学生生态的系统工程中,教职员工生态本身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10]一所大学的教学水准就是这所大学教师的水准,教师的精神就是这所大学的精神,教师的思想境界和人格直接影响这所大学学生的品性素养。“互联网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与信息复制的成本,教师已不可能以书本知识的拥有者和学术的垄断者自居。”[11]教师生态作为教育生态系统的一环必须保持健康,教师必须自觉地不断学习、进取,具有更扎实、更系统、更完整的专业知识水平,不断提高自身的批判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12]可以说,教师的以身作则是最大的内在价值。只要做到这一点,教师的教育作用就会得到充分体现。除了行政管理层和专职辅导员,党的干部、党员教师、导师等身份的大学人应想方设法多出力,多层级、多功能、多身份、多视角地开展学生责任心教育,从而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教育学生树立责任心。有研究者认为,学生的学习动力是由各种不同的因素组成的整个系统所引起的,包括学习的需要、对学习必要性的认识及信念、学习兴趣、爱好或习惯等,尤其重要的是责任心。责任心是做人最重要的品质,因此要教育学生树立学习、成才的责任心,勇于超越功利,自觉地克服诸多不利于积极学习的负面影响因素。在面对不尽如人意的教育生态时,我们更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责任心。学习的主体树立了专业学习的社会责任心,有自觉的担当,学生生态也就会得到最大优化,处于比较理想或是最佳状态,那么原本事倍功半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教学效果必然会显著提升。只有这样,才能引领学生在课堂内外、课前课后更有兴趣地学、学得更多、学识能力更丰满,从而带给学生更多的正能量。

五、结 语

通过以上外日院为例的分析,可以看出社会大生态对于学生生态的错综复杂的影响。因此,一味地在教学手段上“创新”,囿于课程设置、教育理论的藩篱,却不去思考如何面对因巨大的社会生态变化而导致负面的学生生态,这既阻碍了教学前行的道路,也违背了教学改革的初衷。

其实,当今的教学理论与教育方法相当丰富,我们更需要追求的是“教”方的先进性与“学”方的生态之理想性两者相向而行。如果不能保持教学生态系统中的学生生态处于比较优质的状态,那么再好的教学理论与先进的教学方法到头来只能在较低的水平徘徊,失去该有的积极作用。大学之所以为大学,是因为大学人教书育人的社会担当所在,这份责任驱使真正的大学人去追求真理——抛开各种不如意,想方设法积累正生态资源,以适应大学职责的践行,显示大学的意义与尊严。认清学生生态与教学效果的正相关关系,“从我做起”,力所能及地改善学生生态,创造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最佳生态环境,才是当前消除学生生态与教学效果悖论的可行之策。

猜你喜欢
学分大学生态
“留白”是个大学问
“生态养生”娱晚年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学分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