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乡村建筑设计观念转变

2020-03-08 04:06钟章生
工程技术与管理 2020年6期
关键词:建筑设计空间建筑

钟章生

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广东 广州510000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的发展、壮大,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自身居住环境要求也随之不断提升。现阶段,农村居民素质受中国发展阶段水平影响,普遍存在新事物与旧事物的一个衔接差,这种衔接差在农村建构筑物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体现。通过自身参与的一些村庄规划及建构筑物的设计项目来展开相关的研究与分析,为后续参与农村建构筑物的项目上能提供相关的参考,以求更好的展开相关设计。

农村建筑;建筑设计;设计理念;传统设计

1 引言

中国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城乡重要发展要求,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发布的2020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20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现阶段,中国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农村生活水平及生活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舒适度及对个人的感官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新生代在大城市的所见所闻,更对农村以往固有的生活环境形成一种巨大的冲击浪潮,对现有建筑改造或重新打造具有迫切的需求及实际想法,从而一种所谓的“农村小别墅建筑设计”在悄无声息的萌芽了。由此,设计观念在农村开始蔓延开来。

2 农村建设现状

2.1 新农村规划情况

自2008年10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以来。中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与突破。中国大部分村庄基本完成了第一轮村庄整治规划,在建设选址上得到控制,政府在有关用地审批上更为谨慎,使新建构筑物更具有一定集聚性,趋向于围绕中心村及镇区边缘集聚化,基础配套设施得到更大的完善且得以充分利用,环境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1]。

2.2 现有的环境状况

现有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提高,对物质需求也随之不断提升,对居住条件要求也出现了各自的想法。原有建筑物随年岁的更替不断的老化陈旧,为跟上城市化步伐,对于现有的建筑物进行改建或新建便有更为强烈的需求。村庄规划缺乏具体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具体的单体建筑物设计,致使农村建构筑物出现了一种参差不齐的情况,使用功能形态各异的建构筑物。对村庄整体发展影响较大。

2.3 农村生活水平

20世纪末,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开始达到小康水平,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 元。过去20年中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增长了3.5 倍,其中近10年增长1.6 倍,到2000年为2253 元。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家庭可支配收入空间不断上升,用于新建房屋及修建配套设施的可支配资金越来越多,用于家庭置业及新建房屋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2.4 农村现有房屋建筑设计存在问题

(1)受传统观念(为置办酒席考虑、格局方正等)影响忽略主观个性意见,同时忽略建筑本身的原有性质及自身的审美意识,建设观念陈旧,缺乏科学的布局理念,未能体现出建筑设计的专业性。

(2)农村在建造住宅时选材单一,房屋结构传统。在90年代以前房屋多采用黄泥填充夯实墙体,上部采用泥瓦木质结构,后期一般采用烧结砖砖混结构。该类建筑抗震性能及防火性能较低,并且建筑外观及造型都难以突破结构受力体系,造成建筑在空间上的变化较为局限,导致建筑形体单一。

(3)农村建筑具有占地大,建筑面积体量大的特点,但在建筑空间布局、使用合理性、功能连续性、空间私密性较差,将客厅空间做的较大,厨房及洗手间等附属用房单独划出主体住宅区,楼梯均采用传统布置于建筑尾部,房间伴于两侧的布置格局,进深及长度方向均采用规矩的平直面,缺乏建筑形体流线美感[2]。

(4)农村建筑能源浪费较为严重,缺乏相应节能设计,传统布局形式导致围蔽空间布局较为刻板,变化形式少,房屋客厅进深及楼梯位置选择不合理导致自然采光系数不均衡。农村建筑设计受当地选材局限,大批量采用烧结砖作为主要的承重体系,导致耕地、林地及山地植被破坏较大。农村建筑占地面积及整体都较大,但空间布局形态局限不合理,造成相当大的空间浪费。

3 深化农村建筑设计理念

(1)应丰富农村建筑选材类型。例如,如钢材、钢筋混凝土、新型建筑板材、轻型填充砌块等,采用较为灵活的现代型结构设计体系,如钢结构体系、预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等,加强农村自建房的设计,结合整体村庄规划布局,及农村规划风貌,结合片区景观及周边环境做出相应的单体建筑设计,在房屋建设以及装修方面,应做理性的规划,房屋的建设和装修方式应根据周边环境做相应的融合协调处理。房屋外观造型及装修风格应结合周边地块建筑物做统一设计,不盲目照搬城市建筑风格、不随意仿建古建筑形态,深入理解建筑使用性质,避免建筑形态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在房屋外观与居住环境应整体协调,装修风格与建筑性质相匹配。建筑外观及装修风格应充分融合现代建筑设计风格,做到不失时尚,不失现代感。

(2)农村建筑在规划选择上应选择合适的户型,布局应合理化,应根据农村个人的使用习惯及住户需求展开不同的单体设计,优化现有传统建筑的功能布局,将原有的附属用房纳入到主体建筑单体内部统筹考虑整体布局,提高空间使用率,对建筑的开间展开合理优化设计,避免进深过大、开间不合理、用房采光过暗等情况,从整体性能上提高农村建筑的使用功能。

(3)农村建筑不仅要满足农民的生活起居,还要满足一定的生产功能要求,如有些家庭人口众多需要更多房间,有些需要日常劳动的农具、器具、农产品存放的存放,有些需要满足出租使用等。因此农村建筑的空间组织形式具有多样性,在对农村建筑的设计时应考虑到使用者对环境的要求,同时应根据各个空间的使用性质并根据建筑的使用功能、环境需求来进行合理布置。

在进行建筑内部设计时,应深入了解使用者和农村的使用习惯,按公共空间及私人空间的方式对建筑的空间进行有效分隔。根据人员的运动行径划分活动区及休息区。客厅的面积要适中,卧室通风采光性能应该应较好避开暴晒方位开窗,洗手间应避免设置阳光暴晒且通风的方位,厨房应避开人员交织密集便于油烟排放且不易倒灌油烟的场所,各个使用空间的开门方向及连通方式应根据室内家装布置情况设置,生产农用房不进入生活空间内部,楼梯间应设置在人行交通交织且行径短便于使用方位,使建筑室内空间在使用流线上顺畅,既能满足建筑在使用功能的连续性又能满足空间的私密性,屋顶应采用隔热措施处理,避免室内空间出现闷热现象[3]。通过以上措施整体提高建筑的生活舒适性。

4 新型农村建筑设计理念实践

4.1 传统建筑设计理念与现代居住建筑设计理念相结合

在农村传统的居民建筑构造元素都与人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并且带有一定的时代、地域特色,在进行农村建筑设计时,我们应从建筑造型、装修风格、空间结构上、使用功能等这几方面将传统观念与现代设计观念相融合。建筑造型及装修风格需要吸取传统民居装饰元素中的精髓,总结民居装饰构成元素的深层文化意涵,将传统居民装饰元素与现代的“新农村”建筑规划设计理念进行有机结合;在空间上应保留原有的传统空间需求,在原有的空间组织形式下融入现代建筑的空间设计感,如优化各个开间的空间面积,对楼层间进行适当的错层、镂空跨层设计等;在使用功能上结合传统的设计格局、空间使用功能进行细化,在保留原有的传统风格上融入现代人的空间使用习惯,如将家庭私密活动空间从传统的公共与私人合用客厅的空间里分离出来设计,起居室与公共客厅中分离出来,将卫生间、厨房等附属用房收入建筑主体内统一设计,在主卧内增设洗漱间等设计。将传统的生活习惯与现在生活方式及空间理念形成一个融合,对建筑的空间进行整体的提升。

4.2 设计过程中加强沟通交流与方案讲解

在开展农村建筑设计时,应深入了解户主的使用情况、家庭情况(成员构成、经济情况等)、个人的使用需求,结合户主的空间设想及对建筑效果期望值,先进行意向性设计。从建筑设计的专业角度出发再结合户主的意向设计,进行方案的解,融入户主的传统使用观念,在此基础上满足传统需求,再结合现代空间设计做深入的优化,将零散、传统的观念进行创造性的串联。

农村居民设计意识普遍偏低,但随着农村建设工作的推进,社会的发展,城市建筑功能的格局慢慢渗入农村,根据对城市建筑的亲身体验比较,农村的建筑设计观念也在逐步的发生改变,农村的建筑水平也发生了很大的进步。

在专业建筑设计中如何将现代设计理念在农村建筑设计中得以实现,则成为农村建筑设计的一个关键点,在此过程中就得不断的与户主沟通讲解,理解设计意图,将通俗易懂的图纸进行深化细节,利用模型便于形象理解建筑形体,将各层的模型进行细节肢解用于指导现场施工,方便于施工[4]。在政府层面把控审批程序,设立相关部门辅助农村建设,指导相关建筑工程的实施,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避免有相关专业设计资料而户主无法按实际实施的情况,深化农村建筑设计理念。

4.3 农村建筑设计的独特设计与创新设计

农村的建筑设计宜因地制宜,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地形资源、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地质资源,应体现农村建筑的独特性与创新性,在展开独特性及创新性设计的同时应遵循协调统一的原则。巧用善用地形地貌特征开展相关设计,依地形设计,据地势建造,巧用溪流环境作依托进行细节景观设计[5]。在现代农村建筑设计中应结合现代节能设计理念深化设计,提倡绿色建筑、环保建筑、装配式建筑的使用,使农村的建筑体系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5 结语

在新一轮的新农村规划建设过程中,应该结合当地生活生产需求,及当地的地缘风貌、历史文化及传统观念,将新的设计理念及传统习俗因地制宜,做到统筹协调并能各方面相融合的新型设计理念,在建设中不断的引进新思维、新技术、新方法,在充分考虑建筑用材料、施工条件等因素的前提下,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自建房的现有弊端。加强政府的协调指导力度,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农民的最迫切需求,提高农村的生活质量及幸福指数,与此同时尽可能做到实用性与美观性兼具,建设出适合于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

猜你喜欢
建筑设计空间建筑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空间是什么?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创享空间
建筑的“芯”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独特而伟大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