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危机管理视域下铁路行车应急处置研究

2020-03-08 15:30樊思慰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19期
关键词:应急处置危机管理

樊思慰

摘要:铁路运输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心剂,也肩负着基础保障性作用,但铁路行车过程中的突发状况对运输安全起着负作用。因此,为提高运输效率,保障铁路运行安全正点,本文从危机管理角度出发,对铁路行车应急处置过程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危机管理理论,对应急处置中存在问题进行探析,实现应急处置中各环节的均衡性和有效性,切实提高行车应急处置水平。

关键词:铁路行车;危机管理;应急处置

1  引言

危机管理是指为了对应突发的危机事件,抗拒突发事变,尽量使影响降至最低点而事先建立的防范、处理体系和对应的措施。20世纪60年代,危机管理作为一门崭新的理论学科,引起各国广泛关注;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国学者们纷纷从不同学科结合相关的理论,对危机管理的深入发展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研究。我国学者对危机管理研究起步较晚,2003年“非典”时间给社会各行各业危机管理工作带来严峻考验,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危机管理的发展,但是具体到铁路行车危机管理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交通运输中有着无可替代的位置,因此,铁路运输中发生危机事件将直接影响铁路行车安全,带来连锁性多层次的社会效应,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还会引起负面影响。因此,在铁路运输作业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行车应急处置的完善,综合提高行车应急处置能力。

2  危机管理视域下铁路行车应急事件特点

2.1 事件的高度不确定性

从铁路行车危机管理工作和自身特点可以看出,在铁路行车过程中影响运输安全的诱因及其广泛,固定设备或行车设备的损坏、相关人员指挥协调的失误,当班作业人员的违章操作、管理上的失误和制度缺陷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都将造型铁路行车应急事件,因此,对行车应急事件的产生的方式、种类及原因都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2.2 事件的紧急性和突发性

信号、道岔、接触网、线路等无计划的发生故障、站场内闲杂人员的闯入、机车车辆故障等突发事件的发生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这决定了危机的产生可能是瞬间爆发、毫无预兆的,因此相应的应急预案和采取措施显得刻不容缓,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对铁路运输的影响

2.3 事件具有一定社会性

应急事件的发生轻者影响列车运行秩序和运输效率,重者影响列车运营安全,因此从经济到社会、从局部到整体都会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社会各个生产部门产生连带影响,严重者会导致社会经济生活无法正常运行,这就决定了铁路行车应急事件具有一定社会性,其危机管理就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孤立的局部行动。

3 铁路行车应急处置现状分析

根据各类行车应急处置和非正常接发列车的研究文献并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发现在现阶段铁路行车应急处置过程中,主要依赖现场当班作业人员的随意应变及现场把关人员的提醒,其处置结果好坏及影响完全取决于当班作业人员业务水平,不确定性较大,难以形成一套系统的、有序的处置体系,事后对发生各类应急处置进行分析会发现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体系不均衡。

现阶段,行车应急处置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3.1 忽视预防

在车站现有的应急预案中,虽不断进行编制与修订,但是预案大部分内容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且对相关人员的组织学习并不到位。在实际过程中,管理上的疏忽同样是造成忽视预防的标线,只有当问题暴露出来后才会采取措施去减缓。如客运站区内出现闲杂人员时候,由于当班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预意识且并未有相应预案,导致一种惯性思维,认为站台上人员都会是乘车旅客,不会翻越站台进入封閉区段内,从而麻痹大意。

3.2 监测持续性和动态性削弱

在铁路行车作业过程中,设备管理单位对设备的监测、行车作业人员对列车运行的监控仅仅依靠设备进行,对应急事件的发生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准确判断出故障现象,对控制台的盯控往往难以全面细致,缺乏盯控的持续性和动态性。上级部门对相关应急处置的盯控和关注缺乏实时性和有效性。对相关预警的发布未能结合实时环境特点和设备状况,对各方监测是一种动态削弱。

3.3 处置过程性不强

在发生应急处置事件时,涉及到相关部门的作业人员在处置作业中都是非常慌忙而乱,对作业事项不熟悉,想到哪里干到哪里,缺乏有效方案,对关键注意事项不能有效把握。同时,发生的应急处置事件会对处置人员产生较大的心理影响,增加工作压力。由于其工作内容会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在事态发展的过程中会演化出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此工作难度将增大,压力同样增大,甚至会导致处理能力的下降,遗漏重要信息。

3.4 缺乏事后分析机制

针对每一起应急处置事件,在处置完毕后缺乏有效的挂图分析机制,关键作业事项、涉及相关规定、制度未能有效进行分析、学习,致使在下一次出现相同的故障同时,依旧会发生各类问题,如对道岔失去表示变更旅客列车进路的规定,仍学习不到位,相关规定不能牢记。

3.5 有效学习和培训机制减缓

人员业务素质的不高,对相关业务、规章学习不通透,针对应急突发事件不能采取相应有效措施,缺乏危机管理意识,主动学习积极性不强,依靠自身经验处理问题,这往往会导致经验主义错误的发生。把关人员同样缺乏日常学习,发生应急处置时,在现场把关仅流于形式,不能起到很好的提醒作用,反而会增加现场工作的繁忙程度。

4  危机管理视域下完善车站应急处置体系对策

4.1 健全应急处置事件响应机制

针对不同应急处置事件,加强应急指挥建设,将多方资源和多部门力量纳入到统一的应急组织指挥调度、调配体系中,进而有效实施预警、处置、恢复等各阶段应急行动,避免各自指挥,做好统筹管理。

铁路应急处置事件应急响应机制运行流程:

4.1.1接警阶段:了解列车运营情况,通过监控或者人员的汇报了解应急处置的发生的情况。

4.1.2 确认阶段:接到事故发生信息后,要在第一时间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认。

4.1.3 决策阶段:及时汇报并随时待命等待上级指示。

4.1.4 处置阶段:做好对应急事件的处置,加强对现场作业人员作业关键的盯控和必要的帮助。

4.1.5 总结阶段:根据事件处理和部门事后分析总结情况对工作进行评估,以起到总结经验、修补漏洞的作用。

4.2 完善应急处置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应急处置预案编制与修订,减少不切实际的各项内容与规定。建立常设性的应急处置协调机构。在铁路危机管理机制中,危机管理综合协调部门应处于神经中枢的地位,使应急处置部门得以正常运作,可以充分指挥、组织其他各个职能部门进行具体方案的实施,对应急处置管理工作进行控制和协调。

4.3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应急处置人才的培养与学习。车站面对各类应急处置,离不开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比较匮乏,车站应该把它作为重要的目标。要增加专业人才的数量,只有进行严格的资质教育和培训,才能弥补我国应急处置人才不足的局面。

4.4 强化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职能。

要重新将车站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进行定位,将指挥中心成为专业科室管理人员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力争将现场一线职工中业务技术精、心理素质优、应急处置能力强到安全生产指挥中心岗位锻炼、任职,逐步改变安全生产指挥中心老年化的趋势,真正发挥安全生产指挥的中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艳辉,罗文婷,郭晓妮.基于改进SP法的铁路应急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铁道学报,2009(2)

[2]张成福.公共危机管理全面整合的模式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中国行政管理,2003(7).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常州站,江苏 常州 213000)

猜你喜欢
应急处置危机管理
论提高政府危机管理能力
网络舆论危机下的高校形象塑造
液化石油气槽车事故应急处置风险防范
试析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公共危机管理能力建设
基于FCR的城市地下供水管网应急处置系统设计
台风天气配网架空线路防风加固技术和应急处置工作
危机管理视角下我国出版经纪人的发展前景
浅析我国民族企业品牌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政府应对巨灾风险的应急处置现状问题分析
基于危机管理理论的边疆危机预防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