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术文献视角的中国美术学竞争力内在演化分析(1985年-2014年)

2020-03-09 03:41叶菁
人物画报 2020年22期
关键词:文献

叶菁

摘 要:文章主要以国际数据库A&HCI收录的中国美术学学术文献为研究对象,分析中国美术学科学术竞争力的演变情况,主要依托文献生产力、文献影响力、文献发展力、文献扩散力四个指标展开分析。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以来,中国美术学的研究成果经历爆发式增长,团队协作趋势良好,国际合作意识逐渐加强,各方支持力度大幅增长,该时期中国美术学科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取得较高的成效。

关键词:文献;中国美术学;竞争力演化

一、指标设定与数据来源

基于国际文献视角,本文将美术学的学科竞争力测定依据主要分为文献生产力、文献影响力、文献发展力、文献扩散力四大指标。文献生产力的主要依据是文献的总发文量。发文量是文献计量学中量化评价指标之一,代表作者的科研活动度及学术阐述的水平,发文量越大,说明该国家或学科对世界学术的直接贡献量越大[1],该学科具有更强的学术生产力。文献影响力的主要依据是总被引量、篇均被引量、高被引文献、高被引文占有率等。文献的影响力指的是论文的传播和使用程度以及其研究内容被学界所关注的程度,通常是通过论文的引用情况与高被引文献状况来测度,被引频次越高,高被引文献越多,说明该国家的文献对本学科和其他学科影响力越大,获得该学科核心地位的可能性越高,该学科具有更强的学术影响力。文献发展力的主要依据是合著国家和基金数量。文献合著反映了学科研究的组织形式,合著国家越多,说明国际合作趋势越强;支持基金机构越多,说明国家的支持力度越大;该两大指标越高说明该国家生产出优秀论文的可能性越高,该学科具有更高的发展力。文献扩散力的主要依据是学科交叉、扩散国家和发文途径。该三项指标越高,说明该国在该学科的影响学科面越大,学术辐射范围越广,影响途径越多,引起的关注的机会就更大,该学科具有更强的学术扩散力。

本文选择国际权威数据库 A&HCI 中 1985 年-2014 年二十年中,收录的所有中国学者发表的文献为研究对象;其中,有中国人(包括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参与的文章,均算作中国地区的发文,经数据筛选,共 449 篇文献。将所有文献的发文时间按 5 年为一个时段进行划分,具体分为 1985年-1989 年,1990 年-1994 年,1995 年-1999 年,2000 年-2004年,2005 年-2009 年,2010 年-2014 年六個时间段,研究各时间段不同指标的演化特征,以了解中国美术学文献的国际竞争力演化状况。

二、中国美术学文献生产力演化分析

中国的美术类文献在国际数据库中的发文量呈现快速增加的状态,尤其是 2005 年以后,中国美术类文献生产力快速增加,且具有很强的文献生产潜力。

从历年发文状况来看,如表 1,中国美术类文献从 2008 年开始快速增加,尤其在 2014 年,其发文量是 2013 年的 3 倍,比最少发文量的年份 1985 年增长了 96 倍,比此前最多发文年份 2010 年增长了 1.3 倍,如图 1;以五年为一个时段来看,从2005 年开始,每 5 年的文献量增长倍数超过 1.5 倍,如图 2。

中国美术类文献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近五年来呈现飞速增量状态。2005 年以前,中国美术研究的作者和机构保持基本平稳,自 2005 年以来,每五年的增长速度快速攀升,如图 3;其中,2005 年-2009 年较前五年的作者增量为 2 倍,机构增量为 2.4 倍,2010 年-2014 年较前五年的作者增量为 3 倍,机构增量为 2.2 倍,见表 2。可见中国 2005 以来的美术类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数量激增,且增加速度超过文献数量的增长速度。从具体研究机构来看,21 世纪 10 年代以前,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研究机构比较活跃,在国际领域占主力,21 世纪 10 年代以后,大陆地区的研究机构开始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其中 20世纪 80 年代初,国内美术方面的主要研究机构为台北故宫博物院和北京中国特稿社,20 世纪 90 年代,香港地区的研究机构非常活跃,主要集中在香港艺术博物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机构,此外,上海博物馆也有一定的发文量;21 世纪初,除了香港的高校,台湾地区的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台湾国立交通大学也成为主要的发文机构;21 世纪10 年代以后,大陆地区的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具有较为集中的发文量。

三、中国美术学文献影响力演化分析

21 世纪以来中国美术类文献的总体质量较高,其国际影响力于第一个十年(2000-2009 年)达到高峰,且 2010 年以后的中国美术类文献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潜力。

2000 年-2009 年文献的国际影响力达到高峰。首先,每一个时间段产生影响的文献[2]占总文献量的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时期文献的总体质量,比例越高,说明论文的总体影响力越高,2000 年-2004 年和 2005 年-2009 年两个时间段中,其发表论文中至少被引 1 次的文章占总发文量的比例分布为38.2%和 37.0%,如表 3,21 世纪初的中国发表的所有美术文章中有将近 40%的文章被别人引用,可见该时期的文献关注度总体较高,文献的总体质量较高。其次,总被引量、篇均被引量、高被引论文量和高被引论文占有率是文献影响力的主要指标。

2000 年-2004 年的美术类文献的国际影响力开始逐渐体现,主要表现在篇均被引次数较上一年的 3 倍增量以及高被引文献的出现;2005 年-2009 年发表的美术类文献的影响力最高,篇均被引次数为 1.46 次,高被引文献为 9 篇,占中国所有美术类高被引文献的一半以上,高被引文献占有率接近 10%,该数值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如表 4。

文献的被引频次与文献的发表时间相关,新发表的论文通常很难被大量引用,低被引文献数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文献的未来影响潜力。通过对 2010 年-2014 年时段不同被引次数的文章数量进行统计发现,虽然该时段美术文献的高被引文章有限,但其中被引 1 次的文章 15 篇,被引 2 次的文章 13 篇,至少被引 1 次的文章占总发文量比为 40%,如表 5,可见该五年的文献虽然高被引文献量有限,但总体影响力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国际影响潜力,尤其是该时段被引 10 次的文章值得进一步关注。

四、中国美术学文献发展力演化分析

2010 年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加大对美术研究的赞助与支持力度,体现国家对美术理论发展的重视度在逐渐增强;美术文献的合作研究逐渐加强,国际合著现象快速增长,体现美术研究的团队化合作意识以及国际视野越来越明显;合著人数以及合著国家的逐渐增加,体现团队作业的倾向性,以及研究课题或研究内容走向综合性与复杂性,并预示美术方向具备形成大团队的研究态势;因此,这些新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美术类文献具有优质的国际发展潜力。

美术类的基金支持从 2007 年开始,2005 年-2009 年共有13 个机构共赞助支持 8 篇文章,见表 6,支持单位以国外和港台地区的机构为主,其中台湾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支持量最大,共支持 3 篇论文,其他机构均支持 1 篇;2010 年-2014年的基金赞助单位迅速增加了 3 倍,支持文献量较前五年增加4 倍,共支持 32 篇文章,支持单位以大陆地区的机构为主。可见,2010 年以来大陆地区开始逐渐意识到美术研究的重要性,加强对美术研究的支持力度。

从国际合作情况来看,2005 年-2009 年的国际合作文献量比重较前五年增长了 3 倍左右,2010 年-2014 年又增长了 5%,可见国际合作的趋势越来越强;从合作国家来看,2000 年以前的合作国家主要是美国和英国,2000 年以后,我国与欧洲主要发达国家以及亚洲、大洋洲等主要国家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瑞士、丹麦、奥地利、荷兰、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比利时、日本、新西兰、新加坡等二十多个国家,其中仍然以美国和英国为主。

中国美术类文献的合著现象近几年越来越明显,合著文献比例已超过一半以上。从合著文献总量来看,2010 年-2014 年的合著文献量较前五年增长 4 倍左右,合著文献在总发文量中的占比达到 51.8%,较前五年增加一半以上,也就是说 2010 年以来发表的美术类文献中有一半以上为合著文献。从历年合著现象的合著人数配比来看,三人以上的合著占比越来越高,其增长态势最为明显,近五年已超过三人合著的文献数量,而两人合著从 20 世纪 90 以来一直为主要的合作方式,并始终占主导位置,近五年来三种合著方式基本持平,差距不大,说明美术方面的研究逐渐向团队合作方式转变,见图 4。

五、中国美术学文献扩散力演化分析

中国美术类文献的国际扩散力逐年增强,具体表现在影响学科范围和影响地域范围的快速增长,以及发文期刊的快速扩散,可见中国美术文献在国际学术平台的扩散能力在逐步提高,美术学的跨学科性与跨地域性逐步显现。

2000 年以前,中国美术类文献每五年的影响学科范围均不超过 15 个,影响国家数量也未能超过 10 个,2000 年以后,每五年的影响学科量和影响国家量快速上升,2010 年-2014 年的影响学科覆盖 39 个领域,如图 5,尤其对工科类学科方向如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产生重要影响;影响国家共 27 个,集中对美英两国产生影响。

文献自身的学科交叉程度体现该学科的延展性与渗透性,学科交叉越多样说明该学科本身的扩散力越强。从中国美术类文献的学科交叉量的历年演化来看,如图 6,学科交叉量在 2005年-2009 年达到最高,2010 年-2014 年虽然发文量是前五年的2 倍,但学科交叉量略微有所减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美术学跨学科能力的上限。美术文献的主要交叉学科为亚洲艺术,近五年来美术与考古学、化学、光谱学、地理学、材料科学的交叉比较普遍,如表 7。

文献的来源期刊是文献的主要传播途径与传播方式,来源期刊数量越多,说明该学科的研究扩散路径越丰富,来源期刊影响力越大,说明该学科的传播力和扩散力越强。从中国美术类文献的来源期刊量的历年演化来看,如图 6,来源期刊量逐步上升,2010 年-2014 年的发文期刊总量为 33 种,较 1985 年-1989 年增长了 4 倍。从历年来看,来源期刊均以《亚洲艺术》和《莱奥纳多》为主,2005 年后以《国际设计杂志》、《保护研究》、《文化遗产杂志》和《国际博物馆》等刊物居多。

六、结论

总体来看,A&HCI 收录中国美术学科的文献数量在不断地增加,美术学文献的发展水平在快速提升,国际竞争力日益增强。尤其 2010 年以来,中国美术学的研究成果经历着爆发式增长,尤其是大陆地区的研究人员和研究机构开始在国际舞台上积极地展示传播科研成果;团队协作趋势上,三人合作及多人合作研究方式比例快速增加,国际合作文献大量增加,体现美术学科的国际合作意识在加强;同时,美术学相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方面的基金大幅度增长,体现该时期国家和各研究机构对美术学的重视与支持。该现象展现了该时期中国美术学科学术研究国际化发展速度十分可观,中国十二五期间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在艺术文化走出去方面取得良好的成效。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在国际舞台,中国美术学科的学术竞争力未来仍需各方协作努力,争取获得更好更快的发展。

注释:

[1]A&HCI 运用科学的引文数据分析和同行评估相结合方法,综合评估期刊的学术价值,通过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挑选源刊,使得其收录的文献涵盖全世界学术领域内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并且每年根据期刊质量进行微调。因此该数据库收录的论文相对来说是较高质量的论文,其论文可以反映某个学科或国家的学术贡献。

[2]具体指至少被引用 1 次的文章。

[3]高被引论文指的是被引频次排在前 1% 以内的论文。从美术类论文的所有文献来看,被引频次排在前 1%的论文的被引次数为 5,因此该处将大于 5 次的被引文献为定义为美术类论文的高被引文献。

[4]该处“1”表示有“1”篇文章被引次数为 1 次,表内数字含义以此类推。

参考文献:

[1]蒋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2]曹增节.艺术传播学[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

[3]易勇,我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科研论文产出的计量比较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12 年第 1 期:155-160.

[4]周海花,华薇娜,从世界顶级学术期刊看中国科研竞争力——中国学者《自然》和《科学》发文分析[J],情报杂志,2012 年第 31 卷第 6 期:91-96.

[5]程彥霞,张燕平,万跃华.2000-2011 年中美中国主题研究文献计量分析——基于艺术人文引文数据库 A&HCI 的分析[J].晋图学刊,2012,132(5):1-7.

[6]Smith L C.Citation analysis [J].Library Trends,1981,(30):83-106.

猜你喜欢
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Architectural 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A brief analysis of building waterproof materials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Hand Hook Lace in Fashion Design
A Narrative Study on The Bellarosa Connection
The Use of Futures and Forward in Risk Reduction,Speculation and Arbitrage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An analysis of media coverages of Diaoyu islands dispute from American media and Korean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