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探析

2020-03-09 06:59耿端端
人物画报 2020年34期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耿端端

摘 要: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越来越重要,并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中占据着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要通过加强校园物质文明建设,提升精神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度以及强化制度文化建设来推动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兒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社会主义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不仅是关乎个人发展的小事,更是涉及国家命运的大事。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结合,能让学生教会学生自我防范与保护、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三观、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为国家培养优秀储备人才的作用。

一、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

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其范围比较广泛,一是物质文化建设,即与学校相关文化的基础设施;二是精神文化建设,即学校内有没有形成各种文化氛围以及有没有积累文化底蕴;三是制度文化建设,即学校有没有制定良好的制度和规章来促进校园内文化的熏陶和传播。这三者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因此,在中小学校园内要同时加强物质、精神、制度文化三方面的建设,并将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引领。

无论是对中小学校园还是其他学校来说,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相同的,在实施中是能够相互促进、共同积累的。因此,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妥善地将两者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实现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良性互动,是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

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必须很好地与社会文化建设形成协同效应。校园文化建设需要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指引,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让青少年能够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要充分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属于意识形态领域,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物质载体对于思想政治工作非常重要,它从根本上决定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高低。

二、协同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

(一)加强校园物质文明建设

对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来说,拥有良好的学校基础设施,才能够在良好的条件下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因此,良好的物质文明建设非常重要。一个基础设施非常差、环境非常糟糕的学校,不可能营造出优雅的教学氛围以及浓厚的文化底蕴。为此,中小学校园必须强化物质文明建设,不断完善和提升学校的环境布局,让学校的基础设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进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激情,让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及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全面推进。

(二)充分挖掘教材内容,巧妙地渗透红色文化

思想品德课堂是开展小学德育的主要阵地,而教 学则是渗透红色文化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师要充分挖 掘教材内容,找到红色文化或与之紧密相关的内容, 选怪恰当的切入点,对学生进行红色文化教育。当然, 教师在备课环节要考虑学生的年级段、认知规律、学 习特点等因素,尊重其主体地位,自然而然地渗透红 色教育,而不是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教师可以从学生 的兴趣爱好出发,抑扬顿挫地向学生讲述革命历史故 事,使其产生情感共鸣,提升教学效果。

比如,讲解“我的祖国多辽阔”前,教师做好完善 的准备工作,搜集与红色文化有关的故事,最好是当 地或者是本省发生的故事,这样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 可以拉近其与红色文化的距离。教师还可以搜集香港、台湾、澳门的战争故事,在课堂上向学生介绍我国的34 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分布后,教师询问: “大家知道其中哪些地区曾经被抢走,但后来又重新回归祖国的怀抱吗?  大家想不想听有关它们的故事?”接着向学生声情并茂地讲述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后,签订《南京条约》将香港租借给英国,但是随着革命的进行与新中国的建立,我们的祖国愈发强大,香港也得以回归的故事,让红色文化进校园,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三)提升精神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契合度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也是校园文化的最高层次。学生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校园精神潜移默化的熏陶,自发或自觉地弘扬校园精神,增强作为校园主人翁的责任感、义务感和自豪感。校园精神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力,虽不具有强制性,却能使个体有意无意地受到启发和感染,进而形成一种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完善自己。思想政治工作正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但它必须植根于现有的文化基础和环境氛围之中逐步推进和稳步提升,否则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是说,我们要推进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必须把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贯彻始终。

(三)强化制度文化建设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推动作用

学校制度的制定可以很好地约束学校组织内所有人员的行为规范。制定制度的初衷不同,制度的详细规定也就会有所不同,也就会形成不同的制度氛围和文化。学校的制度包括学校的方方面面,有约束教师教学规范和考勤的制度,有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和健康安全的制度,有学校食堂和宿舍管理的后勤保障制度。学校制度是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不断变化和完善的。要使学校所有成员对制度更加地敬畏,制度文化建设至关重要,它为学校的有序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良好的内部环境,使校园环境更加和谐。但需要注意的是,通过建立规章制度来充实制度文化是远远不够的,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必须要有专人去执行和督促,所以在制度形成后还要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来督导。另外,还要充分凝聚好学校各成员之间的力量,建立学校工会组织,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家长委员会和学生代表会,及时公开校务信息,形成学校管理者、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拥护和自觉遵守的校园制度文化,在校园中形成积极向上、讲文明有道德的良好校风。

三、结语

由此可见,在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下,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政治思维,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就必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小学的思政教育的契合度,让小学生在浓厚的校园文化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让学生去认识社会,从而促进学生在社会中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乐农.我国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衔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9.

[2]申淑征. 红色经典音乐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20( 02) : 43-45.

猜你喜欢
教育现代化校园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
智慧教育平台助推大连教育现代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
医院思想政治工作需做到“六结合”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论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研究
校园文化建设在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