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深空探测史

2020-03-09 03:19叶楠
太空探索 2020年1期
关键词:左图右图彗星

文/ 叶楠

彗星探测

彗星是太阳系里的“流浪者”,它们的轨道大都非常扁平,其中大多数只会经过太阳附近一次而后飘然远去。彗星以其独具特色的彗尾而闻名,我国古代就有许多关于哈雷彗星的记载。近代研究表明,某些彗星拥有水冰,甚至还发现了某些氨基酸的踪迹。彗星的研究对于生命起源、行星诞生、太阳系演化等课题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要想在茫茫太阳系中追上一颗彗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都是在地球轨道附近等待彗星的来临。

国际彗星探险者号:首探彗星

美国的国际彗星探险者号探测器于1978年8月12日发射升空,是第一个运行在日地L1点晕轨道的探测器,它最初的任务是研究太阳风与地磁场的相互作用,后改道探测彗星。1982年6月开始,“国际彗星探险者号”进行了一系列变轨操作,从环绕L1点的晕轨道移出,进入日心轨道;1985年9月11日,它穿过了21P/贾科比尼-津纳彗星的离子彗尾,距离彗核7800公里,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对彗星进行探测的探测器。次年3月下旬,“国际彗星探险者号”正好运行到哈雷彗星和太阳之间,距离哈雷彗星彗核2800万公里。直到1997年,“国际彗星探险者号”才正式结束它的工作。但到了2014年7月,工程师们竟然还可以联系上这个探测器。

“哈雷舰队”探“哈雷”

当“国际彗星探险者号”从哈雷彗星与太阳之间飞过的时候,还有5个来自于苏联、欧洲及日本的探测器在更近的距离对哈雷彗星进行探测。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一颗天体进行的最为集中的探测,这些探测器也被统称为“哈雷舰队”(左图为邮票上的哈雷舰队)。其中,苏联实施的“韦加计划”于1984年底发射了两个金星-哈雷彗星探测器 —— 韦加1号、2号,它们分别于1986年3月6日和9日飞掠哈雷彗星,最近距离分别为8890公里和8030公里,在接近彗核的3小时内对其进行了密集探测,包括其体积、形状、温度、气体成分、尘埃组成等,共计传回约1500张哈雷彗星照片(右图是其中之一)。

先驱号与彗星号:日本首个深空探测器

日本的空间探索之路相较美国和苏联起步要晚一些,他们对太阳系小天体的兴趣显得更为浓厚。1985年1月7日,日本发射了他们的第一个行星际探测器 —— “先驱号”(左图),这使得日本成为了第三个成功发射深空探测器的国家。与“哈雷舰队”的其他探测器不同,“先驱号”并未携带任何的摄影设备,它更多的任务是要为后续发射的“彗星号”做好准备。

“彗星号”是日本发射的以探测哈雷彗星为主要目的的探测器,于1985年8月18日发射。1986年3月8日,“彗星号”从距离哈雷彗星彗核14.5万公里处飞过,拍摄了哈雷彗星彗核的紫外照片,并通过紫外光谱计算出彗核的自转周期约为2.2天。右图为印在邮票上的“彗星号”“乔托号”“韦加号”和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乔托号:近距离飞掠哈雷彗星彗核

“乔托号”(上图)是欧空局于1985年7月2日发射的探测器,首要任务是探测哈雷彗星,也是“哈雷舰队”成员之一。得益于韦加1号、2号的数据,“乔托号”于1986年3月14日以596公里的距离飞掠哈雷彗星彗核,并拍摄到了彗核的照片。在探测完哈雷彗星后,“乔托号”上的仪器于3月15日暂时关闭,直到1990年7月2日再次启动。借助地球引力的加速,“乔托号”于1992年7月10日接近格里格-斯基勒鲁普彗星,这次飞掠距离仅有200公里。

通过“乔托号”的照片及其他探测数据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哈雷彗星的真面目(下图):彗核的颜色非常深,甚至比煤还黑,据推测应该是被一层厚实的尘埃所覆盖;彗核的形状类似花生,长15公里、宽7~10公里;彗核只有10%左右表面有地质活动,有数个喷射孔正在喷发物质,其中包含80%的水、10%的一氧化碳、2.5%的甲烷与氨的混合物,以及其他烃类、铁和钠元素;彗星的元素构成与太阳基本相同,这意味着组成哈雷彗星的成分与太阳系的原始成分相同。

深空1号:首次使用离子推进器

“深空1号”(左图)是美国宇航局新千年计划的一部分,旨在对一些新技术的应用进行测试。“深空1号”是历史上首个使用离子推进器的探测器,于1998年10月24日发射。它的首个探测目标是小行星9969,之后的拓展任务将它导向了19P/博雷利彗星。2001年9月22日,“深空1号”从距离博雷利彗星2171公里处飞掠,拍摄到清晰的彗星表面照片(右图)。之后,“深空1号”还对火星进行了远距离拍摄,其离子发动机于2001年12月18日关闭,任务结束。

星尘号:采样并返回

美国的星尘号探测器(左图)于1999年2月7日发射,其首要目标是对怀尔德2号彗星进行采样并返回。2004年1月2日,在围绕太阳公转两圈之后,“星尘号”与怀尔德2号彗星相会并拍摄到照片(右图)。由于怀尔德2号彗星的速度更快,此次相会实际上是彗星从后面追上并超越了“星尘号”,速度差达每秒6.1公里,最近距离237公里。在此期间,“星尘号”的气凝胶收集器顺利启动,收集彗星尘埃和星际尘埃。2006年1月15日,当“星尘号”再次回到地球附近时,样品返回舱与“星尘号”分离,以每秒12.9公里的速度进入大气层,成为进入大气层时速度最快的人造天体,最终通过降落伞在犹他州的沙漠中成功着陆。科学家们通过对彗星样本的分析发现存在液态水的证据,以及组成生命基本化学物质之一的甘氨酸。

深度撞击号:以撞击方式探测彗星

美国的深度撞击号彗星探测器(左图)于2005年1月12日发射升空,经过174天、4.29亿公里的飞行,于2005年7月3日抵达坦普尔1号彗星附近并释放撞击器。约24小时以后,重达370千克的铜制撞击器以每秒10.3公里的相对速度撞击彗星,撞击能量相当于4.7吨TNT炸药。撞击后10分钟,“深度撞击号”飞越距离彗核500公里处对撞击位置的物理特征进行了探测。基于对彗星内部化学组成的分析,天文学家推测坦普尔1号彗星可能形成于奥尔特云。右图是撞击后不久“深度撞击号”拍摄到的照片。

飞越哈特利2号彗星

“深度撞击号”在2005年完成对坦普尔1号彗星的探测后,开始一系列新的扩展任务。首先是计划在2008年12月从700公里处飞越85P/波辛彗星,但由于波辛彗星过于暗淡,天文学家们无法确定它的位置,不得不放弃了此次飞越。又经过了2年的飞行,抵达下一个任务目标—— 哈特利2号彗星,2010年5月28日“深度撞击号”进行了一次11.3秒的点火,于11月4日成功飞越哈特利2号彗星并传回了清晰的彗核照片(左图),可以清晰看到花生状的彗核及喷发。后续“深度撞击号”还完成了对彗星C/2009 P1、小行星(163249)2002GT的观测,并在2013年2月首次观测到C/2012 S1这颗被人们寄予厚望却又快速消失的彗星(右图)。

星尘号再访坦普尔1号彗星

“深度撞击号”在成功撞击坦普尔1号彗星后,由于撞击尘埃的遮挡当时并没有拍到撞击后的清晰图像。2007年7月,“星尘号”飞向坦普尔1号彗星,开启新的扩展任务,经过三年半的飞行,2011年2月15日,“星尘号”在181公里处飞越坦普尔1号彗星并拍摄了照片(上图)。3月24日,“星尘号”耗尽了它最后的燃料,从3.12亿公里处发回了最后的确认信号后便消失在茫茫宇宙中。下图为“深度撞击号”和“星尘号”拍摄的照片对比,后者可以看到撞击产生的坑洞。

罗塞塔号:首次登陆彗星

由欧空局研制的罗塞塔号彗星探测器(左图)于2004年3月2日发射,目标是67P/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由于67P彗星轨道周期为6.44年,需要经历两次回归才能和“罗塞塔号”相遇,因此“罗塞塔号”飞行了10年,于2014年5月开始降低自己的速度,9月10日进入预定轨道,距离彗核只有30公里。

“罗塞塔号”的10年旅程并不只是为了近距离看一眼67P(右图),它还携带了一个名叫菲莱的登陆器。“菲莱”总重100千克,三维尺寸为1米×1米×0.8米。2014年11月12日,“菲莱”与“罗塞塔号”分离,登陆过程持续约7个小时。与彗星最亲密的接触为科研人员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数据,通过对67P水蒸汽同位素的测定发现与地球水截然不同,67P水中氘和氢的比例大约是地球水的3倍,这说明地球水不太可能来自于67P或与之类似的彗星。随着67P彗星距离太阳越来越远,“罗塞塔号”及“菲莱”的太阳能电池板无法提供足够的能量,2016年9月整个任务结束。

猜你喜欢
左图右图彗星
展览“彗星来的那一夜”现场图
出发!炸掉那颗彗星
图画捉迷藏
彗星
第十三章彗星撞地球
找图形
我会猜
找一找
快速记忆比赛
你答的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