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快速性能评价方法

2020-03-10 06:00车霖源陈伟民陈建挺金允龙
关键词:船型散货船集装箱船

车霖源,王 丹,陈伟民,陈建挺,金允龙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 a.航运技术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b.航运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135)

0 引 言

在船舶设计阶段,对船舶的快速性能进行评价尤为重要。船舶设计、建造和使用人员需了解当前船舶在同类船舶中所处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具有市场竞争力。采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会得到不同的结果,因此对评价方法进行统一尤为重要。早在2000年,交通运输部就发布了行业标准《新建及购置运输船舶节能技术要求》(以下简称《技术要求》),针对不同船舶的快速性评价给出了详细的方法说明[1],其核心思想是对比新建船舶的快速性系数与衡准值,若新船的快速性系数大于衡准值,则其满足《技术要求》。与此类似,2002年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发布了行业标准《海洋运输船主要性能水平评级》(以下简称《水平评级》),从船舶的承载能力、快速性、舱容利用率和耗油量等方面给出了判断船舶综合性能优劣的方法[2],即采用与《技术要求》类似的方法,将新船与已有船相对比,考虑不同因素的权重,给出综合得分。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以往的行业标准的适用性越来越差,已有很多研究针对《水平评级》,从船型、指标和权值处理等方面提出改进方法[3-5]。为满足船舶设计人员对快速性精准评价的需求,本文结合《技术要求》的评价方法,利用水池试验数据库,提出新的性能评价方法,达到合理、科学评价船舶快速性能的目的。

1 现有评价方法分析和改进

通过对《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发现其有以下局限性:

1) 适用范围小。随着设计和建造水平快速提升,散货船和油船的最大载重量均已超过300 000 t,新建集装箱船的载箱量已超过20 000 TEU,而衡准值计算公式要求散货船和油船的载重量在90 000 t以下,差别较大。图1为散货船衡准值计算公式的局限性。由图1可知,当载重量超过90 000 t之后,衡准值曲线出现不合理的走势,无法合理评估船舶的性能。

图1 散货船衡准值计算公式的局限性

2) 衡准值指标。《技术要求》中的衡准值来自于2000年以前的船型数据分析,适用于当时的船舶性能对比。近年来,随着船型优化技术得到广泛应用,船舶的快速性能得到明显提升。

3) 评价等级单一。为说明船舶的性能优良,单独评价其是否符合要求是不够的,船舶设计人员希望得到更详细的信息,明确船舶在同类船型中的位置,判断其是否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以便说服船舶所有人采用其方案。

针对以上局限性,重新拟定船舶快速性评价方法。选取近5 a的常规船型数据,所选船型的吨位涵盖当前市场上的主流吨位,能反映当前船型的特点。区别于《技术要求》中的方法,设立上、下2个衡准值,根据新建船在其中的位置判断该船的等级。等级共分为4个,提供精细的判断结果。评价过程与《技术要求》类似,说明如下。

1) 第一步,计算新船的快速性系数额定值,分为2种情况:

(1) 对于散货船和油船,有

(1)

(2) 对于集装箱船,有

(2)

式(1)和式(2)中:Ch为快速性系数额定值;Y为船舶海上功率裕度,%;P为船舶主机功率(包括海上功率裕度),kW;Δ、Δ1和Δ2为船舶排水量,t;vs、vs1和vs2为船舶航速,kn。

2) 第二步,计算对应船型的快速性系数衡准值C0,具体计算公式见表1。

表1 快速性系数衡准值计算公式

表1中:角标1代表结构吃水状态;角标2代表压载吃水状态;集装箱船的参数为设计吃水状态下的参数;角标L代表下限;角标U代表上限。

3) 第三步,计算快速性系数C的值,有

ΔC=C0,U-C0,L

(3)

ΔCh=Ch-C0,L

(4)

(5)

根据C值判断船舶的快速性等级见表2。

表2 船舶快速性等级判定

2 评价方法说明

海军系数以航速、排水量和功率确定的系数评价船舶的快速性能,使用方便,所需的变量较少,易于快速对比同类型船舶的性能。考虑主机功率和风浪储备,建立快速性系数Ch,将同吨位的船舶在同一水平上对比。

不同船舶的实际运营情况差异明显,考虑船舶的实际运营情况更能合理、科学地反映其性能。散货船和油船在实际运营中的装载情况相对固定,即结构吃水和压载吃水2种情况。因此,考虑船舶在2种吃水状态下的综合性能。集装箱船在实际营运过程中的装载情况不固定,在正常的市场环境中,设计吃水出现的概率相对较大,以该状态进行性能对比具有代表性。

以散货船为例说明衡准值的建立和等级划分方法。衡准值的建立结合了回归分析和样本分布的特点。首先,根据回归分析得到变量的变化趋势,确定快速性系数Ch随排水体积的变化特点(见图2);随后,根据变量的变化趋势和专家经验建立边界线,确定上限和下限,即衡准值,边界线根据样本点调整。样本包括常规主流船型,均经过一定的优化设计,下限以上即为合格船型。为更详细地进行评价,将上边界与下边界之间的部分三等分,得到良好和优秀界限。对于一艘船舶,计算出其快速性系数Ch,并将所得结果与上限数值和下限数值相对比,确定落入该区间的哪个位置,由此即可判定同吨位下该船性能的优劣。该评价方法通过相对的性能比较评价船舶的性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方便新数据的填充和评价标准的定期修正。

图2 散货船Ch分布情况

根据上述评价方法分析样本性能的等级分布情况,结果见图3。

由图3可知,对于散货船、集装箱船和油船等三大主力船型而言,性能为“良好”等级的船舶最多,其次是“优秀”等级,“合格”等级的船舶较少。由样本选择方法可知,参与对比的船舶均为经过优化的性能较好的船舶,有些船舶经过多次优化,样本多数集中在“良好”和“优秀”区域,符合实际情况。随着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工具的进一步发展和相关人员经验的积累,此种分布情况会愈加明显。

a) 散货船

b) 集装箱船

图3 样本性能的等级分布情况

在现阶段的工程实践中,多以设计吃水和设计航速下的船舶性能为优化目标。由上述分析可知,集装箱船的快速性系数是基于设计吃水计算的,而油船和散货船的快速性系数是基于结构吃水和压载吃水计算的,导致集装箱船“优秀”等级的比例相对较大。总体而言,当前的船舶性能等级评价方法能反映船型的特点,合理对比船舶的快速性能。

3 计算实例

某散货船的主要参数见表3,计算过程见表4。

表3 某散货船的主要参数

表4 计算过程

由表4可知,C值为0.328,该船的快速性能为“合格”等级。

4 结 语

本文针对《技术要求》中船舶快速性评价方法的局限性,结合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的水池试验数据库,提出了一种新的船舶快速性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不同船型的特点,应用范围较广;对比的衡准值来自于近年来的优秀船型,能反映当前船舶的性能特点;采用四级评价标准,能准确评价船型的性能和发展潜力;所需参数较少,计算方便,能快速帮助使用者得到结论;在建立衡准值曲线过程中融入了专家经验,从样本的分布情况来看,当前的等级划分方法能反映出船舶的性能特点,可用于性能对比。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加优秀的船型出现,后续将定期对评价标准进行更新。同时,紧跟新船型的特点,客观、合理地评价船舶的快速性能。此外,新规范、新公约中出现了从不同角度评价船舶性能的系数和指标,为船舶快速性评价提供了新的方向,后续将研究将其纳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

猜你喜欢
船型散货船集装箱船
新型穿浪船艏在单体高速艇上的应用研究
基于修正函数法的双燃料散货船船型优化
20艘!今年好望角型散货船拆解量远超去年同期
浙江省集装箱河海联运发展现状与趋势
我国内河船型发展相较于航道发展的优越性分析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12月29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截至2014年11月25日)
全球二十大集装箱船公司运力排名
全球集装箱船闲置率高达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