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美国机场天气报告中R MK组

2020-03-10 10:47民航华东空管局春秋航空公司
民航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编报测站能见度

□ 民航华东空管局 郝 然 春秋航空公司 孟 斌/文

机场天气报告包括例行天气报告(METAR)和特殊天气报告(SPECI),是飞行员及签派员最常用的航空气象情报。目前,许多国家的机场天气报告中包含备注组,即R MK(Remark)组。R MK组作为对主报文气象要素、天气现象等的补充说明,包含的信息十分丰富,可以帮助飞行员、签派员更全面了解该机场的天气情况,对航空生产顺利运行起到了重要的补充作用。

然而,国际民航公约附件3中未对R MK组编报格式作统一规范,各国有自己的编报规则,但差异较大,加之R MK组本身包含的信息繁多,这使得R MK组成为机场天气报告中最复杂、最难理解的部分。许多民航从业人员遇到R MK编组,不能正确获知该部分内容的含义,导致在航班运行时,难以全面了解机场的天气状况,对飞行安全带来一定的隐患。

笔者研究了多个国家机场天气报告的R MK组,经过综合研究认为,虽然各国各有特色,比如日本R MK对空中报告的风切变、颠簸、积冰描述详尽,俄罗斯R MK包含跑道污染物的详细信息。但是,美国机场天气报告中的信息最全面。同时,笔者发现目前民航尚无全面解读R MK组的文章。为使中国民航运行人员能够全面、正确了解美国机场天气报告中的R MK组,笔者研究了多本FAA官方材料,包括咨询通告AC-00-45 H、F MH(Federal Meteorological HandbookNO.1)、FAR/AIM等,并搜集了多个机场的报文实例进行总结,做了如下的翻译和解读。

RMK组编报说明

R MK尽量使用标准规范的(明语)缩写,但如有重要信息需要备注,即使没有相应缩写,编报人员也应用简洁、清楚的语言编报。

R MK里出现时间时,如果时间和发报时间在同一小时,则省略小时;如果在不同一小时,则写明小时、时间。

天气现象在离本场 5~10 S M区域,用”VC”描述,当天气现象在本场10 S M以外,用“DSNT”描述。

表1:RMK组包含项及编报顺序

RMK组包含项及编报顺序

R MK组包含项及编报顺序见表1所示。

各项详解

下文中的“_”代表空格,“/”代表或,“( )”代表该标识可能不编或若能知道才编报。

1. 火山喷发

信息包括:火山名,经纬度或距离测站的方向、大概距离,喷发的日期/小时(UTC),范围描述、大致高度、火山灰移动方向,和喷发相关的其他数据。

例:“MT.ST.HELENS VOLCANO 70 MILES NE E RUP T E D 231505 L ARGE AS H CL OUDE X T E NDI NG T O APP R OX 30000 F E E T MOV I N G N E”,译为:“位于测站东北方70英里的MT.S T.H E L E N S火山,于23日15时15分(U T C)喷发,范围庞大,火山灰云伸展至高空30000英尺左右,向东北方向移动”。

2. 漏斗云

在人工测站,陆龙卷、漏斗云、水龙卷信息编辑在此项。信息包括: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据测站距离、位于测站的方向、移动方向。

格 式:ORNADO/FUNNEL_CLOUD/WA T E R S P OUT_B/E(h h)mm_L OC/DI R_(MOV)”。其中,B/E(h h)mm代表开始(时)分、结束(时)分,L OC/D I R代表方位和/或者据测站的方向,MOV代表移动方向(若知道)。

例:“T OR N A D O B 13 E 376 N E”,译为“陆龙卷在该整点13分开始,37分终止,位置在距离测站东北方向6英里”。

3. 自动气象站种类

格式:A O1或A O2。A O1表示自动站没有降水类型识别设备,A O2表示有降水类型识别设备。

4. 最大风

过去出现的瞬时最大风的风向和风速。

格式:P K_WN D_d d d f f(f)/(h h)mm。d d d代表最大风的风向,f f(f)代表最大风速(两位或者三位),(h h)mm为出现(时)分。

例:“P K WN D 33029/1158”,译为“最大风风向330度,风速29节,出现在协调世界时(U T C)11:58”。

5. 风的变化

格式:WS H F T_(h h)mm_(F R OP A)。若最后带有F R OP A则表示风的变化是由于锋面过境引起。

例:“WS H F T 1030 F R OP A”,译为“因锋面过境10:30(U T C)出现风的变化”。

6. 塔台或地面能见度

格 式:T WR_V I S_v v v v v 或 S F C_V I S_v v v v v。T WR即t o w e r,S F C即s u r f a c e,v v v v v表示能见度数值。

例:“T WR V I S 31/2”,译为“塔台能见度3.5英里”。

7. 主导能见度变化

若观测期间主导能见度急剧变化超过1/2英里,并且平均主导能见度小于3英里,在备注栏标注变化的主导能见度。

格式:V I S_v n v n v n v n v n V v x v x v x v x v x。其中V左右两边分别为主导能见度的最小和最大值。

例:“V I S 11/4 V 2”,译为“主导能见度变化范围为1.25英里至2英里”。

8. 方向能见度

当主导能见度或某一方向能见度小于 3英里, 并且该方向能见度与主导能见度差值在一个可报告的阈值以上,则在注明该方向能见度。

格式:V I S_[D I R]_v v v v v。D I R代表八个方位的英文缩写。

例:“V I S N E 21/2”,译为“东北方向能见度为2.5英里”。

9. 第二测点能见度

有些自动气象站配备了两个能见度探测器,当第二测点能见度比报文主体中报告的能见度低时,需要在备注组报告。

格式:V I S_v v v v v_[L OC]。L OC代表第二测点的位置。

例:“V I S 21/2 R WY 11”,译为“11号跑道附近测点的能见度为2.5英里”。

10. 闪电

(1)有人值守的站点,出现闪电可能报告以下信息:频率、闪电种类、位置。

格式:F r e q u e n c y_L T G(t y p e)_[L OC]。即闪电频率、闪电类型、位置。闪电频率包括:OC N L、F R Q、C ON S;闪电种类包括:C G、I C、C C、C A。

各种闪电缩写及其含义见表2。

表2:各种闪电缩写

例1:“OC N L L T GI C C G N W”,译为“云内和云地之间间断有闪电,方位西北”。

例2:“F R Q L T GC G V C”,译为“机场附近云地之间有频繁的闪电”。

(2)在自动报告的站点,若距离5海里以内,则在报文报告“T S”;当据测点5~10海里,报告“V C T S”;据10海里以上,报告“L T G D S N T”。

11.降水开始、终止时间

报告信息包括:降水类型、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多种降水现象可以连续编报,降水强度不报告。

格式:w'w'B(h h)mmE(h h)mm。w'w'表示降水类型,B(h h)mm代表开始(时)分,E(h h)mm代表结束(时)分。

例:“R A B 05 E 30 S N B 20 E 55”,译为“雨在该整点5分开始,30分终止;雪在该整点20分开始,55分终止”。

12. 雷暴开始、终止时间

格式:T S B(h h)mmE(h h)mm。

例:“T S B0153 E 30”, 译 为“ 雷 暴01:53(U T C)开始,02:30(U T C)结束”。

13. 雷暴位置(明语)

格式:T S_L OC_(MOV_D I R)。L OC代表雷暴据测站的方位,MOV_D OR代表移动方向(若可知)。

例:“T S OH D MOV N E”,译为“天顶方有雷暴,向东北方向移动”。

14. 冰雹尺寸

格式:GR_[s i z e]。[s i z e]代表最大冰雹直径,以1/4英寸为增量。

例:“GR 13/4”,译为“最大冰雹直径1.75英寸”。

15. 雨幡

格式:V I R GA_(D I R)。报告雨幡和其据测站的方位,方位也可不报告。

例:“V I R GA A L QD S”,译为“周围所有象限都有雨幡”。A L QD S即a l l q u a d r a n t s。

16. 云高变化

格式:C I G_h n h n h n V h x h x h x。C I G即c e i l i n g,当云底高在3000 f t以下,并且在变化时(变化达到的条件另有标准),记录最低和最高云底高值。

例:“C I G 005 V 010”,译为“云底高在500 f t到1000 f t之间变化”。

17. 视程障碍

记录地面或空中的视程障碍现象、引起视程障碍的天气现象和遮蔽天空的份额。

格式:w'w'_[N s N s N s]h s h s h s。w'w'为天气现象,N s N s N s为遮蔽天空的份额。若天气现象发生在地面,则包括:F E W、S C T、B K N;若发生在空中,则包括:F E W、S C T、B K N、OV C。h s h s h s为视程障碍高度,若发生在地面则编报“000”。

例1:“F G S C T 000”,译为“大雾,遮蔽了3/8~4/8的天空”。

例2:“F U B K N 020”,译为“烟,遮蔽了5/8~7/8的天空,高度2000 f t”。

18. 天空状况变化

若多层天空有相同量的云,当某层的云量发生变化时,编报该层高度。

格式:N s N s N s(h s h s h s)_V_N s N s N s。

例:“B K N 020 V OV C”,译为“2000 f t高度上云量由B K N变为OV C”。

19. 重要云种

(1)积雨云(C B)、浓积云(T C U)、堡状高积云(A C C)

格式:C B/T C U/A C C_L OC_(MOV_D I R)。记录云种类、方位、移动方向(若知道);如果积雨云在测站10英里以外,则使用“D S N T”。

例1:“C B W MOV E”,译为“测站西方有积雨云,向东移动”。

例2:“A C C N W”,译为“测站西北方有堡状高积云”。

(2)荚状云和滚轴云荚状云有:荚状层积云(SCSL)、荚状高积云(ACSL)、荚状卷积云(CCSL);滚轴云简字:“ROTORCLD”。

例 1:“ACSL SW-W”,译为“测站的西南至西方有荚状高积云”。

例 2:“APRNT ROTORCLD NE”, 译 为“ 测站东北方有明显滚轴云”。APRNT 即 apparent。20.第二测点云高

在特定测站,当第二测点测得的云高值小于METAR 主体中云高时,需要编报。

格式:CIG_hhh_[LOC]。

例:“CIG 002 RWY11”,译为“位于 11 号跑道的测点测得多云,底高 200ft”。

21. 气压迅速下降或上升

若气压上升率或下降率大于0.06英寸/小时,且在观测时段气压变化大于等于0.02英寸,需要编报。

格 式:PRESRR/PRESFR。PRESRR 即pressure rising rapidly;PRESFR 即 pressurefalling rapidly。

22. 海平面气压

格 式:SLPppp。SLP 表 示 Sea-LevelPressure,ppp 为海平面气压后三位,单位百帕;如果海平面气压无法得到,则编辑“SLPNO”

例:“SLP048”,译为“海平面气压为1004.8百帕”。

23. 航空器事故(明语)

格式:(ACFT_MSHP)。当发生航空器事故时,由于要记录当时的天气情况,会发一份SPECI,这份报中会编报“(ACFT_MSHP)”,其中括号代表这份S P E C I只保存,不会参与情报交换。

24. 无特殊报

格式:“NOSPECI”。如果该场站没有特殊报,在备注项中标注NOSPECI。

25. 雪迅速积累

若过去一小时积雪增加量大于等于1英寸,则编报词组。

格 式:SNINCR_[inches-hour/inches onground]。SNINCR 即 Snow Increasing Rapidly,inches-hour 代表过去一小时积雪增加深度,incheson ground 表示观测时地上积雪厚度。

例:“SNINCR1/10”,译为“雪迅速积累,过去一小时增加1英寸,总厚度10英寸”。

26.其他重要信息

例如跑道信息、fog dispersal operations、标注该站当天第一份或最后一份报文。

27.降水

(1)过去1小时降水量

格式:Prrrr。以标示符“P”开头;rrrr表示上个METAR报到现在的降水量,单位是0.01英寸。特别注意,当报P 0000并不表示上个小时没有降水,而是表示上个小时降水量小于0.01英寸。

例:“P 0055”,译为“上个小时降水量为0.55英寸”。

(2)3小时和6小时降水量

格式:3****/6****。以标示符“3”或者“6”开头,跟随四个数字符组表示过去3个小时或者6个小时的降水量。

例1:“30005”,译为“过去的3个小时降水量为0.05英寸”;

例2:“60100”,译为“过去的6个小时降水量为1.00英寸”。

(3)24小时降水量

格式:7****。以标示符“7”开头,跟随四个数字符组表示过去24个小时的降水量。

例:“71020”,译为“过去的24小时,降水量为10.20英寸”。

(4)地面雪厚度

格式:4/***。以标示符“4/”开头,跟随三个数字符组表示当前地面雪的厚度,单位为英寸。

例:“4/010”,译为“当前地面雪的厚度为10英寸”。

(5)雪的水当量值

如果测站降雪厚度超过2英寸,则在当日18:00(U T C)这份报文中标注降雪的水当量值。

格式:933***。以标示符“933”开头,跟随三个数字符组表示雪的水当量,单位0.01英寸。

例如:“933105”, 译为“雪的水当量值为1.05英寸”。

(6)地面积冰厚度

格式:I t h h h。以标示符“I”开头,代表i c e a c c r e t i o n;t代表过去小时数,可能为“1”、“3”、“6”;h h h代表冰积累厚度,单位为英寸;可出现多组。

例:“I 1000 I 3005”,译为“过去1小时积冰厚度不足0.01英寸,过去3小时积冰厚度0.05英寸”。

28. 云类

格式:8/C L C MC H。以标示符“8”开头;后面三位代表低、中、高云种类 (低中高云详细代表数字见WMO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C l o u d A t l a s, V o l u me s I a n d I I),“0”代表该层无云,“/”代表该层及以上遮蔽。

例1:“8/6//”,译为“低云为层云,遮蔽天空”。

例2:“8/903”,译为“低云为积雨云,无中云,高云为密卷云”。

29. 日照时间

格式:98 mmm。以标示符“98”开头;mmm三位数字代表前一天日照时长,单位为分钟。

例:“98386”,译为“前一天日照时间为386分钟”。

30. 发报时温度、露点

格式:“T s n T'T'T's n T'd T'd T'd”。以标示符“T”开头;s n码为正负代码,“0”代表正,“1”代表负;T'T'T'三位数代表气温,单位0.1摄氏度;T'd T'd T'd三位数代表露点,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温度单位都是摄氏度。

例:“T 00361020”,译为“气温3.6℃,露点-2.0℃”。

31.过去6小时的最高温度

格式:“1 s***”。以标示符“1”开头;s为“0”或“1”表示高于或低于零度。再跟随三个数字组表示温度,单位0.1摄氏度。

例:“10112”,译为“过去6小时最高温度为11.2 ℃”。

32.过去6小时的最低温度

格式:“2 s***”。以标示符“2”开头,s为“0”或“1”表示高于或者低于零度;再跟随三个数字组表示温度,单位同上。

例:“20112”,译为“过去6小时的最低温度为11.2 ℃”。

33. 24小时最高、最低温度

格式:“4 s***s***”。以标示符“4”开头,s为“0”或“1”表示高于或者低于零度,前四位表示最高温度,后四位最低温度。

例:“401101025”,译为“24小时最高温度11.0 ℃,最低-2.5 ℃”。

34. 过去三小时变压

格式:“5 a***”。以标示符“5”开头;a代表变化情况的指示码,从0~8,具体含义见表3。

后三位数代表变化的百帕数。

例:“ 52042”,译为“过去三小时气压稳步上升4.2 h p a”。

35.传感器状态

(1)如果 RVR 信息该报未报,编报“RVRNO”;

(2) 如果天气现象传感器不可用,编报“PWINO”;

(3)如果翻桶式雨量筒传感器不可用,编报“PNO”;

(4)如果冻雨传感器不可用,编报“FZRANO”;

(5)如果闪电探测系统不可用,编报“TSNO”;

(6)如果第二测点能见度探测器不可用,编报VISNO LOC,LOC 代表第二测点能见度传感器位置;

(7)如果第二测点云高仪探测器不可用,编报CHINO LOC,LOC 代表第二测点云高仪位置。

36.设备维护

如果报文尾有“$”标识,表示设备需要维护。

结束语:

美国机场天气报告R MK组包含项较多,且有繁杂的英文缩写和指示码。提前了解其编报规则,并有据可查,才能做到在工作中迅速读懂美国机场的天气报告,为民航安全、顺畅运行打好基础。笔者后续将对其他国家、地区的机场天气报告R MK组进行分析解读,也建议开通相关地区航线的航空公司,将相应内容编写入手册,便于随时查找、认读。

表3:气压变化情况指示码含义

猜你喜欢
编报测站能见度
GNSS钟差估计中的两种测站选取策略分析
WiFi室内定位测站布设优化的DOP数值分析
能见度仪在海陀山的应用
福海水文站气象要素对比分析
大型化工集团企业合并财务情况说明书的编报
低能见度下高速公路主动诱导技术的应用
前向散射能见度仪故障实例分析
改革《地面气象要素上传数据(Z)文件》W1W2的探讨
关于对拟申请入库项目编报与评审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个争论多年的编码题”编报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