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人民的胜利

2020-03-10 08:28齐彪
中华魂 2020年2期
关键词:毛泽东

齐彪

1949年,是一个彻底改变中国人命运的年份。这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是人民的节日,人民的胜利,中国历史从此开辟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一、人民的抉择

为了这一年这一天,中国人民已经在黑夜中等待的太久太久,终于盼来了新中国诞生的黎明。

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战略决战中,继辽沈战役后,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也于1949年1月先后取得完全胜利。忽喇喇似大厦倾。在这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国民党反动派的154万正规军被全部歼灭,其赖以维持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被彻底摧毁;在其拒绝签订国内和平协定的情况下,中国人民解放军即强渡长江,4月23日占领南京,悬挂在中华民国总统府上的青天白日满地红旗被解放军战士扯下,这标志着国民党22年的反动统治的落幕。中国人民选择了告别旧时代的中华民国,而拥抱将要成立的新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蒋介石为首的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是在1927年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的血腥中建立起来的,从蒋介石背叛孙中山事业、背叛革命的那一刻起,他和他主导的国民政府就站在了大多数普通中国人民的对立面,其走向覆亡是必然的。1948年张治中在给蒋介石的一封检讨国民党失败原因的密信中说:“对全国人口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之农民問题,亦即土地问题,在此二十年间,理应加以解决,但非不能为而根本而不为,致坐失最大多数之群众基础。”①

中国共产党把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作为自己的初心使命,始终站在绝大多数中国人民一边。作为它的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受剥削受压迫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科学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毛泽东思想,进一步指明了中国人民自身解放的道路;它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也是中国人民、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唯一宗旨;它在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坚强核心——人民领袖毛泽东,人民称他为“大救星”;它锻造了一支绝对领导下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所有这一切,都赋予了其被历史和人民选择为国家领导者、执政者的充分资格。

当蒋介石举起屠刀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人并没有被吓倒、被征服,他们从地下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掩埋好同伴的尸首,拿起武器,开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和土地革命的伟大斗争。面对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他们硬是跳出层层包围圈,实现了令世人惊叹的伟大远征,站到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前线,树立起为了人民和民族利益奋不顾身、英勇不屈的良好形象。

国共两党人心、力量对比的转换终于通过抗日的民族战争发生了。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在一段时间里对抗日表现得较为积极,毋庸讳言,这得到大多数民众支持。但随着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其不顾民族大义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不得人心的事情做得越来越多。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随着美国等同盟国的参战并加大对中国支持的力度,其消极避战、坐待胜利,贪图享受、不思进取,利用抗战发国难财等腐败之气大肆蔓延开来。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大批军政官员到沦陷区接收,结果变成了“劫收”。沦陷区人民“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

与国民党的反动堕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共产党的进步发展。共产党实行人民所拥护的全面抗战的政策,在没有任何外援的情况下,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党带领军队搞大生产,自力更生、节衣缩食,延安边区是历朝历代最廉洁的政府。毛泽东在当时指出:“利用抗战发国难财,官吏即商人,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的特色之一。艰苦奋斗,以身作则,工作之外,还要生产,奖励廉洁,禁绝贪污,这是中国解放区的特色之一。”②

人民正是在这种鲜明对比中对自己的领导者作出了抉择。不仅工农群众成为共产党的坚定支持者,原来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中间党派也逐步站在我们党的一边。到了国共两党决战的关键时刻,正像《解放日报》一篇社论的标题所说的那样:“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其四面楚歌,再也无法逃脱覆亡的历史命运。蒋介石是虔诚的基督教徒,他信仰上帝,但上帝没有站到他的一边,最终成了上帝的弃儿。共产党也相信“上帝”,这个“上帝”就是毛泽东所说的人民大众,我们共产党把人民奉为上帝,也终于感动了它。人民是真正的上帝。在历史的长河里,始终回荡着一个伟人的永恒提醒: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二、人民的国家

权力来源决定权力走向,人民的选择必然要求建立人民的国家。

从1949年3月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到6月底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再到9月下旬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这一人民大宪章,全面回答了要建立的人民国家是什么样子。

名正而言顺。这一人民国家叫什么名字?早在建党时期,党就把“统一中国为真正民主共和国”“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写入自己的纲领。党在建立根据地、局部执政的不同阶段,先后提出中华苏维埃工农共和国、人民共和国等名称。1948年1月中旬及1949年新年献词,任弼时、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首先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概念。③但其后1949年1月上旬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④以及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开幕式上毛泽东的致词,又提出了“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概念。所有这些称呼,都把“人民”及“工农”作为新中国的核心词语,为最终确定这一人民的国家名称做了充分准备。

经广泛征求意见,政协会议及《共同纲领》最终决定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对此,董必武在9月 22日的有关报告中作出说明:本来过去许多人写文章或演讲都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黄炎培、张志让两先生主张用中华人民民主国。张奚若先生⑤以为用中华人民民主国,不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现在采用了最后这个名称,因为共和国说明了我们的国体,“人民”二字在今天新民主主义的中国是指工、农、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四个阶级及爱国民主分子,它有确定的解释,已经把人民民主专政的意思表达出来,不必再把“民主”二字重复一次了。⑥

新中国名称还有一个要不要简称的问题。有的代表提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称后面,加上一个“简称中华民国”的括弧,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华民国)”,这在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论。对此政协会议主席团采取慎重态度,特别注意听取当年追随孙中山先生为建立中华民国而奋斗的老前辈的意见。年逾八旬的爱国华侨司徒美堂表示坚决反对,他说:我是参加辛亥革命的人,我尊重孙中山先生,但对于中华民国这四个字绝无好感。理由是中华民国与“民”无涉,22年更给蒋介石与CC派弄得天怒人怨,真是痛心疾首。我们试问,共产党领导的这次革命是不是跟辛亥革命不同?如果大家都认为不同,那么我们的国号应该叫中华人民共和国,抛掉又臭又坏的中华民国的烂招牌。革命胜利了,连国号也不敢改。我坚决反对什么简称,我坚决主张光明正大地用中华人民共和国!⑦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的最终确定,是充分发扬人民民主、凝聚各方人士共同智慧的结晶。

新中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新中国的政体即国家政权组织形式,是基于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国家最高政权机关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是西方的议会制和三权鼎立;新中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新中国的结构形式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在单一制国家中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是苏联那种联邦制。所有这些,完整、系统地构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及基本政治制度体系,虽然随着宪法制定并不斷修改完善,但其基础被反复申明和强调;新中国的国家治理体系经过多次改革并且至今还在深化改革中,但最基本、最核心的东西从未动摇过。

总之,新中国是名副其实的人民国家。在旧中国毫无政治地位的广大工农大众第一次成为了国家的主人,这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先例。

三、人民的选举

人民的国家政权必须由人民选举产生。在当时条件下,在普选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以前,则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1949年9月21日至30日,在北平举行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肩负着这一崇高使命。

早在1948年4月30日,正在南京进行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即将闭幕、蒋介石已“高票”当选总统之时,中共中央发布的“五一口号”就郑重提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这一号召受到了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代表人士热烈响应,并陆续摆脱国民党的阻挠,通过各种渠道进入解放区,参与筹备召开政协会议、建立新中国的工作。

参加这次盛会的共662位代表。其中,共产党员约占44%,工农和各界的无党派代表约占26%,各民主党派的代表约占30%。这充分说明这次会议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获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和拥护。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再次强调:“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宣布自己执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他自豪而深情地说:“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它将表明: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会议进行到9月30日下午,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人这一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众望所归。此时,参加会议的每个人心中都清楚,谁领导了中国的革命,谁把灾难重重的中国人民解救出来,谁一定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只有毛泽东能享此最高荣誉和职位。参会的代表都投下了自己神圣一票。但在开票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数来数去,发现毛泽东少一票。大家认为这很可能是某投票人一时疏忽,忘记画票,有人提出可以作为废票,让毛泽东全票当选。当周恩来向毛泽东汇报这一情况后,毛泽东说,代表们有权选毛泽东,也有权不选毛泽东,缺一票就缺一票,没有关系。⑧主持人当众宣布:毛泽东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这时全场一致起立,热烈欢呼声达数分钟之久。会议同时选举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6人为副主席,周恩来、陈毅等63人为政府委员。会议一致通过的宣言郑重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已宣告成立,中国人民业已有了自己的中央政府。”

在开国大典开始前,新选出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宣布就职。在大典活动进行中,面对万众欢腾、激情澎湃的场面,毛泽东不断高呼:“同志们万岁!”“人民万岁!”城楼上下相互呼应,形成一片欢乐的海洋,充分展现了人民爱领袖、领袖爱人民,领袖与人民心连心的真情实感。大典活动结束后,已经是晚上10点左右,毛泽东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激动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人民喊我万岁,我也喊人民万岁,这才对得起人民呀。”⑨

10月21日,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政务院第一次会议,宣布作为国家政务最高执行机关的政务院成立。随着中央人民政府的建立,地方各级人民政权机关也逐步建立起来。与过去的“国民大会”、“国民政府”完全不同的是,“人民”成为各级政权机关的鲜明标识。如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人民铁道、人民邮政,使用的货币也叫“人民币”。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新生政权的根本属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人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统一、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屹立于世界。它结束了鸦片战争以来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结束了国家四分五裂、征战不已和人民生活贫困、生灵涂炭的局面,结束了极少数压迫者、剥削者统治广大劳动人民的历史,为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社会打开了通道。这不仅是100多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碑,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的一个伟大里程碑。

四、人民的解放

人民国家人民建,人民国家为人民。国家权力一旦掌握在有组织有领导的人民手里,便能发挥无敌的力量,使人民从悲惨的生活中解放出来,使新中国发生飞跃性的进步。

广大人民群众开始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这在当时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各地各界人民代表会议,这是地方人民代表大会的雏形。毛泽东和党中央非常重视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的工作,要求新解放地区市、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律每三个月召开一次。时为清华大学教授的费孝通曾经对共产党能否实行民主表示过怀疑,他说自己很早就听见过这民主两个字,也去过西方国家,但是新中国究竟怎样才算是一个民主的社会呢,并不明白。正是在北平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上看到的场景,让他一下子明白了什么是民主:穿制服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各界代表提交的提案多达248件,大都是社会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提交会议审议、处理。这使他第一次对新中国民主的形式和民主的事实有了认识。地方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制度使人民民主落到了实处,成为当时人民民主政权的最好的基本的组织形式。

人民政府开始主导国家经济生活,人民开始在经济上翻身。通过没收官僚资本,使这一巨大价值的财富收归了人民国家所有;通过打击不法投机资本,人民关注的物价水平、市场秩序逐步趋于稳定;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逐步展开,深受剥削压迫的广大农民逐步获得自己的土地,摆脱千百年来封建宗法的人身束缚;工人阶级开始成为企业的主人。革命就是解放生产力。从1949年春起,解放区各厂矿形成恢复生产的热潮。天津市原中纺系统所属七个纺纱厂在接收后的第二天,就有90%以上的职工到厂报到,即恢复开工生产。广大工农劳动群众以翻身作主人的崭新面貌,在战争废墟上重建家园,自觉担负起建设新中国的责任。

人民深恶痛绝的旧社会污泥浊水开始得到有力荡涤。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设庄赌博等,严重毒化着社会环境和人们的身心。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迅速开展了扫除各种社会弊病的斗争。1949年11月21日,北京市公安局在有关部门的配合下,一夜之间封闭了分布在全市的224家妓院;市政府专门成立妇女生产教养院,共收容妓女1200余名。其他大中城市也立即跟进行动。从1949年5月开展的剿匪斗争,使中国匪患久远、为害甚烈的历史开始从根本上扭转。所有这些,不仅树立了党和人民政府“说到做到”良好形象,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也改善了社会风气,净化了社会环境,振奋了民族精神。社会各界包括许多国际人士为之惊叹和赞许。

中国人民受列强欺凌和盘剥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新中国不急于取得帝国主义国家的承认,而是“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坚决地、有步骤地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和内河航行权、领事裁判权等各种特权。毛泽东访问苏联并取得成功,苏联承诺放弃《雅尔塔协定》后获得的中国东北特权。1949年2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北平举行盛大入城仪式时,毛泽东命令部队必须经过东交民巷,这是自1901年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48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进入这条胡同。这一庄重的示威行动,宣告了过去耻辱历史的结束,中国人的命运已经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

新旧社会两重天。正是从这一系列不断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切身感受到人民政权的决心、胆识和魄力,以及在建立新国家工作中表现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艰苦奋斗作风和严明纪律,令人耳目一新,从而进一步激发了人们以主人翁的姿态自觉投入建设新国家、新社会、新生活的伟大斗争中。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欢欣鼓舞,踊跃参加新中国的各项事业;许多身处海外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陆续辗转返回祖国参加建设。中华大地上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

五、人民的公仆

人民的国家要求执政者始终成为人民的公仆。新中国的成立,党作为执政者面临全新的考验,最根本的就是如何在执掌全国政权的条件下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马克思、恩格斯天才预见到权力对无产阶级执政者的侵蚀。恩格斯在1891年的《法兰西内战》导言中说:“国家再好也不过是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中获胜的无产阶级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胜利了的无产阶级……不得不立即尽量除去这个祸害的最坏方面”。⑩强调要“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如何防止由社会公仆变成了社会主人,除去国家“祸害的最坏方面”,是执政的共产党必须面对的历史性考题。中国共产党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做出了正确回答。

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的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以超凡的远见卓识向全党发出警告: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他特别强调: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毛泽东还给各级领导及党员领导干部,同时也是给他自己,定下了不做寿、不送礼、少敬酒、少拍掌、不以人名作地名等六条规定。离开西柏坡前,毛泽东又再三对身边的同志说:我们进北平,可不是李自成进北平,他们进了北平就变了。我们共产党人进北平,是要继续革命,建设社会主义,直到实现共产主义。他形象地将之比喻为“进京赶考”,决不当李自成,考出好成绩。这是一个伟大胜利者难得的政治清醒和提醒,為加强党在全国执政后自身建设、加强与人民群众联系指明了方向。

1949年11月,中央即决定成立以朱德为书记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这一机构当时的基本任务就是加强党内监督,保护生产、巩固和纯洁党的组织、巩固党同群众的联系、保证党的集中统一。当发现党内出现骄傲自满、严重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等不良苗头倾向时,党即在新中国成立不久的1950年开始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相继开展了整风运动、整党运动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下决心处决了对革命有功但堕落成大贪污犯的刘青山、张子善。这些活动以及一系列强有力措施的推出,加强了执政条件下党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是党在执政后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开端,初步奠定了党长期执政、人民共和国长治久安的基础。

70年来,为人民执掌政权的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将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的“两个务必”和“不当李自成”的教导警示牢记心间,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革命意志,引导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以无比辉煌的业绩向人民交出了一份份优异答卷。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人民公仆、时代先锋、民族脊梁。

2019年10月1日,历史镜头再一次聚焦定格在天安门城楼。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站在70年前毛泽东主席曾经站过的同一个位置向世界宣示:“继续把我们的人民共和国巩固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始终如一,新中国的人民本质永远不会改变;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

注释:

①《张治中回忆录》(上册),文史资料出版社1985年版,第405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48页。

③参见:任弼时《土地改革中的几个问题》(1948年1月12日),毛泽东《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1948年1月18日),《将革命进行到底》(1948年12月30日)。

④参见《毛泽东年谱》1949年1月6日-8日条目。

⑤无党派民主人士,时为清华大学教授。

⑥董必武:《关于草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的经过及其基本内容的报告》(1949年9月22日)。参见:《董必武选集》1985年版,第245-246页。

⑦司徒丙鹤:《陪同司徒美堂参加开国大典》,《广东党史》2000年第1期。

⑧王仲方:《新政协筹备会工作的难忘经历》,《百年潮》2009年第9期。

⑨王刚:《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关于建立新中国的一些

档案文献回顾》,《人民日报》2019年09月25日。

⑩《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第40页。

猜你喜欢
毛泽东
抗美援朝,毛泽东立国之战
1949,毛泽东点将
刘文西笔下的毛泽东
《毛选》第五卷缘何未能在毛泽东生前出版
录毛泽东词一首(草书)
毛泽东对叶剑英的深情厚望
吴自立“闹事”与毛泽东复信
毛泽东的生日宴会都上些什么菜
政治家的身高
电视连续剧《开国领袖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