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视角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3-10 10:25陈仕哲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8期
关键词:关怀人格人文

陈仕哲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着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人格培养与健康成长,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具备着浓厚而广泛的人文关怀内涵,然而在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中,存在着人文关怀缺失等问题。基于此,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思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方向,提出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培养其独立人格,构建平等教育观,做好心理疏导、培养高尚品德等策略,以期培养出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基础性内容。当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着一定问题,如人文关怀缺失、没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育方式单一等。基于这些问题,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探索新时期背景下开展高校思政政治工作的具体路径,体现人文关怀精神,更好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与世界观,为国家培养知识渊博、理想远大、政治坚定的高素质人才。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

理性来分析当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并没有充分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与精神,人文关怀缺失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第一,思想政治工作没有重视与体现人文关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程教师来实现的,但高校在搭建教师队伍时,往往侧重于对教师学历、专业知识的考察,忽视了教师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导致教师队伍人文关怀的意识相对薄弱。此外,一些高校没有认识到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与价值,只是照本宣科,毫无创新,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较少,没有构建起师生之间的情感基础,也没有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第二,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些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没有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育时依旧选择传统的说教式、填鸭式教学方式,没有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学生抵触心理、厌烦心理突出,不利于学生个性培养。一些高校在改变教育方式,但只局限于教学方式的创新,没有融入人文关怀的理念与精神。第三,不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思想政治教学主要局限于课堂上,陈旧的内容与缺乏创新的形式,难以满足学生的诉求,学生学习与参与度低,思想政治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形式。教师缺乏人文关怀意识,没有深入了解与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与趋势,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与疏导,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一)以人文关怀为切入点,塑造学生独立人格

大学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对象,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给予其充分的尊重,对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培养与塑造有着积极意义。为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可以将人文关怀作为切入点,从多个方面出发,引导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第一,教育工作者需要做好自我认知与角色定位。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可以引入现代化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不应该将自身的意志强行施加给学生,而应该以人文关怀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与生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与行为方式。第二,积极培养学生独立人格。在新时代背景下,学生群体表现出较为突出的创新意识与独立意识,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意志与想法。鼓励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方式来更好认知自我,增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学校方面可以为学生才能展示、自我表达等提供更多平台与机会,通过引导,正确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第三,提高人文关怀的情感投入。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教师需要坚持以学生为本,赋予教育活动良好的人文关怀理念与精神,尊重与理解学生的想法,通过科学引导,来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认知。将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结合,是培养与塑造学生独立人格的重要途径。

(二)重视人文关怀,构建平等教育观

在高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教育者需要构建平等教育观。平等教育观要求在思想政治工作即要体现平等,一视同仁,也要体现差异,科学区分与对待。平等要求教育过程中应该客观、公平、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学生之间在身份上是平等的。而体现差异,则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中存在的不同,采取針对性、适合的方式去开导与教育,避免使用统一的标准去评价与衡量学生,应该体现人文关怀,贴近生活实际,理解与尊重差异。教师需要有耐心、愿意去做学生的倾听者,平等、平和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无条件帮助每一位学生,发现学生的个性差异,给予尊重与欣赏。教育者需要给予学生轻松、自由与富有安全感的交流环境,做好学生的隐私保护,尊重学生的尊严,关心学生的成长,解决学生的困惑与难题。

(三)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建立人文关怀机制

随着自媒体等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思想的冲击,意志较为薄弱,情感、生活、经济、就业等困惑与压力接踵而来,不少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了紧张、恐惧与焦虑等问题,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为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做好学生的心理关怀,帮助学生做好就业指导,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渗透人文关怀,做好心理疏导,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提供支持。在思想政治教育时体现人文关怀,需要重视学生的心理疏导,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为此,高校需要建立起完善的人文关怀机制,为学生心理疏导提供支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构建起和谐、平等、高效的交流机制,让教师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与思想变化,构建大学生心理预警机制、干预机制与宣泄机制,科学进行心理疏导工作。心理疏导需要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采取多种形式与渠道进行疏导,如可以通过书面咨询、团体咨询、个人咨询等方式来疏导,也可以采取自媒体手段进行沟通,如通过微信、微博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与心理诉求。心理疏导应关注学生的差异性,对于新生、贫困生、即将毕业的学生等采取不同的疏导策略,及时帮助学生减轻与消除心理障碍。通过及时有效的心理疏导,给予大学生更好的情感慰藉,加强大学生的人文关怀,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四)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

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要求对学生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与关心,对学生的自我价值作积极肯定,挖掘学生潜能,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努力学习,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便是培养学生的高尚品德,坚定理想与信念,构筑美好的精神家园。而人文关怀的价值与意义便在于打造学生的精神家园。为此,可以将人文关怀与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结合起来,将德育与心育结合在一起,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关怀根本任务便是帮助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不断增强个人品德与文化素养。教师可以通过传统优秀文化、现代先进文化与革命文化等渗透人文关怀,熏陶学生的情操。

(五)打造人文关怀氛围

打造宽松、和谐的人文关怀氛围,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形式,如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可以开展学生喜欢、形式多样、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艺术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教师做好思想引导,突出正确的价值观,丰富学生的日常生活,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高校应做好网络净化工作,搭建良好的教师交互平台,通过自媒体、校园广播、有线电视、多媒体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自我,展示自我,体现对学生群体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三、结语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融入人文关怀,有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高尚品德,保障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高校教育者需要理性认识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人文关怀的视角出发,科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平等沟通,高效对话,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与心理疏导,彰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费殊靓.人文关怀视角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成才之路,2020(10):4-5.

[2]冯丹丹.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6(02):96-98.

[3]曾长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逻辑关系、现实挑战和提升路径[J].高教探索,2020(03):123-128.

猜你喜欢
关怀人格人文
以鸟喻人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古今一脉相承,兼顾现实关怀
《人格的发展——巴金传》(评传)
关怀理论视角下教师关怀关系的构建
你是回避付出型人格吗?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漫画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