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阅读习惯 提升阅读能力

2020-03-10 11:20方金洪
读书文摘(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阅读环境阅读训练阅读习惯

摘  要:阅读能力是学生的基本功也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之一。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出发,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加强学生的阅读感受和理解能力的训练,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是达到课标要求“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阅读习惯;阅读感受;阅读环境;阅读训练

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一、注重阅读过程,培养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应重视文化建构的问题,不能舍本而逐末。不应把阅读作为一个技术的过程,只是重视阅读的知识、阅读的方法和阅读的技能,而更应把阅读作为文化建构的过程。注重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形成文化的积淀。不应该把阅读作为肢解作品的过程,忽视对作品整体的把握和美的感受,而应注意把握作品的精髓,让读者的心灵去与作品碰撞。应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没有读书的兴趣和习惯,没有读好书的愿望和眼光,不能不说与中小学语文教学有关。教师应调整教学策略,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学生阅读的兴趣往往被好的作品调动起来,又往往被支离破碎的肢解搞得了无趣味。让学生广泛阅读作品是调动学生阅读兴趣的最好的方法。有了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学生才能真正构建起属于自己的文化。阅读是读者个性化的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富有创造性的过程。没有读者的阅读,没有读者将文本具体化,文本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也就是没有作品的实现。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对文本的接受过程就是文本的再创造过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实现的过程。这里建立了作者、作品与读者之间的新型关系,强调了读者与阅读的地位,强调了阅读的个性化和创造性。读者是阅读的主体,是作品的创造者,阅读即是创造。

二、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主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一是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主学习的兴趣。对《草原》《桂林山水》《威尼斯的小艇》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可高了。二是注重泛读,激发阅读兴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描写具体,感情真挚,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浓厚的父子之情。我采用了“以读激情,语音传情,以情悟文”的“知情合一”的教学方法,并配合采用“导语拨动情思”“范读诱发情思”“多读激发情思”等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和情感,使他们带着最佳的阅读心境,进行品词析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进入了积极的读书状态,通过读体会到了真实情感。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移动视线,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山姿,进入视野的庐山形象也就各不相同。但不管从哪一个角度观察,给诗人的总是完美如画的感觉。同理,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课文,也会有不同的感觉和发现,正如西方人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多角度解读课文,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课文进行理解和阅读。它既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得到新的启示,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把握思想內容,对课文又有一个全方位的理解,进一步达到有创意阅读的目的。

在多元化的理解中,我们应该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会和理解。而宽容性评价就能起到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思维、发展能力的作用。比如,老师说:“哪位同学还有别的想法?”“请说出你自己的感受!”“你还有哪些发现?”“你还有什么意见?”“你还有什么补充?”对于学生的回答,我们应该多给予肯定,评价也应该是宽容性的,带有激励性质的。而对于理解有偏颇的,我们则应该给予正确的引导……事实证明:教师的恰当引导和宽容性评价,给学生的阅读提供了可能,也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形成。

三、强化阅读感受和理解能力的训练

阅读教学的本质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想作者所想,悟作品之内涵,听弦外之声音,让学生与作者、文本产生共鸣,真正悟其真、其妙、其美,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阅读以感觉为起点,更多地通过直觉思维的方式,达到对语言直接所指与间接所指的内涵完整而准确地把握与再现。这一目标的完成,朗读教学担负着十分重要的任务。通过朗读把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让学生自觉或不自觉的获得语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进而对文章所写感同身受。启发学生自觉。阅读习惯是一种高度自觉的阅读行为,本身包含着自觉的心理因素。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毅力,帮助他们克服阅读上的困难,使他们能坚持下去,取得成功;二要增强学生的自制力,经常鼓励学生要勤奋努力,及时强化这些行动,克服懒惰的心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一个人想学有所成,一个重要的法宝就是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从小培养孩子爱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将使孩子受益终身。

作者简介

方金洪(1966.04.24—),男,汉族,专科学历,1983年3月参加工作,现在麒麟区越州镇老吴小学任教,长期从事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猜你喜欢
阅读环境阅读训练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初中生英语的阅读能力
浅谈语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高校图书馆阅览环境的人性化设计
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试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一年级孩子爱上阅读的方法与策略
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议中学英语阅读理解教学
浅谈班级阅读环境的现状和改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