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实践研究

2020-03-10 02:27徐向华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1期
关键词: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徐向华

摘 要:对国内外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实践分析,其中国外对德国、日本、瑞士等国的工匠精神培育实践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国内从学校、企业和政府层面对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实践进行了分析,再次基础上进行了总结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实践

一、国外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实践

区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差异致使各国间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工匠精神,因此,在工匠精神培方面各国所采取的措施也会存在不同。国外学者对工匠精神的研究历史悠久,在有关培育工匠精神方面积累诸多宝贵经验。以德国、日本等国为代表,其制造业的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始终维持着高水准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究其根本是因为它们拥有精确化的培养模式—精准的培养目标和鲜明的培育特色。它们的成功经验可以为我国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参考,下文便对德国、日本、瑞士等国的工匠精神培育实践进行分析和探讨。

“德国制造”耳熟能详,提起德国人们多会想到结实耐用且高品质的商品,这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追求极致、追求的精准和专业的工匠精神。在国际享有如此地位离不开德国工匠的“工匠精神”,他们严谨,凡事追求极致。这种工匠精神的形成离不开德国双元制的教育体系。该种双元教育体系以法律为基础,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高质量高技能的人才发展提供了载体,引导工匠精神的稳步形成。“双元制”是一种职业培训模式,主要是指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由两个场所的培训。在双元制体系下,学生可以在校内和企业进行交替学习,体验不同的学习环境,在校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操练习。该种体系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将做中学和学中做紧密结合,更有利于培育学生具有工匠精神品质的形成。另外,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基本职业精神:一丝不苟、按规程办事使德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严谨负责的态度,这为德国技能人才工匠精神的形成奠定基础。此外,德国政府注重用法律来为制造业工匠精神的培育提供保障。《联邦职业教育法》、《联邦职业教育保障法》的先后颁布将工匠精神融于民众教育,为规范企业职业教育管理、促进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德国职业教育的长远发展以及工匠精神的培育奠定法律和制度基础。

日本的工匠精神闻名于世,日本工匠更关注细节,更加精益求精,其核心释义为:传承、坚守、热爱、创新。“工匠精神”在诸多的日本企业中使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为企业的发展注入鲜活动力。日本的工匠精神以守、破、离为核心,以学徒制为传承方式。徒弟从师父那里学得手艺,严格遵循师父所指定的标准和教导,练就坚实的基本功,达到“守”;在扎实的基本功之上,学徒可以加入自己构想,在此基础上继续苦练,并逐步突破传统局限,从而达到“破”;最后一个阶段是通过不断加强的磨练来脱离原有所学,极大程度的发挥独创性,形成自己的个性风格,与原有的被授予的风格截然不同,这便是“离”。学徒制不仅注重专业技能的培养,更注重在该种培养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进行不间断的传承。工匠文化体系为日本工匠精神的培育营造必要的文化氛围。通过国家认定等方式将工匠精神发扬光大,使工匠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是日本社会形成了崇尚和尊重工匠精神的良好风气。

瑞士的工匠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专注于用心打造,对精致的产品有着执着的追求。这种精心打磨、坚定踏实的工匠精神在钟表的制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三元制的培训管理方式是瑞士职业教育的鲜明特点,它强调联邦政府、州政府、专业组织三方协作管理,各司其职,为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技能人才奠定制度基础。联邦政府负责规划完整的职业教育方向;州政府进行监督;专业组织负责制定职业教育内容并对职业资格进行认证和授予。瑞士的三元制是借鉴了德国的二元制,对人才的培育由培训中心、企业培训及职业学校三者共同完成。在该种制度的培训下,瑞士的技能人才奖通识与专业知识结合,并在企业中进行有效实践,进而在实操中养成工匠精神。促进资本主义理念发展的新教伦理观为瑞士工匠精神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软环境。这种观念使瑞士人们崇尚技能人才,也逐渐使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逐步扎根。

二、国内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实践

国内关于工匠精神培育的研讨主要集中在学校、企业、政府三个层面。研究者认为三方合力有利于工匠精神的培育,并提出在职业教育中、企业践行社会责任过程中、政府的政策与制度等方面应注重制定工匠精神的培育策略。

学校层面。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育的主要渠道是工匠精神培養的起点(李进,2016),并且职业教育在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方面肩负重任(程宇,樊超,2016)。多数学者认为通过在院校中优化专业建设、加强课程设置、开展专业化实训和建立竞赛制度等措施使工匠精神贯通与教育体系的多项环节。

企业层面。企业作为技能人才与现实生活的连结应更加重视对工匠精神的培养与传递,营造更有利于“工匠精神”形成的良好氛围。积极履行行业责任和社会使命(李雯,2016)。具体而言,企业应该从如下几方面进行工匠精神的培养:构建有利于技能型人才成长发展的平台;建立科学合理评价体系;丰富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政府层面。纵观全局,许多学者认为政府需要强化顶层设计,营造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用户至上、尊重知识、尊重劳动、尊重职业、尊重技能的良好社会风气,以使工匠精神的培育具有制度保证。同时,应配套相应的法规和激励措施,强化制度支撑与机构管理,使技能人才的工匠将精神得到社会尊重(王瑞荣,2018)。

三、国内外工匠精神培育启示与借鉴

基于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工匠精神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政府与国家的支持和倡导,更离不开本国特有的文化背景和社会氛围等因素的催化,无论是以严谨著称的德国还是以精细闻名的日本亦或是以钟表闻名的瑞士。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一种公众意识和社会准则,尊重工匠精神的传统贯穿于各个领域,为社会营造良好的宣扬工匠精神的环境氛围打下基础。教育体系于工匠精神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它是承载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平台,不管是是双元制、三元制还是师徒制,在培养技能人才专业知识的同时都极度重视人才能力的培养,使人才在实践中磨炼并精进其工匠精神。

参考文献:

[1]赵晨,付悦,高中华.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内涵、测量及培育路径研究[J].中国软科学,2020(07):169-177.

[2]修娜,陆旭东.“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培育“工匠精神”人才途径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2020(07):115-116.

[3]聂欣. 传统手工业企业“百年巧匠”工匠精神培育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20.

[4]董雅华,蒋楚楚,刘铁英,周源源.工匠精神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0(03):85-90.

[5]仲昭慧.国外应用型人才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及启示[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37(02):49-52.

(青岛地铁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   青岛  266000)

猜你喜欢
技能人才工匠精神培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大赛引领下的职业院校技能人才职业素质提升策略研究
浅析新形势下如何破解企业技能人才“断层”难题
广西工业和信息化企业技能人才调查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