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旅游发展中乡村居民的能力困境

2020-03-10 21:21周书勤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周书勤

摘 要:为探究可持续旅游对居民物质、公平、社区、情感和福祉等方面的影响,本文以“能力方法”为视角,关注个体的实际状态和生活质量,揭示农村居民的现实困境,推动可持续旅游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旅游,能力方法,乡村居民

环境署和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 (2005) 将可持续旅游定义为“充分考虑到旅游者、产业、环境和东道社区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需求的旅游业” 。在这一语境下,可持续性要求旅游活动侧重改善当地社区的生活、维持和加强其生活保障系统、保护传统文化和防止剥削。随着这一理念的兴起,"农家乐"、小镇经济等新的消费热点出现,乡村居民不可避免被裹挟其中。然而,在个人社会资本限制之下,旅游是否能够真正惠及农民群体,提升其生活质量,需持清醒客观的态度。

阿玛蒂亚森提出“能力方法”的理论,颠覆了学界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他认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是“人类可行能力”的扩展,换言之,可持续发展的实现与个人能力密不可分 。这一思想突破了传统经济学的桎梏,强调了个人应享权利和机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中心地位,被广泛运用于分析可持续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诉求下,“能力方法”也得到了学界的关注,国内学者将其运于空间正义 、社区能力建设 等问题的研究上,但对于农民在旅游发展中可能存在的能力差距少有关注。

本文所聚焦的问题不在于可持续旅游产生的正向影响,而在于这一过程中乡村居民可能遭受的能力剥夺以及选择限制,反省可持续旅游的真正内涵。 “能力”指的是一个人有可能实现的、各种可能的功能性活动组合,体现个体选择的多样性与自由 。在可持续旅游的发展中,乡村居民所面临的能力困境可归纳为三个方面:生计发展能力,公共参与能力与社会交往能力。

1.生计发展能力

为了取得旅游规模效应,旅游开发用地往往依靠农田与宅基地的土地流转,而这一变化打破了农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于许多在地农民而言,无论经济如何发展,农业生产始终是其主要的经济来源。土地、湖面不仅是发展农业、种植业和养殖业必不可少生产资料,更是农民长久以来赖以生存的生活场所。随着旅游用地的不断扩展,村民拥有的生产资料一再减少,居住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一情形下,与其说旅游参与能够增加农民的收入来源,不如称其为一种被迫的生计选择,这一现象显然背离了能力方法中的可持续发展要求。

另一方面,农民的体能资本优势只在农业生产领域发挥作用,在非农生产活动中处于完全劣势 。因此,在现实情况下,旅游资本倾向于直接投入成规模、高效率的建设队伍,而缺乏对村民进行长期培训的耐心。大部分村民在旅游就业中,只能参与保洁、前台等基础性工作,而并未真正触及旅游发展的资本运行过程,使得旅游也难以成为稳定的生计发展手段,形成了可持续旅游中的"孤岛效应"。

2.公共参与能力

旅游资本与当地政府的介入,使社区参与和收益分配更加复杂。而这显然并非村民所熟悉和擅长的领域,自身水平的限制加之信息壁垒的设置,使其难以顺利参与旅游发展中的决策与分配。例如,旅游征地并不直接发生在旅游企业和农户之间,而是借由村委会进行集体地权的处理,在这一过程中,村民极易产生排斥感,认为自身的公共参与能力受到剝夺。

而在部分由村民自主经营型的景区中,涉及到决策参与和利益分配事项更为复杂。社区内部的公共事务往往由少部分“社区精英”断夺,出现旅游利益的精英俘获现象 ,即使实际结果公正合理,村民受制于公共参与能力的薄弱,也倾向于认为过程不民主、决策不透明、分配不均匀。

3.社会交往能力

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旅游经营能从整体上改善社区的物质生活水平,但从能力的角度看,村民的正常社会生活却可能因为旅游发展而改变。由于原始资本、拥有资源禀赋、管理水平等因素,旅游收益在社区内部的个体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农业生产长期维持的平均收入水平被打破,村民间贫富差距扩大。另一方面,弱服务、少资本、低层次的个体经营活动在旅游市场上难以与规模宏大、资金充足的旅游企业匹敌,当旅游投资涌入,作为个体经营户的村民必然陷入持续发展的紧张心理。

在收入差距扩大和旅游经营博弈的过程中,村民难以在短期内保持心理平衡,也难以克服心理落差来维持曾经平等和谐的社交关系,社区网络随之逐渐分裂。

4.结语

可持续旅游的核心不仅在于生态永续,更在于以人为本。农民本身生计多样化水平低,对环境资源的依赖大,可持续旅游的发展对其影响程度很高。在高举可持续大旗发展旅游业的同时,农村居民的现实困境不应被忽视。旅游企业应当关注自身社会责任,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安置等手段帮助当地居民适应新的身份角色,实现村民、政府和资本的三方共赢。

参考文献:

[1]Organization W T . Making tourism more sustainable: a guide for policy makers.[J]. Making Tourism More Sustainable A Guide for Policy Makers, 2005.

2Sen A . Development as freedom[M]// Development as freedom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2]曹诗图. 旅游开发的正义反思与求索[J]. 旅游学刊, 2017(4).

[3]李春梅, 唐瑛, 刘祥恒,等. 佤族社区居民旅游可行能力的实证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9, 441(04):88-96.

[4]Sen A K . Capability and Well‐Being[M]// The Quality of Life. 1993.

[5]邹薇, 张芬. 农村地区收入差异与人力资本积累[J].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2):68-80+207.

[6]胡柳. 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研究[D]. 2016.

资助项目: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生态修复中旅游发展对乡村社会可持续影响研究——以抚仙湖流域为例》(项目编号:2020Y0054)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