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某煤矿掘进工作面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分析

2020-03-10 23:57文精贵潘福东邓成海韦恩光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文精贵 潘福东 邓成海 韦恩光

摘 要:本文以贵州某煤矿为工程研究对象,阐述了该矿开拓方式、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等工程概况,在此基础上,根据煤与瓦斯突出“综合作用假说”,分析了地质构造、构造煤、煤层厚度和倾角、顶底板岩性、埋藏深度等主控因素对瓦斯突出的影响。

关键词:综合作用假说;瓦斯突出;主控因素

1、引言

貴州省煤矿煤层条件复杂,基本为高瓦斯矿井,每年发生的煤与瓦斯突出、瓦斯爆炸等事故的数量及伤亡人数在全国瓦斯事故中均处于前列,是我国煤矿瓦斯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国家安监总局领导在六盘水市煤矿视察时指出,要立足煤层赋存情况和生产技术条件,探究瓦斯事故根源,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目前,关于煤与瓦斯突出的机理研究很多,国内外学者提出了多个假说,虽然均由一定的理论支撑,能够解释部分煤与瓦斯突出发生的过程,但均不能解释已发生的全部事故动力现象。多个假说中,国内外学者支持较多的是“综合作用假说”。由于煤与瓦斯突出的根本原因不明晰,因此很难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源,也就难以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2、工程概况

贵州某煤矿地处高原山地,矿区内地表起伏大,最大海拔相差300m左右。矿井可采储量约2600万吨,设计生产能力60万t/a。井田开拓方式为斜井开拓,单水平上下山开采,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划分为两个采区,采用走向长壁采煤法开采,工作面斜长150~200m,全部垮落法处理采空区。

矿区内含煤地层为龙潭煤组,可采及局部可采煤层共6层,主采11#煤层,各煤层特征如表1所示。

井田范围内断层较多,落差较大的断层有18条,对生产影响较大的是F89和F89-1,但未发现较大的褶皱、陷落柱等构造,因此总体而言,井田地质构造中等。

3、某矿煤与瓦斯突出主控因素分析

煤矿生产条件复杂,诸多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产生影响,但诱发煤与瓦斯突出的关键因素究竟是什么?目前学术界仍没有统一见解。根据“综合作用假说”,煤与瓦斯突出是瓦斯压力、矿山压力、煤和围岩自重综合作用于采掘工作面,导致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发生。下面,笔者将针对该矿主采的11号煤层,分析其埋藏深度、地质构造、断层发育、煤层厚度和倾角、地板岩性、构造煤等对瓦斯赋存及煤与瓦斯突出的影响。

(1)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对煤层的赋存状态和围岩透气性影响显著,同时影响煤体的结构。断层可分为张性、张扭性、压性及压扭性断层几类,对于张性和张扭性断层,由于宏观表现为开放性,对瓦斯的排放起到促进作用;而压性、压扭性断层宏观表现为封闭性断层,对瓦斯排放起到抑制作用。因此,在开放性断层附近瓦斯含量较小,而封闭性断层附近瓦斯含量较大。

该矿11号煤层在采掘过程中发现3个较大的正断层,在断层面上附着一层细腻柔软构造膜泥,厚度不均,在其余小断层带发现构造软泥填满岩石孔隙。同时,在断盘附近发育有小断裂或节理、裂隙,对瓦斯的赋存和逸散起到两个相反的作用,一方面有利于瓦斯赋存,同时也有助于瓦斯逸散。

(2)构造煤

构造煤的显著特征是内表面积较大,对瓦斯的集聚显然是有力的,容易形成弱面区域。

在该矿掘进迎头所取煤样发现,主采煤层颜色呈黑色,半暗光泽,有部分条带分布,强度较软,普氏硬度系数f仅为0.15,用手轻捻就会成为粉末,属于强烈破坏煤。以往的实践表明,煤体破坏程度越大,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也就越大。

(3)煤层厚度和倾角

该矿11号煤煤层厚度变化大,最薄处仅有0.93m,而最厚处达到6.23m。煤厚变化会引起地应力变化,如图1所示。当厚度由大到小变化时,地应力水平分量逐渐增大,而瓦斯含量和瓦斯压力则随之减小,此时突出类型以压出型为主;反之,当煤层厚度由小变大时,地应力在水平方向的分力指向巷道里端,从力的作用角度来看,这个水平分力对瓦斯突出具有抑制作用,但同时也有利于瓦斯含量的积聚,增大瓦斯含量,进而更容易导致瓦斯突出。

此外,该矿11号煤层倾角为7~29°,平均21°,但整体变化比较平缓,对瓦斯压力和瓦斯含量的影响不大。

(4)顶底板岩性

受地质构造活动的挤压、拉伸等作用影响,煤层顶底板岩层中存在大量空隙、裂隙,作为顶底板岩层中瓦斯赋存和流动的通道,若岩体中孔隙率较大,即岩层中空隙结构广泛发育,则煤层瓦斯会通过这些孔隙流动到其他连通区域,甚至释放到地表,不利于瓦斯的集聚。

(5)埋藏深度

该矿在煤与瓦斯突出防治中采用埋深作为主要研究参数。根据“综合假说”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煤层内大量积聚弹性势能和瓦斯内能以及煤层瓦斯吸附能力的增加,增大了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

4、结语

本文简要介绍了贵州某矿的煤系地层及煤质、矿区地质构造情况,分析研究了11号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指出瓦斯含量、压力分布的受埋藏深度,围岩岩性,地质构造和构造煤等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刘彦伟. 煤粒瓦斯放散规律机理与动力学模型研究[D]. 焦作: 河南理工大学, 2011.

[2] 杜泽生, 罗海珠, 孙波. 基于四率法的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敏感指标的确定[J]. 煤炭科学技术, 2010,7(7): 44-47.

[3] 赵孟军, 宋岩, 苏现波. 沁水盆地煤层气藏演化的关键时期分析[J]. 科学通报, 2011, 27(7): 110-114.

[4] 张雷林, 秦波涛, 陶文枝, 等. 新集二矿突出预测敏感性指标及其临界值确定[J]. 煤矿安全, 2012, 43(11): 163-167.

作者简介:

文精贵(2000.08),男,贵州龙里人,本科在读,主要从事采矿工程方面的学习和研究工作

项目基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910977003)

(六盘水师范学院矿业与土木工程学院   贵州  六盘水  553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