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密市溱洧水流域水文化遗产现状与传承问题初探

2020-03-10 23:57朱伟利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传承

朱伟利

摘 要:河南省新密市历史文化悠久,远古时期为古郑国。境内溱洧水流域,作为古黄河流域内的水系,同样孕育有丰富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存,有着丰富多彩的古代水文化遗产,水利建筑、碑刻文献和宗教庙观等形成丰富的物质水文化遗产。众多的黄帝神话传说形成深厚的黄帝文化,以及众多的黄帝文化遗迹遍布境内各地,从《诗经》到明清的古代诗文等是非物质水文化遗产主要体现。在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时代背景下,保护弘扬黄河文化号召下,对新密市境内水文化遗产的传承问题,认为从加强水文化研究和宣传,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增强文化传播功能,借鉴优秀成果,做好水文化传承和保护和打造城市文化品牌等方面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溱渭水流域;水文化遗产;传承

河南省新密市,由于地处中原腹地,是黄淮水系流经地,除尖山乡少部分面积属黄河流域,其余都为淮河水系。但从古黄河水系图来看,淮河早期也属于古黄河流域,因此,溱洧水文化与黄河文明有着密切联系。溱洧水是新密市主干河流,到新密与新郑交界处汇集,称为“双洎河”。作为新密市的一条母亲河,溱洧水流域产生了悠远的上古文明,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作为“河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作为“古密国”的新密,由于溱渭水的滋养,形成了丰富的溱洧文化,这些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对中原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作为黄河文化的一部分,这里留存有众多的黄帝文化遗迹,形成具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在这一特殊地理、时空中所形成的水文化遗产,也更值得关注和深思,本文就其现状和传承问题来做探索性解读。

一、新密溱洧水河流域水文化遗产现状

作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围绕河流而形成的水文化也极为丰富。作为黄淮流域水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溱洧水流域的水文化遗产分布广泛,内容丰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按照文化遗产的分类,新密的水文化遗产同样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

(一)物质水文化遗产

1.水利建筑

新密溱洧水流域相关水利建筑遗存有:惠政桥,原名广济桥,明代修建,崇祯时期被大雨毁坏。之后到了清朝顺治七年重新修建,至此更名为惠正桥。现今桥上有清朝韩继文撰写的“惠政桥记”石碑。位于新密市大隗镇山头湾村的实颖渠,原名白石渠。始建于清道光五年,十二年竣工。主要为发展当地农业生产,灌溉农田所用,至今仍在使用中。桥与渠作为水利建筑物,是宝贵的水文化遗产,对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历史的研究价值重大。

2.碑刻文献

在溱渭水流域的新密市境内有众多的碑刻遗迹遗存。现新密市博物馆有《实颖渠序》长卷,为清代东阁大学士、书画家张之万书。其中详细叙述了晚清监生杨万辉主持修建实颖渠的业绩故事,也是研究当地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历史资料。可以说,它为地域农田水利建设特色提供了一定的历史依据。

同样,在新密市刘寨镇显应寺内现存有《创修普济桥碑记》,其中由清代贡生撰文,详细描述了修建普济桥的背景及修建过程。在新密市来集镇王家窝云蒙山则有《重修云蒙圣母殿碑记》,新密牛店镇《助泉寺装修佛像碑记》《重修助泉寺诸庙碑记》等,新密岳村龙潭沟《重修龙王庙并金妆神像碑记》等,在此地众多庙宇寺观等多处遗迹留存有众多碑记文献资料。这些珍贵的历史碑记文献,是当地水利设施建设发展历史的见证,具有较高的文化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

3.宗教庙观

在平陌乡镇的白龙庙,为金大定元年修建,明、清又多次重修,现今存有建筑12座,主殿为龙王殿,里面供奉“白龙王”神像,殿内构建彩绘装饰多以“呼风唤雨”的神话故事为主。庙内现存有石碑众多,大多为记载白龙王庙的历史沿革。而位于市区东北部的龙泉寺,是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一年的古代建筑,寺旁有古井,因泉水出水量大,成为村民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除此之外,仍有众多祭祀龙王等与农业农事相关的宗教庙观遗存。对于龙王的信仰和祭祀活动,充分显示了农耕文明时期原始宗教信仰观念的遗存。

(二)非物质水文化遗产

1.神话传说故事

在新密溱洧水流域地区,人类祖先活动遗迹众多,有着悠久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在这里有着广泛的伏羲女娲神话传说、黄帝神话传说等,形成丰富的神话传说群。其中关于溱洧水的神话传说有:黄帝把玄嚣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流叫溱水,把昌意葫芦里流出的那段河叫渭水。在这一区域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遗迹,云岩宫、伏羲女娲庙、天仙庙等。黄帝神话传说在新密市有着广泛传播,在东南西北各地区分布着不同的黄帝神话传说故事,历代相传,有黄帝屯兵练兵处黄帝宫,有大隗山黄帝访大隗真人,具茨山访大鸿、风后、拜力牧等故事,有黄帝居住地古城寨遗址,黄帝天爷洞祭祖,黄帝三女冢传说,在此地与黄帝相关的文化遗迹有四十多处,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黄帝文化。

除此之外,在溱洧水沿岸流传有黄泉见母传说故事,并有郑庄公陵墓、郑国京都城隍庙、郑氏祠堂、平陌镇杨台村的郑庄公望母台等众多遗迹留存。新密市渭水河流传广发的粱祝爱情传说,并且在大隗镇桃源村有梁祝冢遗迹。

2.溱洧诗文

溱洧水流域有着丰富的与水相關的文学作品。如,最早《诗经》中相关溱洧水的诗歌《诗经?郑风?溱洧》《诗经?郑风?出其东门》《诗经?郑风?褰裳》。这些远古时期的诗歌为人们生动展现了古郑国民间的人情风貌。之后历朝历代文人对于溱渭水的吟咏经久不衰。有明代《洧水》《溱洧问渡》《游超化寺观溱洧泉源诗二首》《白龙湫黑龙潭》等古诗,清代的《洎河月夜》《溱洧秋波》《双洎河》《虎头崖瀑布》等古诗,诗歌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反映着不同社会时期的历史和现实生活,而这些咏水的诗歌则是文人们以水明志、借水抒情的表达载体,蕴含着深厚的水文化。

在新密境内,围绕溱洧而形成的文化丰富多样,现今还有三月三古庙会,神话传说的风俗遗存活动,超化寺祈雨、谢雨斋文,就记述了人们祈雨、谢雨的民俗事象活动,是民间水崇拜的体现。这些古老而丰富的民间文化活动,已经成为人们集体文化的记忆符号,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精神寄托。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文化的内涵由最初的水崇拜逐步发展为对吉祥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文化内蕴不断丰富。

二、关于水文化遗产传承问题的建议

人类文明与河流有着密切关系,围绕溱洧流域而形成的文化,人们称之为溱洧文化。这其中包含有丰富的水文化,经调查发现,在这一区域有相当丰富水文化遗产和遗迹存留,对于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笔者做如下思考。

(一)增强水文化遗产的研究和宣传

新密市分布广泛、内涵丰富的水文化遗产,在其文化价值研究方面,仍需不断深化。特别是2019年习近平主席考查河南后,主持召开视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特别强调“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对于黄河文化的研究和传承不断增强。而新密的水文化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应不断增强研究力度、研究深度,充分挖掘当地水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不断丰富黄河文化的内在意蕴。

其次,在对水文化遗产的宣传方面,应当大力增强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增强宣传成效。采取多途径,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信息技术手段等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宣传的时效性。通过具有亲民性、大众性的宣传方式,增强水文化遗产知识、文化等的普及,从而加强当地民众对水文化的正确认识和理解,树立良好的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意识。

再者,在对当地水文化遗产的挖掘中,加强对青年的教育和宣传。青年作为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主体力量,通过学校相关的地方水文化遗产主体教育活动,特色文化活动,增强对水文化遗产的历史认知和理解,培养其对水文化的保护意识,增强其对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文化弘扬和传承的责任和使命感。

(二)与文化旅游产业结合,增强文化传播功能

现今,随着文化旅游的一再升温,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使得文化遗产的价值体现得以不断提升。 面对新密境内独具特色的水文化遗产,可以与当地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扩大水文化遗产的传承广度和深度。如在新密市曲梁镇溱水河段进行的关雎台水景观建设工程。按照“尊重史实、传承文化、体现特色”的原则,打造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历史文化景观。这一工程的开展对于新密地域文化的传承有着极其重大的价值意义。可依托于此,充分展现《诗经》中溱洧水文化的内涵,并以此为载体,将相关溱洧水文化的民俗风情得以展现,以此来实现水文化遗产的传承。溱洧水河畔的地域文化历史悠久,并且涵盖丰富。在水文化遗产传承上,以文化旅游项目为依托,可依据不同的水文化内容,进行主题公园、休闲娱乐等项目建设,不断增强地方旅游与特色水文化的有效结合。同时,也应加强具有时代特色和创新性的传播方式。比如,在旅游项目中增加水文化遗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使遗产变得直观、立体、可视觉,运用高科技的声光电等特效技术,增强民众在旅游中对水文化遗产的真切体验感,对其文化遗产的认识会更加深刻,不断提升传播效果。

(三)借鉴优秀成果,做好水文化传承和保护

水文化是丰富而多元的,水文化遗产中包含有与人类社会相关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及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等多方面的联系。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治水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水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水文化遗产。①而溱洧水文化遗产作为黄河文化的组成部分,要使其得到更好的传承,可以借鉴地域水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的优秀成果,在对溱洧水文化遗产进行严格分类和价值评估的基础上,选取具有一定地域代表性的文化遗产、文物古迹和文化元素来展现水文化,结合民众社会生活实际,制定符合当地特色的水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甘肃黄河民俗风情线建设,是甘肃省黄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优秀代表。在黄河沿河岸边,利用不同的文化主题,打造黄河文化公园、水文化遗产展示、民俗风貌体现等,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进行文化的传播。这既是对特色黄河文化的传播,也是对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传承和保护。将文化融入人们的生活,形成较好的文化保护的自觉意识。新密的水文化遗产可以通过特色分析,制定适宜的文化传播载体,水景观设计、水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和开发、水文化遗产示范园区建设等,通过有效载体,对当地的水文化遗产进行传播。

(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在当今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人水和谐”是宜居城市的标志。如何利用好“溱洧水文化”,打造和谐人居环境,创造城市文化品牌,应当成为新密市是城市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应当树立“人水和谐”、亲水、爱水、护水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打造“水文化”历史名城。在城市人居环境的改造和水环境的保护方面,充分考虑水资源、水文化、水生态的开发利用,做好全局规划,突出“水文化”的特色,打造宜居、乐居的生活环境和城市面貌。

在城区规划中,以溱渭水文化、黄帝文化为核心,凸显城市特色文化。可以通过城市水利工程建设、水文化景观廊道、水文化主题公园、水文化风景区等,形成系统的城市水景观群。利用水文化中蕴含的人文风情、河流历史、文化遗迹等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中,既能够体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同时也很好的传承水文化。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展现城市水文化内蕴,彰显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不断提升现代水利工程的历史文化品味和人文色彩,提升城市的文化魅力。

三、结 语

新密市作为背依黄河,依傍嵩山的历史古城,其境内的溱洧文化源远流长,远古文化遗存分布广泛。而其中所包含独特的水文化及其文化遗产留存,对了解古代当地水历史、水科技、水艺术、水民俗等有着重大价值和意义。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社会传承中,需要多部门、多途径、多方式结合,将水文化与当地文化产业融合,水文化研究与信息化、科技等融合,水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相融合,增强水文化、水生态、水环境等多方面的“人水和谐”理念,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运用水文化研究的科技成果,助推城市文化发展。文化作为民族的根本,是民族发展的动力,溱洧水文化也应当成为城市文化的精髓,加强保护和利用,不断创新文化活力。

參考文献:

[1]郑观州主编.《溱洧文化丛书》[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

[2]涂师平:《中国水文化遗产考略》[M],宁波:宁波出版社,2015.

[3]郑怀林,郑观州,刘峰亭等. 有关新密市的岐黄文化的考察报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12):5-10.

[4]杜谆:民间文化的再生产——以新密市伏羲文化为例,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5):33-36

[5]薛瑞泽.溱洧文化的地域范围及其发展[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40-43

[6] 徐光春.黄帝文化与黄河文化[J],中华文化论坛,2016(7):5-14.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ZZJH-359

注:

① 涂师平,《中国水文化遗产考略》,宁波出版社,2015年7月版,P3.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河南  郑州  450046)

猜你喜欢
传承
中国戏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创新性研究
中国传统招幌对当代广告设计的影响
小议“柳青文学创作精神”的传承和创新
镇沅麻洋纸的现状与对策
基于Web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族盘绣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
新媒体时代下的蒙古族文化传播研究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