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学科建设发展探析

2020-03-10 00:57王毅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科建设发展路径双一流

摘 要: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为例,分析本学科发展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发展瓶颈探索本学科建设发展路径,推进学科建设良性发展。

关键词:双一流;学科建设;发展路径

0  引言

科学是从“测量”开始的,科技创新离不开仪器科学和测量方法创新。在当前国家振兴、美国卡禁的关键时期,发展仪器科学和技术尤为重要。笔者结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探讨如何发展本学科,提升核心竞争力,对学校“双一流”建设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双一流”背景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现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具有仪器科学与技术硕士和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并且设立了仪器科学与技术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建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省级精品课程等,与多个业内知名研究所和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拥有先进、齐全的实验设备,牵头和承担了一系列高水平研究项目,水平处于国内先进,部分具有国际领先地位。培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就业面宽广,主要就业于电子行业、航空航天、工业产业的研究所、高校和知名企业。

学科紧密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以航空航天技术和空间科学发展为牵引,将传统仪器学科与空间科学有机地融合发展。在智能检测与新型传感器、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智能机电系统及测控技术等传统优势方向的基础上,拓展了空间科学仪器与电磁测试技术、飞行器测控与空间信息处理等具有鲜明航天特色的研究方向。特别是在空间科学研究领域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空间飞行器测控通信、空间目标导航制导控制、空间探测及空间环境感知、空间信息处理及结合卫星工程的空间科学实验等方向取得了研究成果,特别是结合国家临近空间开发重大需求,在复杂环境下的测控通信研究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

2  “双一流”背景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存在问题

由于各学科发展受到历史承传、发展历程和学科组织等因素的不同影响,使得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相对缓慢,没有成为学校的重点学科。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位于B档。2020年,我校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首次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200名,但是排名前十的高校均为中国高校。从总体来看,我校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国内同类重点学科、世界相关学科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2.1  人才梯度搭建有待改善

人才层次呈现哑铃型,年龄大的和年轻人较多,中年骨干力量薄弱。缺乏领军人才,博士后后备人才缺乏,青年教师引进的学科盲从,未能充分按照本学科建设的短板来针对性引进。该学科的师资队伍中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特别是世界一流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学科国际化交流的层次。

2.2  科研平台支撑有待加强

科研平台是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是支撑基础科研的重要保障,同时科研平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基础科学研究是学科发展的基石,要充分从思想上认识到基础科研对学科发展的推动力,因此建设重要的科研平台非常关键。平台的拓展和提升,能够帮助吸引高层次人才聚集,促进学科的持续发展。平台的建设对贯彻科研育人理念、完善科研育人体系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3  科研成果凝练有待提升

本学科在空间科学领域以应用技术型为主,取得了大量的创新性科研成果,但是这些成果凝练的论文在质量和数量上不够高、不够多,缺乏原理性高水平论文;科技成果的整合和成果申报工作相对滞后,对学科影响力的扩大和宣传有一定的影响。

2.4  国际交流合作有待提高

学科队伍国际交流合作水平相对较弱,该学科的师生有国外求学、进修的经历的人员相对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学科国际化交流合作水平。

3  “双一流”背景下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发展路径

以学科建设为牵引,以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建立体系完善、特色鲜明、整体水平较高的仪器科学与技术学科。

3.1  彰显学科特色

以电子信息领域的仪器科学与技术为特色,立足于空间科学、航空航天等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实现新的理论突破,形成新的技术创新,驱动新的成果转化,彰显学科特色。

3.2  加强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思想素质、知识体系、年龄梯度、学缘结构合理,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师资队伍。积极培养或引进学术带头人、兼职教授、高水平博士和博士后;组建多个有学术影响力的团队,重点拓展工程和应用梯队,建设以研发-验证-应用转化全链条的人才梯队体系,提升科研和工程应用转化能力的均衡发展;及时补充后备力量,注重对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年富力强、充满干劲,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自主能动性,在科研经费、学生资源配置方面给与最大支持,充分锻炼并实现了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

3.3  提升科学研究

保持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围绕国家和陕西省相关领域的重大科技需求在学科各方向上产生多个重大、重点的科研项目,形成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填补科学技术空白,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促进学科发展。建设应用转化基地,结合市场技术需求,加快新技术的落地应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全国领先具有自主创新优势的特色科研平台,服务于学科、科研、教学、实践。

3.4  拓展学术交流

国际化和开放化是提高本学科研究和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持续加大国际交流力度,积极邀请国外知名专家讲学和学术交流,联合举办学术研讨会,派遣青年教师出国交流,选派优秀学生进行国外研学、参观活动,积极申请中外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为了解国外学术体系、拓展学术思路创造良好的交流平台,加强和国外相关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4  结论

学科建设是高校发展的核心,体现了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综合实力。依托优势学科特色和省部级科研平台,积极培养和引进领军人才和拔尖人才,形成特色创新团队;主持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凝练科技创新成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举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加强学术交流,开展国际合作,提升学科知名度,从而推动学科发展,建设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高水平学科。

参考文献:

[1]葛道凯. 新时代“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路径[J]. 中国高等教育, 2018(5):29-30.

[2]翁铁慧.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努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J].中国高教研究, 2019, 11(2) : 1-3.

[3]刘小强, 孙桂珍.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机制创新:基于江西师范大学学科建设“六定”工作的反思[J].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11): 30-33.

[4]邹进文. 关于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思考[J]. 高等教育评论, 2019(1).

[5]范玉鹏, 余小波. 一流学科建设的文化困境及其突破[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9(1): 69-74+86.

[6]马陆亭. 新时期“双一流”建设的推进战略[J]. 中国高教研究, 2019(12): 15-20+28.

作者简介:

王毅,男,汉族,1985年3月,河南新安县,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方向:高校教育管理、学科建设、科研管理,博士,工程师。

(西安電子科技大学 陕西  西安 710126)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发展路径双一流
武警院校应急救援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保定市特色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