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

2020-03-10 02:56安祖仪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3期
关键词:新乡贤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

摘 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其总目标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当前,在实现乡村振兴中,乡村治理是其中的薄弱环节。乡村治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差距较大。在一些经济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农民的思想比较保守、意识较为浅薄,对参与乡村治理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思想覺悟有待提高,这就需要新乡贤的引领和示范,发挥新乡贤的带头作用,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治理:新乡贤

在新时代,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现代化文明城市,需要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治理。坚持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带动产业链的升级,扩大中低人群的收入分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2017年10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党的第十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把“乡风文明、治理有效、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等”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这个总目标,充分理解这个总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到实处。针对乡村振兴下的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研究,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必要性

(一)政策支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发展,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我国公民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新乡贤的价值也在日益凸显。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广大的公民参与乡村治理体现和我国人民的主体性。乡村发展的本质是人的发展,参与乡村治理的人员也不再是单一的农民,一些优秀的基层干部、德才兼备的乡村精英、以及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开始反哺农村,积极投入到乡村治理的工作中来,体现了新时代的时代性、先进性。参与乡村治理的“新乡贤”通常是心系乡土、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贤达。他们通常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文化水平,包括企业家、经济达人、退休官员、社会名流等,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具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能够利用自身的文化水平、经济能力等参与乡村治理,为实现乡村的稳定繁荣发展做贡献。

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矛盾已经有所转。现阶段,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不仅对物质文化提出了要求,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推动乡村振兴,就要把人力资本放在首要位置,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序进行。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国家各项政策的推动和支持下,人们的整体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目前,我国社会各个行业正在面临着转型,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发展的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已经迫在眉睫,实现全体人民脱贫致富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十三五时期,我国各项产业实现了快速的发展,精准脱贫战略的实施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全国各个贫困县相继摘掉贫困帽,目前只有五十二个县还没有实现脱贫。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互联网、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实现在二零三五年进入现代化强国,必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乡村振兴。2017年12月,在第十三届中国农村发展论坛中提出了“新乡贤”这一名词,指出要把人力资本放在第一位,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鼓励“新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形成文明乡风,推动农村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乡村经济发展,构建新乡贤参与的多元主体治理的乡村振兴体系,从而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二)社会发展需要

在很多农村地区,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但是,很多城镇和农村的公民为了自身发展的利益和资源带来的经济效益,源源不断的向乡村截取自然资源,很多农村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但是乱砍滥伐已经成为了一个严重的现象,长期对资源的提取对农村的致富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困扰,导致目前很多乡镇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个滞后的发展现象。农村人口向沿海城市迁移是阻碍农村发展的原因,大多数乡下具有劳动力的青年为了发展都相继流向城市,造成很多的农村土地荒漠化,只剩下一些老年人口。农村相对于城市来说,人口稀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相关的基础设施也不够健全,如很多偏远的高山农村地区,公路尚未修建完成,尤其是在夏季汛期,地质灾害严重的威胁着公民的生命安全,菜市场距离农村住宅地区比较遥远,公交车没有普及乡村,造成很多的乡村人民出门买菜走路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尤其是一到下雨时期,公路上便到处坑坑洼洼,无从下脚。乡村环境污染是一重大现象,有的重工业基地主要建在一些乡镇地区,根据调查,云南省镇雄县某个乡镇建有一个化工基地,主要从事煤电,由于缺乏科学管理工作,电厂在工作的时候排泄出的污水和大气严重的危害了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污染了大气环境和水源资源。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垃圾随处堆放是一现象,很多的农村对垃圾的处理没有一个固定制定的位置,导致人们把垃圾到处乱扔,破坏了自然环境,每年秋收或者种植农作物的时候,有的农村居民在地里焚烧稻草杂物导致引发了森林火灾,根据研究,每年发生的火灾灾害主要发生在乡镇地区。城市与农村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由于人们思想观念意识和未来发展的需求,很少有人会考取农村的编织和乡镇公务员,造成农村的发展缺少核心技术人才的支撑,无论是教育、卫生和医疗条件都与诚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农村发展在面临这种现实困境下,实行乡村振兴已经十分必要,乡村治理也会为农村的发展注入新活力。

二、乡村治理面临的问题

(一)对新乡贤参与治理的认可度不高

于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人员评选主要是依据道德评价来进行选拔,新乡贤人员也主要从农村中挑选,主要是一些村干部和有一定知识和技术能力的人员。很多农民选择进行乡村治理的主要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很多的村民对“新乡贤”缺乏一定的认同感,主要体现在认知程度上不够深透,在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很多乡村纯朴的人文情怀正在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发展的利益,很多的村民在参与“新乡贤”主要是看能为自身带来什么好处,根本不把乡村治理当做是一种参与民主管理的政治生活,如果不能够为自己带来利益上的好处,就不会参与,因此整体乡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有待提高。很多村民面对信息化时代潮流的冲击下,再加上很多村民的政治素养不高,对知识和乡村治理的认识不够,对于新乡贤的没有过多的了解,同时在农村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村干部对新乡贤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没有使人民群众产生广泛的影响,并且农村人民普遍接受的文化水平比较低,对乡村振兴的理念和含义比较含糊,因此导致村民对新乡贤的认同度比较低。在进行乡村治理方面,有的新乡贤由于长期的在外从事商业活动,因此在回归乡村后参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与村民的交流沟通比较少,甚至有的在沟通的过程中,由于解说方式不合理导致村民听不懂,新乡贤也缺乏耐心进行解释,这容易造成很多村民大众对新乡贤产生一定的误解,在工作的过程中村民也不会积极的进行配合,甚至对新乡贤的工作持有一种怀疑的态度,有的年龄比较大的村民会认为新乡贤对农村的治理只是为了谋取利益。因此,村民对村干部的活动威严认同感比较高,在小村治理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任何问题,村民会首先向村干部进行求助,而不是新乡贤。

(二)乡村治理的作用被低估

在乡村治理工作的过程中,很多的工作人员比较看中“生活富裕”的治理理念,对于全面综合的进行治理往往被忽视。当前,我国实行扶贫工作的重心主要在农村,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乡村振兴只侧面的关注农村的产业和生态当年,而对于乡村治理的工作热情度则比较低。乡村振兴资金投入方面也严重的失调,国家对于城镇、产业方面的资金投入远远要高于农村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入。在进行农村治理中,乡村的环境问题比较突出,这主要由于环境治理工作环节比较薄弱,对于农村中产生的垃圾如何处理,在目前的很多乡村中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对环境治理工作,只有从根本上建立一套完整的体系制度,农村生态优势才会显示出来。目前在小村治理工作中存在一些错误的思想观念,如没有进行乡村的治理,对于产业、生态等这些问题照样能够解决好,因此乡村治理的工作往往形同虚设,很多工作人员只注重形式工作而不重视内容工作。

(三)农村的空心化现象比较严重

在以往的农村生活中,农村人口密度高,很多人从农业活动的热情比较高,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自然资源、气候环境和水能资源都十分丰富,多样的季风气候为我国各种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我国自古以来都比较重视农业的种植,在古代,农业还成为了统治者维护统治和镇定人心的方式,各个朝代的繁荣都主要是建立在农业基础之上的,我国种植农业的历史比较悠久,当中蕴含的辛勤劳作的精神已经成为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资本主义市场的冲击下,我国农业和手工业逐渐瓦解,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到了改革开放时代,城市化尤其是东南沿海城市发展迅速,这使得原有的农村生产生活被打破,尤其是面对城市中先进的医疗水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工资水平高,城市越来越受到很多乡村人的青睐,使得很多的原来从事农业的年轻人都到大城市进行务工学习,面对城市的诱惑,有的青年人甚至忘了“本”,生产活动、未来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出现长期定居在城市不回乡的现象,这造成农村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农村的发展人才大大流失,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农村治理的效果受到限制,进度缓慢,同时也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十分滞后。

三、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策略

(一)鼓励支持群众回乡创业

对于乡村治理工作由于年轻人体力和认知理解上优先于老年人,因此,乡村政府要用政策吸引外出经商的人民进行返乡创业。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可以成为乡村年轻人进行创业的条件,这对农村的发展起到了一个规范和指导的作用,对于政府做的乡村房屋拆迁、农业补贴增加了农民的分配收入。为了促进乡村振兴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外出人口的引进,才能从根本上做到实现乡村的振兴。国家要完善农村基层事业,很多的大学生或者社会上的人員,出于农村的基层工作比较艰辛,工资和福利待遇水平低,同时还还面临着一个编制的问题,对于农村条件也有很多工作人员不适应,因此,每年报考农村基层的岗位都十分空缺,甚至出现无人报考的现象。所以各级政府单位要健全农村的基础设施,提高工作人员的待遇水平,近几年来对服务农村的基层单位虽然有很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还不全面,如“三支一扶”“西部计划”政策,单纯的只是号召大学毕业生服务基层,对于工资、生活水平非常低,只有少数的地区(云南)在服务期满后可以正式的转入事业编制,但是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不支持,而很多的大学生对该行业的报考只是青睐于它的优惠政策,如招考公务员竞争低、考研加分。对于农村的就业方面,政府应该资金和技术方面的扶持,吸引大学生和外出人员回乡创业,改善农村的就业难现象,对于乡村治理的过程中,应该要保留农村原来的社会风貌,在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很多的农村原始的面貌在利益驱动下被改变,对于纯朴温情的人际关系也被打断,很多古老的房子被面临着拆迁,新型农村的发展,应该要保留原始的风味,不要一味的推崇“一体式”变革,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使传统和现代化两不冲突。

(二)因地制宜进行乡村治理

乡村振兴工作应该要因地制宜的进行,对于所做的工作应该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治理。每个地区的风俗习惯、历史发展都不同,乡村振兴工作人员在进行乡村治理之前,应该要充分的了解当地的发展情况,一切从实际出发出发进行工作,抓住主要的矛盾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分析,工作人员的治理工作要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来出发,不能搞“一刀式”违背自然的规律,否则进行的工作只会适得其反。对很多乡村的产业发展工作,工作人员应该要进行不断地探究和分析当地有利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在北方西北部分地区,存在着很多盐碱地,土壤的肥力下降,非常不利于农作物的种植,但是在对盐碱地进行改良之后,推出了适合耐盐碱的灰枣经济作物,通过多重渠道的销售,当地的人民从过去的几百块收到增加到和几万元。我国的南方农村地区,气候条件温暖湿润,水能也十分丰富,有利于水稻、甘蔗的种植,因此,在我国的北方地区,大陆性气候分布十分广泛,昼夜温差大,平原面积多,其中东北、华北、河套等三大平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因此乡村振兴要分析地理优势来发展产业,对于不同的地理区位应该要发展合适的产业,如有的地方林业资源丰富,政府就可以发展林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乡村旅游是近几年来农村新起的经济发展新形势,实现乡村振兴可以从旅游生态当年入手,如依据农村当地的自然环境优势、民族等来发展旅游生态。

四、结论

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要及的找出解决的方法途径,新乡贤人员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的素养,不断地学习乡村治理工作中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加大力度的向农村群众积极的宣传新乡贤的工作理念。乡村振兴工作人员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事业,

参考文献:

[1]王渺.乡村振兴战略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J]. 河北大学,2019.

[2]刘瑞.乡村振兴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研究[J]. 乡村科技,2019.

[3]李静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探究[J].商情,2019.

[4]赵雪.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路径简析[J]. 长江丛刊,2019.

[5]吴立衡.乡村振兴背景下促进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的对策研究[J]. 吉林农业,2019.

作者简介:

安祖仪(1999年7月)女,汉,安徽省宿州市,学历:硕士,研究方向:农村发展.

(江西农业大学  江西  南昌  330006)

猜你喜欢
新乡贤乡村治理乡村振兴战略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创新探索农村家政职业教育的有效模式
浅谈对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和思考
如何避免农村公共物品供给中的“搭便车”
新乡贤治村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内关于乡村治理理论研究综述
沧州七旬老人成“新乡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