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快乐和痛苦

2020-03-11 12:18马未都
老年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古物瓦当先人

马未都

北魏佛像

我常常思考,收藏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获得与日俱增的各式古物藏品后在斋室灯光下独自把玩,从中领略鉴赏的愉悦?是坐拥奇珍,秘不示人,享受独有的自我陶醉?抑或是成为声名远播的大鉴赏家,获取众星捧月的荣耀?也许是,也许都不是。但可以肯定的是,收藏之路是充满苦涩的,只要你踏上了这条路便注定从此心灵备受欢乐与痛苦、兴奋与焦虑、得意与懊恼的无尽煎熬。

收藏具有极大的魅力,这是不言而喻的。它是一座永不枯竭而又充满诱惑的宝藏,是一道布满棘刺和陷阱的深渊。身入其中,无论你如何才高八斗、学富五车,都会感受到知识的贫乏和浅薄;无论你自信眼力如何过人,在浩如烟海、五花八门的历史遗存面前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即便你富甲天下,身拥千万,当你投入收藏时,也常常会感到囊中羞涩、捉襟见肘。

和无数初入藏界的朋友一样,起初我只是带着一种对古物朦胧的企盼,以及对古代文化的追崇。每每在博物馆的玻璃柜前,欣赏商周古铜器的凝重雄浑、汉唐古玉的鬼斧神工、宋明古瓷的拙朴典雅,心中便会由倾情艳羡进而产生一种不安分的躁动——我也要收藏和拥有古物。最初进入收藏时,总是陷入一种莫名的焦虑、浮躁、“捡漏”“淘宝”的欲望之中,会因一件心仪的古物而牵挂不已,为失去获得一件宝物的机会而懊悔万分。我至今仍然记得自己因一念之差而留下的遗憾:一幅黄秋园的四尺山水图700元,因嫌贵放手;一品有一流釉色、器形规整的南宋粉青龙泉炉要价3000元,却只留下张照片就放弃;一件28厘米的刻划“枢府”款的大碗,内有双鹤缠枝纹饰,釉是一流的鸭蛋青色,只为8000元价偏高,眼睁睁让别人夺得……这类当断不断而失去机会的例子,在我十几年的收藏生涯中不胜枚举。至于因固执己见而误入“套局”,“捡漏”心切而购得赝品,就更是家常便饭了。当然,期间也曾有过恃眼力捡漏的愉悦、凭机缘得“宝”之惊喜。我正是在这种跌跌撞撞、坎坎坷坷的收藏过程中,感受着收藏者的乐趣,从而不断领悟收藏的本质和内在美。

收藏本身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是一种心灵感受并融入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寻根过程。一件古物,无论保存完整抑或残缺破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沉穆朴拙的艺术风貌,都给我们传递着远古先人非凡的创造力和活动轨迹,因而令人心灵怦动。古物表现美的特征,最吸引我们的往往是恬淡、自然、古朴。一切古物都可以从中泛射出朴拙的自然之美,人们在把玩、欣赏和摩挲之中与先人进行着跨越时光的交流、对话,从而领略一种无尽的遐思和陶醉。

我的案几上摆放着几片汉代瓦当,普通、灰色、胎质粗松、略有残缺,但瓦当上的图案——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却总令我感到惊讶不已。《三辅黄图》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远古匠人正是带着一种宗教般的笃信虔诚,一种与天地神灵所交流而发生的灵性与激情,一种似与神性附体而具有的想象智慧,将深厚广大的精神力量注入这小小的瓦当图中,留给我们的却是远古先人自然力量体现的直观。

我始终认为,浮躁是收藏之大忌。一个真正的收藏鉴赏家,审视古物的眼神是清澈的,心态是平和的。有人曾做过一个统计,大收藏家、文博专家平均寿命要比常人高出10至20岁。这恐怕是得益于他们与世无争的超脱心态、甘心恬淡、栖志浮云的境界,以及接受古物鉴赏时那种常人难以领略的审美情趣。收藏,应该是拥有,而非简单的占有;收藏是对美的发掘,而非对物的掳掠。能够感受和体味古物深厚历史文化内在美的本质,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收藏。同时,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收藏,与既有过程又有结果的收藏,其感受是有差别的。

任何一件古物,都是具有灵性的。鉴赏古物的最高境界,是人与之进行超越时间的情感交流和对话。我常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以极其虔诚的心态,观赏一尊自己非常喜爱的北魏佛像。佛像很小,半残,灰石质,高18厘米,但被塑造得宽额长耳,面容安详,气质脱凡,尤其是那双充满智慧、坚定而又安然从容、超脱、深静入定的眼神,令人感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作为一个无神论者,我在这尊佛像面前,也能体会到人类对佛的敬畏之情。佛的金刚之躯,更多地融入了人类成熟的智慧,使之以空为旨,包容万物,蕴涵大千。

在这尊佛像面前,我开始对收藏、对物欲乃至人生进行全新的思考,渐悟出佛心自明永恒、向善向美的超脱与释然。在古物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凝视着这尊半残的佛,面对这沉穆无言的古物,我突生一种奇怪的想法:究竟是我在审视石佛还是石佛在审视我?于是,我开始寻求一种收藏的新境界。最终,我感悟到庄子倡导的对“物役”“物累”的超越,老子的“清净、无为、柔弱、不争”及“抱一、寡欲、自然、玄妙”之要旨。我将以平淡、自然、本真的心态重新思考收藏,洗涤“物欲”对心灵的污垢,抛弃功名的重枷,走入收藏的化境。

《云溪仙馆》黄秋园

猜你喜欢
古物瓦当先人
古物与图像:兼论艺术史中的图史博弈性
瓦当响当当
朱克敏重装《秦汉瓦当文字》考略
方寸见佛韵——隋唐佛教瓦当浅析
从门缝掬接月光
“中华第一古物”:故宫石鼓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先 人
先人[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