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酶活性、血清生化指标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

2020-03-11 12:50姜爱兰王信海王飞飞王夏雯张智慧吴学军蔺玉华
江西农业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消化酶克氏饵料

姜爱兰,王信海,金 倩,王飞飞,王夏雯,张智慧,吴学军, 蔺玉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宿迁农科所,江苏 宿迁 223800)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隶属于甲壳纲(Cmstacea)、十足目(Decapoda)、螯虾科(Cambaridae)、原螯虾属(Procambarus),是一种原产于北美洲的淡水虾类。由于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价格相对低廉,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爱,是现在世界上最主要的淡水螯虾养殖种类之一,也已成为我国内陆水产市场的主要产品,目前在我国十几个省市的湖泊和沟渠中分布[1-3]。截止目前,有些学者对克氏原螯虾的人工繁殖及成虾的生长发育作了研究[4-5],营养学上在蛋白质、脂肪需求量、赖氨酸需求量、壳聚糖添加上做了一些工作[6-9],而底栖饵料方面的研究较少。

目前,人工饲料已成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中的重要营养来源,但由此也通常造成营养的供给不当,导致养殖成本增高、饵料系数增高、生长速度慢、虾体免疫力低下及环境污染等问题,养殖效益明显降低。因此,急需寻找新的饲料来源和养殖方法。而底栖生物饵料含丰富、全面的营养成分,且易消化,对环境适应能力强,是水产经济动物理想的天然饵料。底栖生物可以降低饵料系数[10]、净化水质[11]、改良底质[12]、提高虾体免疫力和抗病力[13]。鉴于此,笔者开展了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消化、血清生化指标和肌肉营养成分影响的研究,以期为克氏原螯虾鲜活动物性饵料的开发提供数据,进而为克氏原螯虾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设计

克氏原螯虾购自宿迁市玲珑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实验前将虾先放于室内直径为2.0 m的玻璃钢圆槽中暂养7 d,期间饲喂克氏原螯虾配合饲料,暂养结束、禁食1 d后,选择360尾健康、初始体质量为(7.27±0.25)g的虾苗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D(投喂配合饲料)、实验组S1(投喂水丝蚓)、实验组S2(投喂摇蚊幼虫)、实验组S3(投喂菱形螺),每组设3个重复,共12个水族箱(80 cm×45 cm×45 cm),每箱放养30尾虾苗。配合饲料及各底栖饵料的营养成分见表1。

表1 配合饲料及各底栖饵料的营养组成(干物质) %

1.2 饲养管理

在实验期间,每天投喂鲜活饵料可食部分两次,时间为早上8:00和晚上18:00,分别占每天投喂量的40%和60%,日投喂量为虾体重的5%,并根据摄食、生长情况加以调整。实验周期为60 d,实验用水为曝气后的地下深井水,饲养期间用气泵增氧,每天换1/3的水,清除残饵和粪便,每天早晨测一次环境因子,养殖期间水温控制在26~28 ℃,pH在7.5~8.0,DO≥6.0 mg/L。

1.3 样品采集

实验结束、禁食1 d后,称量各组虾质量,并记录各组虾的存活数。每组随机选取6尾虾,将虾体水分用滤纸吸干,用1 mL的一次性注射器从虾的头胸甲后部刺入心脏,抽取血液。将抽取的血液置于2 mL Eppenddorf管中于4 ℃、5000 r/min离心10 min,取血清放于-20 ℃冰箱冻存以备测血清生化指标(24 h内测定);随后取其肝胰腺和全肠,去除肠道内的内容物,置于液氮中保存以备测消化酶活性;将采集完肝肠后的虾体去除头胸甲和背甲,取虾肉用剪刀剪碎,均匀混合,放入冰箱(-20 ℃)中冻存以备测肌肉营养成分。

1.4 各项指标测定

1.4.1 生长指标测定 存活率(%)=实验结束时虾的尾数/实验开始时虾的尾数×100%

增重率(%)=[(实验结束时体质量-实验开始时体质量)/实验开始时体质量]×100%

特定增长率(%/d)=(ln实验结束时体质量- ln实验开始时体质量)/实验期(d)×100%

1.4.2 消化酶活力测定 称取肝胰腺和全肠,置于玻璃匀浆器中,按质量体积比1∶9的比例加入4 ℃的去离子水制成组织匀浆,以4000 r/min转速离心10 min,取上清液测定消化酶活性。淀粉酶活性、胰蛋白酶活性及脂肪酶的活性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测定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

1.4.3 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各项生化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总蛋白、白蛋白)采用南京建成生物研究所的试剂盒测定。

1.4.4 肌肉中营养成分测定 水分含量的测定采用常压干燥法,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采用凯氏定氮法,粗脂肪含量的测定采用索氏抽提法,灰分含量的测定采用马福炉灼烧法。

1.5 实验数据的处理

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误表示,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One-way ANOVA),若有显著性差异(P<0.05)则进行Duncan’s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由表2可以看出,经过两个月的饲喂,与对照组相比,投喂底栖饵料的各实验组虾的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P<0.05),各实验组的增重率都有提高,其中水丝蚓组的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各组间的存活率无明显差异。

表2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注:同一列数字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2.2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如表3所示。由表3可以看出,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饲喂水丝蚓组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摇蚊幼虫组和菱形螺组(P<0.05),饲喂底栖饵料各实验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3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由表4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各实验组虾的总蛋白、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总胆固醇含量、谷丙转氨酶活性、谷草转氨酶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各生化指标在各个实验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表4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4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从表5可知,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各常规营养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摇蚊幼虫组的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水丝蚓组和菱形螺组(P<0.05),水丝蚓组的灰分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摇蚊幼虫组和菱形螺组(P<0.05)。

表5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常规成分的影响 %

3 讨论

3.1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的影响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营养成分,动物的增重受食物中蛋白质品质的影响较大[14],而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水生动物的增重主要来源于人工投喂的饵料,所以饵料的适口与否直接关系到水生动物的存活和生长发育[15],大量的生产实践显示,用鲜活的动物性饵料投喂克氏原螯虾,具有饵料系数低、存活率高、肉质鲜美、生长速度加快等优点[16]。从本实验结果发现,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受饵料的影响较大,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都有提高,特定生长率均显著提高,其中投喂水丝蚓的实验组生长是最快的,存活率也是最高的。

水丝蚓因含大量蛋白质、糖、脂肪和矿物质,营养丰富,可作为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其粗蛋白含量可达到60%,多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也高达35%[17]。赵朝阳等[18]在养殖克氏原螯虾过程中,采用饵料生物有氧增殖技术培养大量的水丝蚓作为生物饵料,结果显示克氏原螯虾的养成规格增加了1倍。结合本实验结果,说明水丝蚓所含蛋白质接近或相当于克氏原螯虾生长所需的理想蛋白,故投喂水丝蚓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生长最快。

3.2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

食性不同,鱼类消化酶的分泌也不同,在养殖过程中选用人工投喂的饵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消化酶的分泌[19],其中投喂的饵料的质量是影响甲壳类动物消化酶活性变化的关键因素,消化酶活性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动物对饵料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程度。夏晓飞等[20]研究了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幼虾的蛋白酶活性与投喂的饵料密切相关,投喂卤虫无节幼体组幼虾的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活性极显著高于投喂草鱼鱼糜组。本实验结果显示,饲喂底栖饵料的各实验组克氏原螯虾的胰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饲喂水丝蚓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体内的胰蛋白酶的活性显著高于饲喂摇蚊幼虫和菱形螺的实验组,饲喂底栖饵料各实验组的淀粉酶的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ersonle等[21]的研究显示,在活饵料中含有的某些微量活性物质有可能会促使鱼类体内蛋白酶活性的增加,而配合饲料中有可能因缺乏这些诱导因子,致使蛋白酶的活性低于活饵料组。在本实验中,投喂底栖饵料的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的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与Personle等的研究结果一致。淀粉酶的活性与胰蛋白酶活性情况相反,投喂配合饲料的对照组的淀粉酶的活性明显高于投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这说明克氏原螯虾体内淀粉酶的活性与饵料关系密切,可能是因为对照组配合饲料中的淀粉含量高于各实验组,而淀粉含量诱导了克氏原螯虾体内淀粉酶的活性。目前,关于甲壳类脂肪酶活性和饵料关系的报道较少,夏晓飞等[20]研究了不同开口饵料对克氏原螯虾幼虾消化酶活性的影响,发现脂肪酶活性与不同开口饵料没有密切关系。苏时萍等[22]研究发现,饲料蛋白质浓度对克氏原螯虾脂肪酶活性有显著性影响,并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合本实验结果,投喂各底栖饵料实验组的脂肪酶的活性均高于对照组,说明可能各底栖饵料的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饵料蛋白含量高激活了消化系统对脂肪酶的分泌。

3.3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血液与机体的代谢、营养状况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血液中的生化指标是衡量水生生物是否处于相对健康状态的重要指标,准确掌握鱼类、甲壳动物等的血液生化指标有利于掌握其生理健康状况及对饵料营养水平进行评估[23-24]。血液中的蛋白质可以维持血液的渗透压、修补组织等,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25-26];甘油三酯可以为合成新的细胞膜提供脂类,它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内能量的水平[27]。在本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饲喂各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虾体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和甘油三酯含量的影响不明显,说明饲喂底栖饵料对虾体免疫和能量代谢未产生明显影响。

血清中总胆固醇可用于合成新的细胞膜,可以反映机体的脂肪沉积情况。在本实验中,各实验组的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其原因可能是各底栖饵料体内相对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可以加快脂类代谢,促进虾体生长发育,从而降低了血清中总胆固醇的含量。

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在蛋白质、脂肪、糖类转化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其活性常用来作为脊椎动物以及对虾肝胰腺功能的评估因子[28-29];转氨酶的活性的变化可以反映组织器官的功能状况。本实验发现,各实验组虾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说明饲喂底栖饵料可能在防止虾体肝损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进而有利于促进虾体的健康生长。

3.4 不同底栖饵料对克氏原螯虾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

生存的环境、投喂饵料的营养成分、成长的不同时期等都有可能影响鱼类肌肉的营养成分含量[30]。逯尚尉等[31]在研究中发现,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malabaricus)在饲喂鱼肉和混合饵料的情况下其肌肉中粗蛋白含量明显高于饲喂配合饲料组,饲喂小杂鱼比配合饲料更利于保持其优良的肉质。张涛等[32]的研究表明,投喂配合饲料组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baeri)的仔鱼粗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投喂水丝蚓、卤虫无节幼体和枝角类的实验组。在本实验中,饲喂底栖饵料的实验组的克氏原螯虾肌肉的各营养成分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饲喂底栖饵料更有利于提高克氏原螯虾的肉质。

猜你喜欢
消化酶克氏饵料
微创克氏针经皮固定治疗第5掌骨骨折
微型锁定钢板螺钉与克氏针治疗闭合性掌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除草剂敌草快对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的毒性研究
比较分析切开复位克氏针、螺钉固定治疗小儿肱骨内上髁骨折价值
香饵
香饵
洞庭青鲫肠道消化酶活力的测定
三角帆蚌肠道消化酶活力研究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藤——致树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