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测度研究

2020-03-11 08:49米利群
吉林工商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产业部门消耗影响力

米利群

(燕山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河北 秦皇岛066004)

一、引言与文献回顾

在全球经济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的态势下,《中国制造2025》纲要为河北省先进制造业避免受到来自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买家冲击与其他国家低成本竞争、实现价值链提升及产业升级指明了方向——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一方面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内在作用,提高先进制造业资源配置效率、增加资本投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现代服务业通过直接嵌入制造业价值链和间接通过其与制造业的协同匹配、人力资本投入、促进制造业良性循环来提升制造业效率。因此,科学测度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并促进其进一步融合,已经成为河北省各级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

国内外学者从多角度研究了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的动因、机理和实现路径。

有关制造业与服务业产业互动关系的研究,目前有需求遵从论、供给主导论、产业互动论和产业融合论等四种观点。Francois(1990)[1]、Karaomerioglu&Carlaaon(1999)[2]、江小涓和李辉(2004)[3]、江静和刘志彪(2010)[4]等学者认为,制造业是服务业最主要的需求者,只有当制造业发展到一定水平,对服务业形成有效需求,才能促进服务业发展;Markusen(1989)[5]、江静等(2007)[6]、顾乃华(2010)[7]等认为发达的服务业有助于较强的制造业部门的形成,能够增加商品和服务附加值、实现制造业规模效应、增强生产要素互补性,是制造业生产率得以提高的前提和基础;Park&Chan(1989)[8]、吕征等(2006)[9]、高觉民和李晓慧(2011)[10]则认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制造业对服务业需求增加,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产业结构,推动制造业升级,另一方面推动服务业市场需求,提升服务业质量水平,二者之间是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互动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产业融合现象加深。Hansen(2006)[11]、周振华(2003)[12]研究发现,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有助于深化劳动分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制造业沿“微笑曲线”向价值链高端升级。

为定量分析制造业服务业融合水平程度,高传胜(2008)[13]、汪德华等(2010)[14]、贺正楚等(2013)[15]、楚明钦(2015)[16]、郑蔚等(2016)[17]等基于投入产出表利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感应度系数、影响力系数、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等指标来进行测度,还有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18]、构建耦合评价模型[19]等进行了分析。

以上研究成果在理论框架、实证分析等方面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参考,但上述文献对制造业与服务业关联程度的理解有待深化,且缺乏对细分行业研究,对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研究较少。为此,本文在分析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基于河北省2012年、2015年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构建产业融合度模型,度量并分析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程度,寻求提升产业融合有效途径,为推动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融合、提升制造业在全球价值链地位提供参考。

二、指标体系构建

河北省近几年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规模和速度都得到了提升,二者实现了同步发展,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要了解两大产业的融合情况,需要对产业融合水平进行测度分析。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投入和需求方面关系十分密切,适合使用投入产出法测度一定时期内两大产业相互依存关系,因此,本文采用投入产出法构建两大产业融合水平的测度模型。

借鉴前述学者产业融合分析方法,根据投入产出法,基于产业融合演进过程,从关联性、互动性、融合共生性层面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测度指标体系。

(一)关联性指标

本文使用直接消耗系数和完全消耗系数作为衡量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相互依存关系的指标。

直接消耗系数是指某一产品部门(如j部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单位总产出直接消耗的各产品部门(如i部门)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揭示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即Aij越大,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强;反之,Aij越小,说明第j部门对第i部门的直接依赖性越弱。计算公式为:

其中,Xij为j产品部门生产经营中所直接消耗的第i产品部门的产品或服务数量;Xj为j产品部门的总投入。

完全消耗系数指增加某一个部门单位总产出需要完全消耗各部门产品和服务的数量,是全部直接消耗系数和全部间接消耗系数之和。完全消耗系数揭示了部门之间的直接和间接的联系,更全面更深刻地反映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计算公式为:

其中A为直接消耗系数矩阵,I为单位矩阵。

(二)互动性指标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性使用影响力系数和感性度系数来衡量。

影响力系数,即后向关联影响系数,指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1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也越大。计算公式为:

感应度系数,即前向关联影响系数,指国民经济各部门均增加1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部门由此所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该系数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发展的需求感应程度强。计算公式为:

(三)融合共生性指标

本文借鉴胡晓鹏等(2009)的研究[20],使用中间需求率、中间投入率,通过构建投入融合均衡度和消耗融合均衡度指标来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在投入和消耗(需求)方面的融合均衡程度来测量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程度。

中间需求率指各产业对某产业产品的中间需求之和与整个国民经济对该部门产品的总需求之比。此指标反映了各产业部门的总产品中有多少作为中间产品,即有多少作为生产资料为各产品部门服务。中间需求率越高,表明该产业提供生产资料越多。计算公式为:

中间投入率指该产业部门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过程中的中间投入与总投入之比。该指标反映各产业在自己的生产过程中,为生产单位产值的产品需从其他各产业购进的原料在其中所占的比重。某产业的中间投入率越高,该产业的附加价值率就越低。计算公式为:

三、融合水平测度

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水平测度数据主要来源于2012年、2015年河北省投入产出表及延长表(2017年河北省投入产出表尚未公布)。

(一)产业关联性分析

依据上述公式(1)(2),分别计算出2012年、2015年河北省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相关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表1、表2)。

表1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关产业部门直接消耗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5年河北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

从直接消耗系数总体来看,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现代服务业各产业部门的直接消耗缓慢提高,这与一直以来河北省制造业以资源密集型产业为主的发展状况有关,过度强调物质投入,导致对技术、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需求不足,一方面直接阻碍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另一方面限制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培育,间接限制了现代服务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从各行业部门来看,2015年先进制造业各部门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系数有所提高,表明信息技术对先进制造业的提升作用愈加明显,其未来消耗也将不断增加。先进制造业各产业部门,尤其是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对金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租赁和商务服务的中间消耗有所提高,这表明现代服务业部门与先进制造业部门产业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先进制造业支撑作用越来越强。

表2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相关产业部门完全消耗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5年河北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

完全消耗系数的变化趋势与直接消耗系数基本一致,各制造业部门对现代服务业的完全消耗呈上升趋势。分行业来看,先进制造业对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的消耗上升显著,但对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的完全消耗在2015年有所下降,这可能与河北省产能过剩、R&D投入减缓所带来的经济发展滞后相关。

(二)产业互动性分析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是考察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关系的两个重要指标。某部门影响力系数越大,说明其对其他产业部门辐射力越强、拉动作用越强。某部门感应度系数越大,说明该部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越强。如果某部门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都很大(均大于1),说明该部门产业波及范围较广、具有产业约束力。依据公式(3)(4),计算得出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表3)。

表3 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整体及细分行业影响力系数与感应度系数

数据来源:根据2012年、2015年河北省投入产出表计算得出。

表3显示,先进制造业整体影响力系数均大于1,说明这些先进制造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拉动作用较大,产业间前向关联度较高,有助于增强与现代服务业部门的互动,拉动其他产业部门发展,提升河北省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从细分行业部门来看,2015年金属制品、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表明这两个部门在推动和拉动各产业部门发展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因此,要重视其发展壮大,为河北省经济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现代服务业整体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说明现代服务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推动和需求拉动作用不明显,前向、后向产业关联较弱。从细分行业来看,影响力系数接近或大于1的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说明这几个行业部门对其他产业部门引致作用较强。而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只有金融业,表明其对其他产业部门支撑作用较强。

为更好地分析产业关联程度,对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进行了分解(表4,分解方法见胡晓鹏等的研究[20])。

表4 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分解

先进制造业影响力系数分解显示,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不大(0.0555),对制造业本身拉动作用较强(先进制造业0.4983,其他制造业0.6488),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拉动作用没有凸显。从现代服务业影响力系数分解来看,对自身影响占比最大(0.4610),对先进制造业影响较弱(0.0552),表明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拉动作用不显著。从先进制造业感应度系数分解来看,占比最大的是先进制造业本身(0.5361),表明在制造业投入中仍以物质要素投入为主,服务的中间投入占比低(0.0867),现代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升级效果不明显。现代服务业感应度系数分解显示,先进制造业贡献较小(0.0347),现代服务业本身贡献较大(0.4610),表明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推动作用不显著。综上所述,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互动性较弱,尚处于初步融合阶段。

(三)产业融合度分析

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能够改变制造业和服务业内部结构,推动产业升级。依据公式(5)(6)(7)计算中间投入率、中间需求率和融合均衡度(表5)。

表5 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度

由表5可以看出,先进制造业的投入率较大,其他数值较小,表明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的投入依赖性较强,但先进制造业对现代服务业的依赖性不显著;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对彼此中间需求依赖性不明显。融合均衡度的数值越接近于1,表示两大产业融合均衡度越强,相互融合的对称度越高,2015年两大产业融合均衡度明显优于2012年。从投入与消耗关系上来看,两大产业在消耗融合均衡度上更高一些。

(四)实证分析结果

根据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关联性、互动性、融合共生性的实证分析,整体来看,到2015年为止河北省制造业中物质要素投入占比较大,对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服务需求不足,但金属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交通运输设备等制造业部门与现代服务业关联愈加密切,体现了现代服务业对这些部门的支撑作用。

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对其他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部门拉动作用显著,产业间前向关联度较高;现代服务业对其他产业部门推动和需求拉动作用不显著,前后向产业关联均较弱,表明整体上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产业互动较弱。

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投入依赖性较大,但两大产业对彼此中间需求依赖性较弱。随着两大产业发展,2015年两大产业融合均衡度有所提高,融合对称性增强。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基于投入产出表对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关联、互动及融合性进行了分析,发现河北省现代服务业规模较小、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尤其是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服务业部门发展较慢,在先进制造业中投入比重较低,与先进制造业关联性不强。河北省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整体互动程度较低,除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外,其他现代服务业部门与先进制造业部门互动性较弱。两大产业融合度较低,处于初步融合阶段,且融合速度较慢,现代服务业多为被动融入先进制造业产业部门,融入主动性较差。

为推动河北省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进一步融合,实现河北省价值链提升及产业升级,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1.提高两大产业科技创新能力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通过加大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R&D投入,有效配置资金要素、信息来源等创新条件,构建信息分享平台,整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等手段实现。

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融合是一个动态演进过程,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方面可以满足制造业中间需求,另一方面鼓励制造业服务,推动两大产业融合的载体建设,为制造业实现全球价值链升级创造条件。

3.完善人才培养引入机制

通过住房补贴、给予科研启动经费等优惠措施,吸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高级管理人才、技术人才、运营人才;同时通过校企联合培养等手段,加速两大产业人才培养,有效解决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不匹配的局面,推动河北省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

猜你喜欢
产业部门消耗影响力
玉钢烧结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实践
转炉炼钢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唐山市氮代谢过程分析
降低钢铁料消耗的生产实践
山西省产业部门“能—水—碳”耦合研究
我们消耗很多能源
天才影响力
产业部门碳排放关联网络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