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新局面
——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二届一次理事会议集萃

2020-03-11 16:37戴文宪
工会信息 2020年4期
关键词:工运工人阶级研究会

◆文/戴文宪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要求,推进党史、新中国史、工运史的学习研究,2019年12月28日,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以及关于学好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大以来历次中央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中国工会十七大以来全总关于加强工运理论研究和历史研究的工作要求,总结了上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工作情况,经过充分酝酿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理事、常务理事和领导机构成员,研究讨论了新一届理事会工作方案与构想。会议完成了既定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为开创新时代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工作和宣传教育工作新局面提供了强大动力。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李忠杰,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王俊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刘向兵,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常委、工会学院院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杨冬梅等出席会议。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和有关单位负责人、工会主席、专家学者以及理事会成员共80余人参加会议。会议的基本精神和主要成果概述如下:

一、充分认识加强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的重大意义

善于学习和总结历史,借鉴和运用历史经验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对各级干部的一贯要求。2019年7月,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把学习领悟党史、新中国史作为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要求党员、干部通过学习了解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并在深入学习和不断领悟中,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做到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根据中央和全总的部署,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既要贯彻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要求,又要进一步融入学习工运史的内容。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和建设的主力军,在中国革命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建立了光辉业绩,积累了优良传统经验。工人阶级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受到党、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评价。在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工人阶级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精神,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总结工运经验,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推进新时代的工运事业。

当前正面临百年未有的大变局。面对如此复杂的环境,研究并解决新时代工会工作和劳动关系领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就需要加强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推动工会干部在不断学习历史和深刻了解现状中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工作能力,承担工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做好职工群众工作,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凸显加强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

此次研究会换届大会的召开,是做好新时代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工作的迫切要求。2020年是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机遇与挑战并存,发展与风险同在。党在长期革命斗争和改革发展实践中确立并坚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方针,加强工人阶级队伍建设、提高工人阶级整体素质,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信息化、智能化时代,在新产业革命浪潮中,工人阶级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中坚力量,既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梦者,又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社会作用越是重要,适应新时代工人阶级的任务与要求、开展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就越加凸显。通过换届加强研究会领导班子和理事会建设,有助于研究会补充新时代需要的新鲜血液与新生力量,打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重要研究阵地。

此次研究会换届大会的召开,是新时代加强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队伍自身建设的急切呼唤。作为在中共党史学会领导下独立开展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工作的社会团体,研究会吸引组织关心工人阶级历史与现状的各界人士与社会团体,为全国工会系统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建设,为全国各级工会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与工运史,为工运领域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智力保障。自2005年成立以来,研究会坚持正确的理论引导,强化使命担当,为各级工会干部教育培训院校工运类课程的开设辛勤付出,为多种类、多系列工运类学术著作的编写出版凝聚力量,为工会干部队伍总体素质的提升尽职履责。然而,目前的研究队伍中,人才断档现象十分严重,老一代专家学者年龄偏大,大部分已经退出,能够接替的中青年骨干少之又少。实现研究会自身及研究队伍的更新换代,培养大批新一代工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人才是本届研究会的一项重大任务。

此次研究会换届大会的召开,是推进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宣传教育工作的现实需要。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密切联系工人群体,面向社会,面向时代。在团结学界力量搭建交流平台的同时,更要广泛团结各界人士,发挥宣传教育的职能,引导广大职工群众发扬工运事业的优良传统,建功新时代。目前,各地积极加强工运遗址保护,竞相建设工运博物馆、展览馆,适应社会需要,有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研究会更应履行好工运红色资源的开发、保护、运用的重要职责。通过换届加强研究会的统筹能力,扩大研究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借助工运红色资源推进工会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和社会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进入新阶段。

三、指明研究会今后的工作方向与任务

在中共党史学会领导、全总领导和新一届研究会领导的讲话指引下,本次研究会换届会议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方向与三大任务。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是根本性问题,研究会要将其摆在自身建设的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领导,在工作开展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不断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解决工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大任务分别是: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把研究会建设成为中国工会历史与现状研究的重要阵地;加强理论指导,创新工作机制,搭建成才平台,努力把研究会建成发现和凝聚工运研究人才的重要阵地;加强调查研究,适应社会需要,聚集各种优质资源,努力把研究会建设成开放型的工运研究和工运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

明确一个方向与三大任务,必将推动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展示新作为、开创新局面。

四、绘就研究会工作未来发展的蓝图

基本要求:工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党性强,政治性突出,需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开展研究;需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发扬学术民主,提倡再改造、再学习,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和水平;需要转变作风、端正学风、改进文风,增强学术研究的针对性、实效性。研究会要助力研究人员在历练中成长,适应新时代要求,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全面提升研究队伍的自身素养。

具体要求:一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研究为重点,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工会、怎样建设工会”的时代课题开展研究,为新时代工会工作提供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研究成果。二是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宗旨,紧密联系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会工作实际,联系职工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研究新情况,关注和研究解决新问题,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完成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研究成果,作为党政机关和工会制定政策的参考或依据,推动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以核心价值观教育为引领,通过提供更多更好更有分量的工人阶级优良传统、革命精神和先进性研究成果,发挥红色资源的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深入发展。

在工作层面,要提升素养、完善机制、创新方法。包括建设政治强、业务精、水平高、能胜任的研究人员队伍;建立各方协作、联合研究的协作机制;建立统一与分散、集中与自选结合的课题管理制度,研究成果使用管理制度等。要通过定期召开年会规划确定年度研究重点、攻关课题和交流活动,带动相关工作开展。要发展多学科、交叉性研究,运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新研究方式和手段,为会员和会员单位搭建高效、海量交流的平台,通过发表年会综述和编辑出版会刊展示研究会的年度研究成果,扩大研究会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要拓宽国际视野,开展国际交流,丰富研究内容,提升研究水准。

猜你喜欢
工运工人阶级研究会
山东省交通运输研究会正式成立
衡阳市:传承水口山工运精神,汲取砥砺奋进力量
波兰睡眠研究会
重读《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进行再认识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政治经济学:范尼·普莱斯与大西洋的工人阶级
前进吧!中国工运
闽浙赣边区革命史研究会召开换届大会
第九届亚洲睡眠研究会大会
工运短波
工运短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