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劳动将彻底改变人类社会劳动商业模式

2020-03-11 03:01耿天侃
科学与财富 2020年35期
关键词:劳动者劳动数字化

摘 要: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这个特殊的商品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但是,由于输出劳动的人在出卖劳动的过程中,劳动的品质、过程、结果不光取决于劳动者的学历、知识、能力、技术、性别、年龄等诸多要素,还有可能会受到劳动过程中的心情、身体状况、天气等太多的参数要素影响,因此,千百年来对于劳动的具体描述仍处于相当模糊的层次。在数字经济即将高度发展的今天,万物数字化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这种将许多复杂多变的信息转变为可以度量的数字、数据,再以这些数字、数据建立起适当的数字化模型,把它们转变为一系列二进制代码,引入计算机内部,进行统一处理,这就是数字化的基本过程。把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力数字化,把数字化的劳动商品化,必将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历史发展趋势。

1、数字劳动的概念

劳动是上苍赋予每一个具有正常体能的人改造世界和驾驭世界的使命,同时也是上苍赐给每个人安身立命的法宝,这个资源与生俱来,终身携带。现阶段所说的数字劳动,统观整个学术界大致有四种分类:其一为互联网专业劳动,一般指的是具备一定技术知识的人员所开展的技术性的工作,主要有程序开发与网站设计等;其二为无酬数字劳动,一般为在线用户的劳动,为数字媒介公司生产利润但得不到报酬;其三,受众劳动与玩乐劳动,受众劳动主要将用户的消费性作为特点,指的是用户在互联网中阅读、浏览以及收听时产生的消费活动,成为媒介生产的一部分;而玩乐劳动指的是在网络中开展的娱乐性活动所产生的资源及数据,以此获得的经济效益;其四,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部分人类劳动被具有劳动功能的“机器人”所取代,而这部分被具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所取代的劳动称为“数字劳动”。

在人类社会的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对劳动有不同层次的理解,在生产力低下的历史时期,由于种粮户口基本就是社会生产力的总和,在靠天吃饭的年代,个人技能对于土地的产出效能基本不显著,因此,有效的劳动就是土里长出庄稼。短时间的劳动产出极为微弱,被雇佣的劳动者必须终身为业主服务,于是产生了奴隶,之后有长工,短工……劳动价值论(Labor theory of value)是马克思创立并完成的,劳动价值论是关于商品价值由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所创造的理论。可见,在那个年代,由于劳动是基于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原因,以及存在着对于劳动的具体量化和质化的难题,因此,劳动的价值论的定义中强调了衡量价值的尺码在于对劳动物化后产品的度量,反推“无差别劳动”价值。然而,社会发展到今天,由于人类文明的高度发达,专业分工极致细化,所从事劳动的个体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和个人能力千差万别,一个对于个体劳动精确计算和评估的体系正在形成。本文所说的数字劳动,是一个人类个体劳动的总称,是把原有的抽象的、笼统化的劳动,按照数字经济的逻辑,给它更多的维度和空间的定义,最终成为一个有精确值,且有数字矢量化参数的计算机值,这个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它精确定义了劳动本身。

2、雇佣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歧视

公元前546年齐国发生崔氏之乱时,大夫申鲜虞避难鲁国,“仆赁于野”,充当农家雇工以自食。战国时,雇佣关系较前多见。文献中出现了“庸客”、“庸夫”、“庸民”、"庸保"、“庸徒”等名称,以及“取庸”、“买庸”、"卖庸"、“聚庸”、“赁庸”、“庸耕”等有关雇佣活动的词汇。到了两汉,农、工、商、建筑、运输等许多行业和家务中都有使用雇佣劳动的。敦煌资料里保留了若干雇佣契约,唐代私人茶园有同时雇用采茶短工百余人者。宋代官私手工业常用“和雇”办法使用劳力;官手工业中还有“当行”差应是采取付酬办法招募人工;农业中也已有雇佣劳动,甚至出现农忙急需而“多方召雇鲜有应者”的情况。到了明清两代,雇佣关系逐渐遍及从生产到生活的各个领域,雇佣劳动者的数量比前期有所增加,不少地区出现了街头待雇的短工市场。⑴

部分学者认为,雇佣关系的确立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确立的前提,实则不然,雇佣关系在人类社会中长期存在,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种关系也随着发生了变化。在资本社会形成以后,由于商品经济的确立,以及人类的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资源极大丰富、商品流通极为广泛,大利润时代催生了人类大发展,加之强大的资本的作用,资源和社会财富更加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剩余价值为基础的社会制度日渐形成并稳固。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与雇佣劳动者之间所结成关系的特点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把劳动力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所获得的工资远远低于其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从形式上看,劳动者出卖劳动力,资本家支付工资,双方之间通过订立合同加以确认,看似是一种极为平等的关系。但实际上,在这种关系的背后,资本家无偿地占有了劳动者剩余劳动所创造的价值。⑵

在雇佣关系社会时代,由于甲乙双方所持有的社会财富和所处的地位不同,以及在雇佣关系建立以后甲乙双方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等原因,加之在那些时代,劳动能力和劳动技能无法精确度量,个体之间由于主观原因在履约过程中的效能完全不同,雇主方在履约过程中的管理也因此千差万别,这种关系一经建立,基本就建立了权利义务不对等协约,而处于受雇的一方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处于被歧视的地位,比如雇主在心理上已经设定受雇方会偷懒。

3、劳动数字化,数字劳动商品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传统的互联网对于劳动者出卖劳动和劳动购买者选购劳动产品的行为叫做招聘和应聘,招聘网站对于买卖双方的需求描述也都非常笼统,貌似每个人都可以参与,但又彷佛每个人都不可以。对于劳动报酬的描述就更为宽泛了,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有时候甚至可以高达10倍。这是因为,发帖者也只是登登广告而已,反正不用真的付钱。如某大型平台的招聘搬运工公告(如图1),没有工作时間界限,没有工作量描述,大部分的信息都处于一片空白。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一切物体都是数字物体,而数字信息也恰如其分的准确表达了该物体的所有存在特性,从而把它准确描述并表达在数字空间里。把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数字化,数字化的劳动商品化,劳动将成为参数确切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普遍意义的商品所具有的商品属性。把每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未来劳动由实物劳动转化成数字劳动,再把该数字劳动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证券化,劳动者可以对自己的数字劳动进行自由的买卖、交换、质押、转让、回购、赠予等操作,也可由数字劳动作为信用背书和风险抵押等。数字劳动将激活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把劳动力市场数字化后,劳动力市场变得有形化,数字劳动生产者和购买者随时可以在数字劳动力海洋中筛选出适合他的劳动产品,省去传统做法的选人、聘用、任用、培养、实际应用等繁复过程,让供需双方变得轻松快乐,工作瞬间完成,不耽搁一分钟。如果供需双方有一方不满意,还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重新甄选、使用,从根本上提高了生产效率。

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发展,重体力工作以及一些重复性强的工作渐渐被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代替,在未来20年,数字经济将高度发达,以5G、物联网、人工智等为代表的数字新时代,万物互联互通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劳动作为一切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必将改变其原有的存在形态,以适应更加快速和精准匹配的数字经济需求,也必将成为加速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增长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劳动数字化将成为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4、数字劳动商品具有多维度属性

数字劳动作为商品,是把每一个具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的无形的劳动能力量化为数字商品,并把这个抽象和“无形”变得“有数”,把有数值的数字劳动商品化、货币化、市场化、证券化,在数字价值网络上推销、出售,让供需双方更快、更恰当、更精确的对接,以提高新时期人类劳动生产力更高效发展。数字劳动作为商品具有数字类商品的产品多维属性:①关键属性:提供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血型、心率、血压、身高、体重、腰围、鞋码、民族、籍贯、信仰、学历、所学专业、从事专业年限、工作单位、有无驾驶证、婚姻状况、身份证号码、有无固定资产、手机号码、邮箱号码、是否吸烟、是否酗酒、膳食喜好、左撇子或右撇子、家族病史、个人病史、个人特长爱好、学习经历、工作经历、获奖状况、目前所在位置,购买劳动者的工作场所、工作需要的紧迫程度、对劳动结果要求的严苛程度等;②销售属性:劳动强度、技术层级、技能等级、论小时的单价、论件数的单价、论月报酬的单价等;③非关键属性:家庭成员、好友信息、每日上网时间、高频使用软件、平均每天活动步数、身体状况、容貌长相、能否加班,要否提供食宿等。

除此以外,數字劳动商品还具有它的独特的属性:①无形商品。由于劳动的特殊性,数字劳动商品具有不可测量和直观探视性,只有这种商品经过一个劳动周期,将劳动物化成劳动成果:物品、文章、策略等,才具有评估和度量属性;②定价机制的模糊原则。对于某个人的数字劳动商品的定价,是建立在劳动者具有的知识、技能、从事的时间长短、创造力、劳动积极性、道德素养等综合因素的综合考量,加之要付出劳动时的心情等进行模糊计算;③以往工作的评价是提高商品价值的有效依据。买方对于一个数子劳动商品的评价,是数字劳动定价和推销的最好依据,因此,出卖数字劳动的劳动者要尽其所能的为购买者提供劳动服务,以期对方做出对商品的最佳评价,这将影响数字劳动者以后的劳动生涯和劳动报酬,这种影响甚至是终身的。⑶

未来当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时,当今社会里的房子、车子、有形资产等物质高度发展、数量暴增,也会越来越不值钱,物权对每个个体的人来说其价值已经可有可无,而每一个人的这些生物属性,将会越来越有价值,尤其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创新能力,必将成为贵重资源。而在互联网价值网络参与数字劳动,并沉淀数字劳动过程中的数字记录和用户评价,将成为所有社交活动中被研判的数据依据,是个体劳动者数字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数字劳动将成为信用背书唯一可靠、可信赖的、具有实物价值的价值参数。

5、数字劳动产品的供需双方平等互利

数字劳动者把自己的抽象劳动按照数字产品的方式给予精确定义,并把这个产品发布在互联网上,期望与劳动购买者的购买需要相匹配。在数字世界里,精确匹配和精确推送必定建立在数字信息之间的精确对碰,这种建立在自我认知基础上的精确算法逻辑,必将推动数字劳动买卖双方不断精确描述各自所需。与近年来大量涌现出的灵活用工行业类似,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灵活用工发展更加迅速,其实质就是,把传统的终身劳动用工逐渐过渡为中长期,甚至短期用工。相比传统雇佣模式,这种模式最大的优势便在于灵活用工模式下,企业不再以“人”为单位支付报酬,而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完成任务量进行“计件付费”。同时,企业与工作人员所建立的关系也转变为了更为广泛的合作、工作以及合伙关系。工作及就业方式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种转变,正是未来数字劳动发生发展的方向,从底层逻辑来讲,数字劳动产品供需双方追求平等互利。

6、数字劳动产品是激活劳动者积极性的有效措施

随着科技发展,人类的劳动生产力空前提高,在以往用一年的时间才能挣到全家人维持生计的财富,现在可能只需要半年或更短,这正是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原因,越发达的国家,劳动者更注重休闲和度假就是这个原因。在传统的用工体系中,企业要长期雇员,雇员在长期从事某一项单一工作过程中,很容易形成精神疲劳和情绪疲劳,劳动成效会出现不断下降,因此,企业也会利用很多种激励的办法来激励员工更加勤快和敬业,通常的做法是发放岗位考评激励工资、员工勤业敬业思想教育、未来岗位规划职位晋升激励等,但随着时间的变化,往往效果甚微,更甚的出现恶性竞争,企业内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

未来20年,中国77%、印度69%、美国47%的工作岗位都很可能被机器学习所带来的自动化取代。那么,在未来,我们该如何跟机器人“抢”工作?提高自我能力,取得资金支持,甚至可以实现个人创业的伟大梦想,最终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答案只有一个:做创新型工作。在感叹现有岗位会丢失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人类每次生产力大幅提升的时候都会有很多职业机会被替代,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附加值更高的职业被创造,人类分工进一步细化,有敏锐嗅觉的先行者必将成为新一轮职业生态的佼佼者。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将伴随着数字劳动的进一步深化,随着数字经济和智能网络的发展发达,信息传输更加快速和精准。作为劳动的新一代产品——数字劳动,将伴随着价值网络一起成长,个人劳动的价值空前体现在创新和创造有形价值上,个人将更加注重自己的能力提升和创造能力,同时,价值创造释放出巨大的个人能力,又从反方向激发人的创造积极性。因此,作为数字劳动的人的积极性被空前提升。数字经济模式下,数字劳动作为商品进行价值交换,每一个数字劳动会象商品一样明码标价,且购买方会在数字劳动买卖平台上预支全部商品购买款项,数字平台作为第三方担保机构暂时保管交易款项,交易完成双方满意,出卖数字劳动方可以第一时间拿到劳动报酬,不担心劳动报酬拖欠的问题,与此同时,人们进行数字劳动接驳和协同变得异常容易和可信,大规模人群合作成为可能,数字劳动商品又能够帮助人们利用较少的时间完成更多的任务,这种社会形态会激励劳动者向各个更加纵深的职业发展,而这种职业极致细分和纵深发展,又恰恰杜绝了垄断的发生。

7、新型劳动关系更适应新的人类历史发展阶段

相关机构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2019年国内灵活用工行业发展迅速,4年间市场规模上涨3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1%。2020年,在疫情的催化下,企业灵活用工需求上升,同时国务院多次发文明确支持灵活用工模式发展,由此灵活用工也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灵活用工模式在美国、日本已经非常成熟,其市场渗透率分别达到32%、42%。不过,与其对比,现在我国灵活用工需求量仅释放了不到1/4,未来也尚有巨大的增长空间。数字劳动背景下产生的新型劳动关系使得劳动空间与劳动时间也发生了改变,促使自由劳动成为可能。数字技术及全球化的应用使得雇佣劳动为主导形式的工厂劳动逐步的隐退甚至消失。同时全球化工厂及社会工厂模式也开始实现。劳动者不再位于封闭的、等级森严的劳资关系僵化的工作场所,而是逐步进入到自发的、分散的以及合作的人力资本网络之中,这一网络可以有效的吸引企业内外部的知识与资源。同时也实现了劳动者个人谋生与自我成长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促使人类进入到新的历史发展阶段。⑷

互联网的合作原则已经进入到数字劳动领域之中,生产出的可见的数字化产品及不可见的数字化服务,都促使社会各行各业向着数字化的方向发展,继而构成一个数字化的社会。因此,新型数字化劳动商品市场的完善与发展,能够有效的推进社会向着数字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见百度百科《中国古代雇佣关系》。

[2]邹瑜.法学大辞典: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

[3]《试析数字产品的定价策略》作者:蔡红 王宁  来源:《商场现代化》2014年第04期

[4]李仙娥:数字劳动——美好生活的新课题《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简介:

耿天侃,男,1971年生于甘肃省白银市,1995年毕业于兰州理工大学焊接工艺与设备专业,本科,高级工程师。现任甘肃沰补分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从事分布式水力发电研究多年,有多项国内外发明专利。

(甘肃沰补分布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劳动者劳动数字化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者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劳动者的尊严不应被“扔”在地上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数字化制胜